母乳餵養與人工餵養的心理學含義

時間: 2013-05-22
  • 母乳餵養好還是人工餵養好?
  • 如果母乳不足,需要人工餵養?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 母乳餵養的時間是否越長越好?
  • 何時斷乳比較合適?斷乳時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關於前者的在營養學和醫學上的好處,各種報刊雜誌書籍以及網上資源都有太多的論述,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了。我在這裏想從心理學角度來探討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的相關事宜。

   1、母乳餵養有利於寶寶心理健康和行爲改善?

西澳洲大學特萊索恩兒童健康研究所進行了一項母乳餵養與兒童心理健康的跟蹤研究,研究對象爲2366名兒童。研究人員在這些兒童2歲、5歲、8歲、10歲和14歲時,分別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評估。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心理等因素以後,研究人員認爲,母乳餵養6個月或更長時間對孩子在兒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積極作用。研究人員說,母乳餵養過程能夠增加母親和孩子的交流,增進母子感情,增強幸福感,從而有利於孩子日後更好地應對壓力,降低出現心理問題的風險。路透社1月12日援引主要研究員溫迪·奧迪博士的話報道:“母乳餵養持續較長時間對孩子進入青春期時的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益處。”

無獨有偶,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兒科醫生胡安-加西亞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給孩子哺餵母乳的時間越長,孩子患腫瘤和白血病的危險就越小。

    此外,來自瑞典和英國的學者共同研究了約9000名1970年在英國出生的孩子的生活狀況,發現“母乳哺乳能夠幫助孩子減輕壓力,讓他們在成年後較少出現焦慮情緒。” 

   以上及其他有關母乳餵養好處的研究結果,被廣泛刊登在國內各大網站上,成爲提倡母乳餵養的一個重要理由。以至於那些母乳不足的媽媽們會不自覺地焦慮,深怕自己的孩子因爲自己母乳不足犧牲在起跑線上。

   實際上,關於母乳餵養對寶寶心理健康的益處,不是因爲母乳本身,而是更多地表現在媽媽親自哺乳這個動作,增加了母嬰肌膚接觸的機會,加強了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爲孩子在嬰兒期建立良好的客體關係打下了良好的生物學基礎。

    客體(object),最初是由弗洛依德所引用的一個技術性詞彙,單純指的是可以去滿足某種需求(的東西)。客體關係理論中的“客體”指慾望或行動所指向的某人。一個客體意指一與“主體”(subject)相關聯的東西。客體關係理論之母克萊因相信,從嬰兒的早期起,兒童是同時在幻想上以及現實上和外在客體連結的。嬰兒最初的客體關係是與母親的乳房,之後則是母親的臉和手。在嬰兒的主動幻想中,他們將這些外在的客體,如母親的臉,手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內射或帶入了他們的精神結構。 “好乳房”的愛具有保護和恢復的效力。“好乳房”使幼兒感到沐浴在愛中,充滿奇妙的食物並轉化成愛,他沉浸在維繫生命的乳汁中,於是他便愛上了這個好乳房,對它身懷感激;壞乳房的恨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壞乳房”使幼兒感到受到虐待,飢餓從內部侵襲着他。曾經餵給他壞的乳汁,現在正在從內部毒害他,然後又拋棄他。對它充滿強烈的破壞性報復幻想。

     在這裏,“乳房”可以不代表它在生理學上的含義,我們更多地可以從心理學意義、從客體關係意義上去理解這個概念。,重要的不是母乳還是牛乳,而是餵養時的母嬰關係。如果媽媽能隨時關注嬰兒的需要,並能及時、積極、溫柔、耐心地滿足它們,並能儘量模仿母乳餵養時的氛圍,比如肌膚接觸,良好的母嬰交流,人工餵養同樣可以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客體關係,爲孩子的心理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相反地,如果母乳餵養中的媽媽自身焦慮、抑鬱,無法及時識別和滿足孩子的需要,或者在哺乳時表現得煩躁、粗暴,孩子及時喝母乳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安全感。這樣長大的孩子,同樣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甚至造成人格上的障礙。

