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疳積(小兒厭食症)

時間: 2011-05-08

    小兒厭食症常由傷食引起,原因是小兒脾胃發育還不成熟,過食肥厚之物而引發。常見於1到3歲小兒,有的較大年長兒也會發生。

     小兒厭食症通常表現爲,沒胃口食飯,頭髮黃而希梳,體形消瘦,易發脾氣,睡眠不好,大便特臭,病情較重者腹部脹大,但不是腹水。

     治療這病時到大醫院通常是給開胃藥補充微量元素爲主,較果一般。朗中治療這病方法獨特,具體如下。首先用消毒無菌注射5號針頭針刺兩手的中指與無名指的四縫穴,放出黃色粘性液體。有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的應慎用。次用開胃消食的中藥燉湯去渣服用。處方組成;扁豆15、內金10、獨腳金15、麥芽15、神曲10、維山20、使君子10、茯苓15、山楂15,等中藥單位爲克。上藥研末每次取10到15克放杯內加豬肝小許、油鹽小許燉2小時隔渣服湯,每兩天燉一次,共三次。

      資料;

疳積   拼音名:Gan Ji
  英 文:Rickets plot
  以神萎、面黃肌瘦、毛髮焦枯、肚大筋露、納呆便溏爲主要表現的兒科病證。多見於1~5歲兒童。   疳積是疳症和積滯的總稱。疳症是指由餵養不當,脾胃受傷,影響生長髮育的病症,相當於營養障礙的慢性疾病。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牀以腹瀉或便祕、嘔吐、腹脹爲主要症狀。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爲疳之母”的說法。   【病因】
  1.乳食不節,傷及脾胃:乳食不節,過食肥甘生冷,傷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納運化失職,升降不調,及成積滯。積滯日久,脾胃更傷,轉化爲疳。
  2.脾胃虛寒薄弱:脾胃虛寒薄弱,則乳食難於腐熟,而使乳食停積,壅聚中州,阻礙氣機,時日漸久,致使營養失調,患兒贏瘦,氣液虛衰,發育障礙。   3.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蟲症也常爲本病的原因。   1.積滯傷脾:形體消瘦,體重不增,腹部脹滿,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調,常有惡臭,舌苔厚膩。
  2.氣血兩虧:面色萎黃或蒼白,毛髮枯黃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煩躁,睡臥不寧,啼聲低小,四肢不溫,發育障礙,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紋色淡。   1.疳症
  (1)飲食異常,大便幹稀不調,或脘腹膨脹等明顯脾胃功能失調者。
  (2)形體消瘦,體重低於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華,毛髮稀疏枯黃,嚴重者乾枯贏瘦。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發脾氣,煩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餵養不當或病後飲食失調及長期消瘦史。
  (5)因蛔蟲引起者,謂之“蛔疳”,大便鏡檢可查見蛔蟲卵。
  (6)貧血者,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減少。
  (7)出現肢體浮腫,屬於營養性水腫者,血清總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約在20g/L以下。
  2.積滯
  (1)以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溏泄或便祕爲特徵。
  (2)可伴有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嘔吐等症。
  (3)有傷乳食史。
  (4)大便化驗檢查可見不消化食物殘渣及脂肪滴。   1.疳症
