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注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時間: 2011-10-14

                   高注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新產婦人有三病四句。當是古醫經之文。仲景設爲問答。以明其病因耳。何謂也者。即何因而病痙。病鬱冒。大便難乎。下文三段。正答問詞。而曰新產婦人有三病。明非產前之宿病。因新產以虛其血。則陰不戀陽。而陽且逼陰。故多汗出。肝藏血主筋脈。且屬風木。血虛風動。喜引同類。則喜中風。風入而筋脈勁急。故令病痙。寒滯爲鬱。風升則冒。鬱冒之因於亡血復汗。與中風同。第亡血較血虛爲重。寒多亦風中所帶之寒。若中風而寒多於風者。故令鬱冒。津液統於胃。血虛汗出。津液大傷。因上源既涸。下流自幹。則胃燥而腸亦枯。故大便難。約此三病。總因血虛。惟新產婦人其血驟虛者。故有此三病。

產婦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升。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不能食者。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爲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此申言鬱冒之脈症。及冒之所以不解。與解後諸症。定其所主之方也。產婦鬱冒。與平人不同。且鬱冒之脈。或大且強。今不大而微。不強而弱。適合產婦平脈。尚未至正敗無權。邪入爲主也。冒則胃逆。故不能食。鬱則脾陷。其便易溏。以血虛津傷而胃燥。故大便反堅。血虛於下。氣盛於上。爲陰不平陽不閉。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本陰而涵陽。血虛而陽反內陷故厥。厥者。手足逆冷也。氣本陽而育陰。汗出。而陰隨外越故冒。冒者。心神矇昧也。幸脈見微弱。邪未奪正。當攻補兩難之際。勿妄治之。俟其氣過血還。陰陽復通。因氣過不升動其血。則血還而送泄其氣。故得汗而冒解。此鬱冒之始於厥。而終於汗之道也。症中但頭汗出。大似可下之候。而實非者。以新產血虛。則下寒而下厥。孤陽失附。則上熱而上蒸。故頭汗耳。若誤認而早下之則危矣。至鬱冒之不解於頭汗。而必解於通身之汗者。因產婦亡血。而血乍虛。則陽氣自長而孤盛。故冒於外。陰虛。故不能送之外泄。而尚自鬱滯也。夫汗自出者。是陰生而陽泄。故陰陽復得其平矣。若鬱冒既解。所有便堅、嘔不能食二症。當先主小柴。以解其l熱上衝之氣。令嘔止能食。至七八日更發熱者。是確於七八日之中。積其所食者。而爲胃實外蒸之所致。然後可直任大承下之。而無所顧慮矣。

產後腹中 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歸姜羊肉湯別見)

此氣空血虛之 痛也。氣空則胞胎新下。而腸胃一時未得安妥。故作餒痛。血虛則絡脈幹縮。故作吊痛。當歸苦溫以補血。生薑、羊肉。辛溫甘溫以補氣。使陽氣勻滿。而陰血滋潤。故可爲止痛之主藥也。又溫上者。能化下寒。補上者能固下脫。故並治寒疝之上犯腹中。虛勞之下滑精汁者也。

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枳實芍藥散方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各等分)

上二味。杵爲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此腹中之血暴虛。而客氣挽留血分之症治也。腹爲陰。腹中之血分。爲陰中之陰。乘其虛而客氣留於空處。故痛滿也。痛則陽氣不能內伏。滿則息道艱於下引。故不得臥也。枳實善破留氣。燒黑則入陰分而破血中之滯。又得走血之芍藥以領之。則直入陰血中而無可挪移。故主之。麥粥當是小麥。以小麥爲心谷。既與血虛者相宜。且並治其症中之煩故也。癰膿亦系客氣留滯於血分之所成。故並主之。但在經絡者。或可加麻桂之類以外引之。歸芎之類以散行之耶。蓋主之之義。特以此爲主。而原與人以增減之謂也。

師曰。產後腹痛。法當主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爲腹中有幹血着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下瘀血湯方大黃(三兩)桃仁(三十枚) 蟲(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爲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瘀血下如豚肝。

產後腹痛。止留氣瘀血兩因。服枳芍散不愈。則非留氣。而爲瘀血之痛可知。故宜下瘀湯。以下其瘀矣。以氣重破血之桃仁。合性走縫絡而行血之 蟲。則直達瘀血之所。然後君以氣味俱重。而善於攻血之大黃。逐而下之。酒煎頓服。取其性行而併力也。經水不利者。非由十二經脈。其滲灌血室之細絡。爲Y病所阻。即血室之下通貼脊腰俞等之細絡。爲幹血所瘀。故亦可主此。則瘀去而經自利矣。

