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小兒腹瀉類型可以不用抗生素 家長你知道嗎?

時間: 2011-09-17

  小兒腹瀉在臨牀上要佔就診率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和呼吸系統的疾病有的一比。腹瀉不僅會使消化功能降低,還會丟失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從病因上說導致小兒腹瀉原因很多,諸如:飲食不調、消化不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腹部受涼、生理性腹瀉等等,但是一些家長看到孩子腹瀉不辨病因就使用抗生素,結果導致小孩病情輾轉,嚴重的出現脫水和酸中毒症狀,由小病變成大病。

  那麼哪些小兒腹瀉的情況可以不用服用抗生素呢?

  1.飲食失調腹瀉
  小兒脾胃運化能力差,吃的過飽、飲食生冷、以及食物偏硬都能導致腹瀉的情況發生,食積引起的腹瀉小兒便便腐臭味大、腹部脹、消化不良的症狀明顯。如果是食生冷腹瀉,會便下如水、肚子腸鳴,對於輕度腹瀉,每天五次以下者,控制一下飲食量,針對不同的病因,可以分別給予促進消化,溫胃散寒去溼的藥物就恢復正常。治療藥物如保和丸和廣樸止瀉口服液等。

  2.病毒性腹瀉
  秋季是病毒性腹瀉的高發季節,導致小兒秋季腹瀉的病毒是輪狀病毒,其症狀表現爲蛋花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便次多,每日5次以上,同時伴有食慾差、消化不良,這種情況用抗生素是沒有效果的,可以外貼丁桂兒臍貼、溫中健脾止瀉,內服蒙脫石散,如有小便少等情況,這說明小孩情況危急,已經到了脫水狀態,應該立即補液。

  3.生理性腹瀉
  六個月以內的小兒容易發生生理性腹瀉,這種情況即出生後不久便發生,小兒每天拉幾次到十幾次不等,稀便無臭味、無嘔吐和食慾不振的情況,在半歲後隨着飲食結構改變停止。已知導致生理性腹瀉的原因是嬰兒吃的食物超過其承受能力(營養過多不能吸收),就會發生腹瀉。這種腹瀉不能通過藥物治療改善,只能改變飲食結構恢復。

  4.脾胃虛弱腹瀉
  脾胃虛弱型腹瀉一般都是腹瀉未得到正確的治療,或是患兒飲食長期失調導致的。臨牀上表現患兒面黃體弱、大便溏稀、食慾不振、有時候拉出完谷不化的食物等,精神狀態較差,唾液多、舌質淡苔白。這種情況中醫調理有相當的優勢,可以丁桂兒臍貼外貼,溫胃散寒止瀉,內服參苓白朮散,或附子理中丸健脾溫中內在調養就可痊癒。此種腹瀉抗病毒和抗生素治療均無效。

  抗生素是臨牀常用藥,但如果濫用和亂用的話就會造成不良後果。而且有的抗生素如氟哌酸、四環素還會導致小兒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因此,鄭重提醒家長朋友,小兒腹瀉勿亂用抗生素,根據病因治療纔是正確的方法,這個當家長的必須知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