  (1)疳氣:形體略見消瘦,而色稍萎黃,食慾不振,或食多便多,大便幹稀不調,精神不振,好發脾氣。舌苔膩,脈細滑。多見於本病之初期。
  (2)疳積:形體消瘦明顯,脘腹脹大,甚則青筋暴露,面色萎黃,毛髮稀疏易落,煩躁。或見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慾減退。或善食易飢、大便下蟲。或嗜食生米、泥土等異物。舌質偏淡,苔淡黃而膩,脈濡細而滑。多見於本病之中期。
  (3)幹疳:極度消瘦,皮包骨頭,呈老人貌,皮膚乾枯有皺紋,精神萎靡,啼哭無力,無淚。或可見肢體浮腫。或見紫癜、鼻衄、齒衄等。舌淡或光紅少津,脈弱。多見於本病之晚期。
  2.積滯
  (1)乳食內積:面黃少華,煩躁多啼,夜臥不安,食慾不振,腹部脹滿,大便溏泄酸臭或便祕,小便短黃或如米泔,伴有低熱。舌紅,苔膩,脈滑數,指紋紫滯。
  (2)脾虛夾積:面色萎黃,形體較瘦,睏倦無力,夜寐不安,不思乳食,腹滿喜伏臥,大便稀糊。脣舌淡紅,苔白膩,脈細而滑,指紋淡滯。   1.積滯傷脾
  (1)治則:消積導滯,調理脾胃。
  (2)處方:揉板門,推四橫紋,運內八卦,補脾經,分推腹陰陽,揉中脘,揉天樞,按揉足三裏。
  (3)方義:揉板門、揉中脘、分推腹陰陽、揉天樞消食導滯,疏調腸胃積滯;推四橫紋、運內八卦加強以上作用,並能理氣調中;補脾經、按揉足三裏以健脾開胃,消食和中。
  2.氣血兩虧
  (1)治則:溫中健脾,補益氣血。
  (2)處方:補脾經,運內八卦,掐揉四橫紋,揉外勞宮,推三關,揉中脘,按揉足三裏,捏脊。
  (3)方義:補脾經、推三關、揉中脘、捏脊溫中健脾,補益氣血,增進飲食;運內八卦、揉外勞溫陽助運,理氣和血,並加強前四法的作用;掐揉四橫紋主治疳積,配按揉足三裏調和氣血,消導積滯。   另外可單用捏脊配合針刺四橫紋治療。也有用板門割治的效果也十分明顯。   1.注意調養:在餵養方面,應注意遵循先稀後幹,先素後葷,先少後多,先軟後硬的原則。
  2.注意營養搭配。
  3.必要時應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對原發病、消耗性疾病的治療。   小兒針挑療法又稱“挑四縫法”、“挑疳積法”,是用三棱針(或其他鋼針)選準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層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療小兒疳積(包括蟲積)的一種外治方法。   1、挑液法(針挑四縫穴):
  (1)選用三棱針(或圓利針、縫衣針),先予高壓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鐘,或煮沸20分鐘消毒,取出置於消毒盒內備用。
  (2)洗淨患兒手掌,術者先用2%碘酊塗擦,稍幹後再用75%酒精將患兒掌面第2、3、4、5指腹側第一、二指間關節橫紋處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針挑刺上述橫紋中心,對準挑點,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搖,術者以左手在第一指節腹面向針尖方向按準,隨即出針,鍼口可見少許粘黃液體(也有清稀液體滲出量多),用指擠壓,使液盡出,見血爲度,再用消毒幹棉球拭去。患兒兩手8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則用幹棉球壓之,囑患兒(或家長幫助)捏緊雙拳,以壓迫止血。
  (4)疳積重者,刺出全是稠質粘液,輕者粘液夾血,未成疳者無粘液而見血。隔日或隔2、3日針挑1次,一般針挑3-6次,粘液漸少,直至無粘液,僅見血爲止。
  2、挑脂法(針挑疳積點):
  (1)選用三棱針,先予高壓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鐘,或煮沸20分鐘消毒,取出置於消毒盒內備用。