產後七八日。無太陽症。少腹堅滿。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則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裏。結在膀胱也。前第二條。申言鬱冒。後文七八兩條。申言喜中風之治例。蓋所以防其b也。本條是言大便難之變症耳。故前後諸症。總以不大便句爲主。蓋產後血虛而腸胃乾澀。故大便難。便難至七八日。則腸實而氣滯。氣滯。故惡露不行。而種種危機。俱優於此矣。是惡露不行。由於便難之故。苟非下之以通其氣而行其血。烏可施治哉。然產後自虛。務須診得千真萬確。方可任下。否則蹈虛虛之戒。而速之死耳。比如產後已七八日。是七八日之中。先曾飲食矣。卻又無太陽之頭疼惡寒等候。是不曾中風寒可知。又不該有煩躁發熱之表症矣。今診得少腹堅滿。則知其爲七八日中。但食而不大便。以致氣滯阻血。故惡露不盡。結於少腹而堅滿者也。夫不大便。則下幹者上吸精華。故煩躁。又不大便。則內實者外託經脈。故發熱也。但猶不敢徑下。又須切脈微實。是內結氣聚之診。再倍發熱。是內結愈久愈熱之候。日晡煩躁。是手足陽明火炎官旺之鄉。不食是腸胃實而莫容之應。食則譫語。津液既幹。又因食而塞其神氣轉舒之位也。日爲陽。主腑。夜爲陰。主髒。病在手足陽明。屬胃與大腸之腑。故日甚。與陰髒無關。故至夜則愈也。據種種之脈症。而以大承下之。豈過舉哉。熱在裏。繳前無太陽症一句。結在膀胱。繳前少腹堅滿兩句。蓋謂此爲在裏之熱外蒸。故太陽無風寒而亦發表熱。此爲因熱實而惡露之瘀血結在膀胱之後。故少腹堅滿。統屬下症也。結在膀胱。勿泥作膀胱之內。蓋指膀胱之後隔壁也。夫兩腸通於大便。其路在後。膀胱浮居少腹。其位在前。產後之血。系胞門子戶間。蔭子之潤餘者。子落而血無所歸。故從二腸及膀胱之中道。即產路而下爲惡露耳。惡露結於少腹。因大腸在膀胱之微下處。大腸熱實。熱則滯其行血之氣。實則擠其行血之竅。而兜住其瘀血。卻在膀胱之後。而與膀胱平對。然又不可名狀。故借膀胱爲外層之尺寸耳。明者察之。錢塘李氏舊注。牽扯傷寒論文以爲妄解。未夢見在。

產後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久。陽旦湯症續在耳。可與陽旦湯。產後多汗中風。致成b病者常也。然亦有平日津液不甚虛。故但病風而不成b者。數十日不解。即下文頭痛惡寒。及有熱汗出等候。陽旦之本症也。心下悶乾嘔。胃氣虛寒痞塞之應。陽旦之兼症也。言雖隔數十日之久。風因尚在。仍可與陽旦湯。名義解見傷寒論。但有心下悶。及乾嘔之兼症。當於原湯加姜半爲合。曰可與陽旦。以文例推之。其減半之輕劑。以薄發之耶。觀於數十日不解。猶與此湯。則初續風。及續風而病b者。俱不外此湯可見矣。

