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腹瀉分幾種,怎樣對症用藥?

時間: 2011-10-02

  我國有以下幾種主要細菌性病。

  一、細菌性痢疾

  菌痢在我國全年均有發生,夏季發病佔絕大部分。發病率一般在5月份開始上升,8~9月達高峯,10月以後逐漸下降。致病大腸桿菌的菌型複雜而且耐藥性嚴重,對磺胺藥發生耐藥的最多。

  二、霍亂

  我國對霍亂解放後一直控制較好,但近來我國霍亂髮病及死亡均有反覆,發病死亡者多爲打工、旅遊等流動人口,多數是通過食物型感染髮病。加強流動人口食品衛生的管理是防治霍亂的當務之急。

  三、沙門菌屬

  除傷寒外對人影響最大的是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近年來人員交往流動增加,新的菌型隨之增加。對嬰兒及老年危害較大,我國在瀋陽、河南、北京等均發生過嬰兒室感染,其病死率高。沙門菌的防治有兩個難點:①因系人獸共患爲主,各種人獸接觸機會多,感染機會多,家獸類及野生動物爲貯存宿主,所以難以杜絕;②耐藥性較強,特別是鼠傷寒沙門菌易發生耐藥,目前對多數抗菌藥物耐藥。

  四、非霍亂弧菌腹瀉

  近年來弧菌感染增多,在沿海地區城市有時佔到腹瀉病原首位。

  五、彎曲菌屬

  以空腸彎曲菌爲主的彎曲菌屬引起腹瀉近年報道增多,在駐非洲、歐洲及泰國軍隊中均有彎曲菌引起腹瀉局部流行的報道,我國各地腹瀉病例中均分離到彎曲菌,對部分抗菌藥物耐藥,且對抗菌藥物發展耐藥性較快。

  新出現的病原菌腹瀉:①0139型霍亂弧菌;②大腸桿菌0157:H2;③Whipple病;④假膜性腸炎。

  對於感染性腹瀉病,抗菌藥物的應用爲其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應根據腹瀉病程、發病年齡、發病季節、流行情況、大便性狀、大便實驗室檢查等,初步估計最可能病原、選用適當的藥物。急性水樣便腹瀉,多爲病毒感染,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兒尤其是2歲以下嬰幼兒,發生於秋冬季節的水瀉,以輪狀病毒腸炎可能性爲大;發生於5~6月份成人水樣腹瀉要考慮成人輪狀病毒性腸炎,發生於夏秋季水樣腹瀉以產毒性細菌感染可能性較大,如產毒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菌、蠟樣芽孢桿菌等;如大便呈米泔樣、腹瀉量大伴嘔吐、迅速出現嚴重脫水,要考慮霍亂可能,尤以在流行季節。衛生狀況欠佳地區病人,寄生蟲爲常見腹瀉原因,如阿米巴痢疾、梨形鞭毛蟲腸炎等。老年體弱,術後病人及有應用抗菌藥物者腹瀉,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或假膜性腸炎應予考慮。

  對細菌的治療藥物,目前可分三大類,一般革蘭陰性爲主的腹瀉病原菌用喹諾酮類;真菌腹瀉用很少吸收的制黴菌素或克黴唑;而假膜性結腸炎用甲硝唑及萬古黴素。對病毒性腹瀉則不用抗菌藥物。至於中毒性痢疾,多見於2~7歲兒童,發病急,病情重,可出現高燒、頭痛、煩躁,甚至昏迷、抽動等危險症狀,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