  (2)洗淨患兒手掌,術者先用2%碘酊塗擦,稍幹後再用75%酒精將患兒手第2、3、4、5指第一、二指節腹面正中,即疳積點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押手:因爲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層,取出脂肪團,容易出血,故要充分利用押手來壓取脂肪和止血。可請助手協助。術者和助手用左手挾持住患兒手指,並以左手拇指分別向自身方向,經過挑點,滑壓幾次,然後固定在挑點的旁邊,用力壓着不動。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壓迫止血,並使挑點皮膚張露,皮下脂肪易被擠出。
  (4)術者右手拿針對準挑點中心,用“挑點法”,動作迅速地挑開皮層,進入皮下。皮下脂肪小體由於受到兩個指頭在旁的壓力,很快便會向鍼口冒爆出來,然後用針尖邊挑邊刮,把分佈在脂肪團上的稀疏纖維挑斷,儘量擠出脂肪小體,最後用針體把鍼口殘留的脂肪刮乾淨。
  (5)術後鍼口塗上紅汞,用消毒紗布墊封壓住鍼口,再用繃帶包紮,加壓3-5分鐘,以防出血。在未封壓好鍼口前,術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能放鬆,否則即可引起出血。
  (6)術後囑患兒(或家長)不要沾污傷口,5天后可以拆封。
  (7)因其鍼口較深、押手擠壓,出血較多,留有微小創口必須用紗布墊加壓包紮。5天后不能拆封洗手,不能用手拿取他物,以防感染。   二、治療機理   現代醫學研究,認爲針刺四縫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澱粉酶的作用,腸中胰蛋白酶、胰澱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強度)增加。對於營養不良合併佝僂病者,針刺四縫穴後,發現血清鈣、磷均有上升,鹼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結果鈣、磷乘積增加,有助於患兒的骨骼發育與成長。   本療法用於小兒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   取挑液法(針挑四縫穴)或挑脂法(針挑疳積點)。   取挑脂法。
  1、取點方法:取肺俞、風門、外喘息(大椎穴旁開1.5寸)、天突、膻中、中府、掌三點等,每次針挑3-4個穴點,隔日1次,輪流選點挑刺。
  2、辨證加減:表證、熱證,加挑風池、大椎。慢性期則應按所犯臟腑而加用相應之背俞穴,如脾虛者加脾俞、中脘;腎虛加腎俞、關元。也可選用相應的華佗夾脊穴和治喘五平穴。治療後期在掌2點處挑脂或割脂1次。
  3、針挑方法:凡屬熱證、實主,均用瀉法。即每次取點宜多,針挑提擺幅度大,用力強,創口較大,挑出脂多,針挑方向與經絡病位逆方向,總之刺激總量大。凡屬虛證、寒證,宜用補法。每次挑點少(2-3個),針挑不提擺,用力小,挑時短,創口小而淺,脂出少,針挑方向與經絡病位順方向。   1、術者剪淨指甲,用皁、刷充分洗刷乾淨,然後以2%碘酊塗擦拇、食指頭,再用75%酒精擦淨;最好能戴上消毒手套。消毒嚴密,可防止患兒及術者雙方的感染。
  2、針挑選點要準,手法要快,不能留針。患兒被挑疼痛,哭鬧亂動,防其發生意外,術前將手法簡要告知家長,徵得同意後,請求協助,抱住患兒並固定其雙手,方可行之。最好能安撫患兒,鼓勵勸導,使其能與術者配合,情緒安定,保證針挑能順利和安全地進行。
  3、針挑時要注意避開小血管。挑四縫穴後24小時內囑患兒勿玩泥沙、污物及金屬玩具,以免感染。
  4、挑疳積點術後,患兒應保持雙手清潔,防止污染。發現包紮鬆散,應重新消毒包紮。
  5、凡已生鏽的針具均不可用,以免引起“破傷風”。
  6、疳積患兒必須忌口1月,如豆類製品、麥類製品、糕餅,以及各類零食如花生、瓜子、芝麻、冷飲、巧克力等等,以免脹氣。
  7、治療中應注意飲食調理,魚肉以清蒸爲宜,易於消化;增加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營養,睡眠充足,經常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增強體質。   本療法針具簡廉,療效顯著,手法簡便,安全可靠,因而歷久不衰。只是對其治療作用及機理尚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有待於進一步整理、觀察與提高。
上一篇:產後的最佳補品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