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竹葉湯方

竹葉(一把)人蔘(一兩)附子(一枚炮)桂枝(一兩)葛根(三兩)防風(一兩)桔梗(一兩)甘草(一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五枚)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頸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此條之中風。與前條不同。前條爲風邪單在太陽經表。其陽明胃腑。雖自虛寒。而風邪未經傳入之候。故主陽旦本湯。以解太陽之風。而愚謂加姜半以溫降之。而悶嘔並愈者是也。此條之中風。因其人之陽氣。本自虛寒。故風從太陽中入。即乘虛而傳陽明之經腑。且聚有水氣在胃。而太陽尚未罷之候也。太陽未罷。故頭痛不止。胃腑受陽邪而化虛熱。面爲陽明之應。故正赤。水氣聚於胃而上薰。肺性惡溼而其竅不利。故喘。兩陽之邪。以陽虛而不推之出表。故發熱也。諸症會心了了。則湯意之一絲不紊者自見矣。本湯中之葛根、桂枝、甘草、姜棗。即陽明經之葛根湯。葛根湯意。原所以借胃中之水氣。行爲解肌之汗。而不傷胃液者。故以之爲主。胃中屬虛熱。非苦寒所宜。故但君清涼之竹葉。以輕散之。陽氣虛寒。不能送邪出表。故兩用參、附以溫補之。風邪水氣。兩相怫鬱。故加桔梗、以開提之。產後既虛。又溫覆以取汗。恐去風而復爲風所襲。故加防風、以固密之。頸項強者。爲陽氣之柔者不能養筋。故易大附子而助其兼力也。其曰用者。蓋以大附換本方之小者。而非另加之謂。揚去沫者。附性上行。而沫尤甚。揚之去沫。欲亂其上行之性。而並防其助面赤而致嘔也。半夏降逆。故於嘔者加之。首條明列產婦三病。鬱冒便難。已詳二條六條。至七八兩條。明言中風而全不及b。以b病之症治。詳本門故耶。

婦人乳中虛。煩亂咳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竹皮大丸方生竹茹(二分)白薇(一分)桂枝(一分)石膏(二分)甘草(七分)

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婦人乳。謂當兒乳食時也。中虛。指胃脘中之陰津陽氣而言。乳從胃腑之陰津。上浮脘中之絡脈。而注於乳房者。吸乳則精汁奔赴之。而陽熱獨盛。故脘中一時枯澀而煩亂。又吸乳則膈氣亦虛。而下氣乘之。故咳逆也。此非新產之症。亦非產後之重症。凡陽氣素盛之婦人。產後二三月。及歲餘中。常有之候。但於兒乳時。每當奶陣經流。心中如焦渴而慌慌者。即其初候也。以甘寒辛涼之味。濟陰以抑陽。則安中而煩亂可除。以辛溫甘平之品。補上以御下。則益氣而咳逆可止。此竹皮大丸之所以獨任也。嘗觀竹生幹山。貫四時而青翠不衰。薇根長細。歷久遠而柔軟可屈。則其自多精汁。而善滋陽液者可見。又何止甘寒苦寒。而僅能降氣伏熱耶。與辛涼之石膏爲偶。則微雨輕風。滋幹解熱。而得清和之化矣。非安中而何。桂枝辛溫。而具生陽之性。得甘浮之甘草。重用至七倍。而上託之。則所益者。在上中之氣。譬之旭日照臨。而陰氛之氣不得上犯。復何咳逆之有哉。此益氣之義也。棗肉爲丸。即重用甘草之義。蓋取浮諸藥以補上治上。故知所謂中虛者。指胃脘之上穿胸膈而言也。丸大如彈子。而以飲嚼服者。取其易發。而且使渣質少停也。一丸而日夜五服者。又取其緩滋。而並令藥力之無間也。白薇微苦而寒。苦能泄熱。寒能解熱。故有熱者倍二分。柏枝凌冬指西。不畏霜雪。得木氣之正。其西指者。受金氣之吸引也。花於三月。實於九月。柏實、更得金木之精。其味甘平。甘能緩中。平可降逆。故中虛而煩肺逆而喘者、加一分。古份、作分。原方當作十三份。如倍白薇。加柏實。則十五份矣。

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

白頭翁(二兩)秦皮(三兩)黃連(三兩)黃柏(三兩)甘草(二兩)阿膠(二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此肝血失藏。肝陽妄泄之症也。產後血虛。大便當堅因便堅而結熱於大腸。以致熱極而旁流。是猶其標也。夫人身之血。藏於肝。肝泌膽汁。下灌二腸。所以大便通調。不堅亦不利也。今產後血虛。肝無藏血。而肝陽急躁之氣。仍從膽管走注二腸。成爲腹痛。裏急。後重。欲下不能。不下不得之下利。本屬血虛之產婦。乘以下利努撐。更傷其氣。虛極者。血虛而氣極也。仲景一眼覷定本症之由於血虛肝旺。直任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白頭翁方。注已見傷寒厥陰下利。加甘草阿膠者。緩中以補血也。主之者。可加減。而不能挪移。如下利赤多。加當歸。白多。加白芍。氣滯溲少。加枳實、車前。在司診者之臨時斟酌耳。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