   2、如果母乳不足,需要人工餵養,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有了以上的論述做基礎,那些母乳不足的媽媽們就可以不必象原來那麼焦慮了。只要在哺養寶寶的過程中,儘量注意做一個充滿安全感和愛的媽媽,及時、有效地識別與滿足孩子的需求(吃喝拉撒睡、遊戲、情感連接等)就夠了。主要注意事項如下:

  • 爲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給人工餵養的寶寶餵奶的工作,包括換尿布、洗澡等,如果可能,儘量由母親來完成。
  • 平時儘可能多地滿足孩子肌膚相親的需要,包括擁抱,親吻,撫摸以及溫柔的對視。
  • 餵奶的時候儘量模仿母乳餵養的情境,比如讓寶寶的臉蛋貼近媽媽的乳房等。
  • 及時識別和滿足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需要

3、母乳餵養的時間是否越長越好?

    孩子越小,對母親的心理依賴越強烈。嬰兒出生後,並沒有自我概念,保存生命的本能使TA強烈地希望與母親成爲一體。年齡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保護,並且及時滿足TA的需要。在孩子1歲以內,母乳餵養以及母乳餵養帶來的心理滿足是必需的。

    1歲以後,孩子的消化系統已經適應了正常的人類食物,孩子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比較發達了,孩子的自我意識漸漸強烈。此時,TA的心理需要有兩個方面:既要依賴母親的保護,又渴望獨立自主。作爲母親,要尊重孩子的兩個看似對立的需要,一切從孩子出發,從此時此地出發,不要一味地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此時母乳的作用,不再是孩子必需的營養來源,而是聯結母子的紐帶之一。聯結母子的紐帶很多——比如撫摸、說話、目光交流等——母親不必堅持母乳這一個方式,建議以其他方式逐漸替代母乳的作用。

  實際上,母乳餵養的時間過長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母乳的象徵意義是:孩子,媽媽和你是一體的,你在媽媽懷裏很安全。1歲後的孩子希望打破這種一體感,找到獨立的自己。一些斷奶很晚的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氣比較弱,自立能力差,而且一些男孩子在性心理髮育上比較遲滯。這些都不利於孩子長大後獨立面對社會,與同齡的異性建立親密關係。與此同時,斷奶太晚的孩子,一般與媽媽的關係會過於緊密,這一方面會阻礙孩子的正常心理髮展進程,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家庭動力的不均衡,影響整個家庭的平衡發展。因爲過於緊密的母子(母女)關係之後,往往有一個日漸疏離的父親。

     因此,建議孩子的斷奶時間在1歲左右,最晚不超過2歲(在肛欲期前)。

    4、何時斷奶好?有哪些注意事項?

     嬰兒“斷奶”一事,其意義十分重要。如果斷奶過早,嬰兒得不到適當的口欲滿足,稍大時就導致吸吮手指、咬指甲等習癖。其對以後的影響,還包括喜歡接吻、貪食、嗜酒;如用嘴咬人、罵人;能言善辯、諷刺挖苦以及成年後的性慾倒鋁行爲(如口淫)等。另一方面,這種口欲期的發育障礙也可表現爲厭食、拒食、拙嘴笨腮、語塞話少、口吃等。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重要的行爲準則,“誰需要,爲了誰”。在斷奶的問題上,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以孩子的需求爲中心,在一歲以前最好不強行斷奶,斷奶的具體時間由孩子而定。

    斷奶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孩子的分離焦慮與依戀需要,不要圖省事,往往突然消失,或者象傳統做法那樣,在乳頭上抹清涼油、辣椒水等。這些粗暴的做法,都會傷害到孩子的幼小心靈。可考慮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漸減少母乳哺乳的次數,最後達到自然斷奶的目的。

  總結

   套用一句現在流行的句式,“寶寶喝的不僅僅是奶,喝的是愛與(依戀)關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