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脾胃病證 第三節 厭食 食積

時間: 2013-07-04
厭食指小兒較長時期不思進食,厭惡攝食的一種病症。本病古代的記載較少,1980年以來,經過系統研究,總結了病因病機、辨證論治規律,寫入了教材。目前,本病在兒科臨牀上發病率較高,尤在城市兒童中多見。好發於1-6歲的小兒。厭食指以厭惡攝食爲主證的一種小兒脾胃病症,若是其他外感、內傷疾病中出現厭食症狀,則不屬於本病。
[病因病機]
形成本病的病因較多。小兒時期脾常不足,加之飲食不知自調,挑食、偏食,好吃零食,食不按時,飢飽不一,或家長缺少正確的餵養知識,嬰兒期餵養不當,乳食品種調配、變更失宜,或縱兒所好,雜食亂投,甚至濫進補品,均易於損傷脾胃。也有原本患其他疾病脾胃受損,或先天稟賦脾胃薄弱,加之飲食調養護理不當而成病。因此,本病多由於飲食不節餵養不當而致病,其他病因還有他病失調脾胃受損、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暑溼燻蒸脾陽失展、情志不暢思慮傷脾等,均可以形成本病。厭食的病變髒腑在脾胃,發病機理總在脾運胃納功能的失常。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脾胃調和,則口能知五穀飲食之味。小兒由於以上各類病因,易造成脾胃受損運納功能的失常。因病因、病程、體質的差異,證候又有脾運功能失健爲主與脾胃氣陰不足爲主的區別。厭食爲脾胃輕症,多數患兒病變以運化功能失健爲主,虛象不著,因飲食餵養不當,或溼濁、氣滯困脾,脾氣失展,胃納不開。部分患兒素體不足,或病程較長,表現虛證,有偏氣虛、有偏陰虛者。脾爲陰土,喜燥而惡溼,得陽則運;胃爲陽土,喜潤而惡燥,以陰爲用。故凡脾氣、胃陰不足,皆能導致受納、運化失職而厭食。
[臨牀診斷]
1.長期不思進食,厭惡攝食,食量顯著少於同齡正常兒童。
2.可有噯氣、泛惡、脘痞;大便不調等症,或伴面色少華、形體偏瘦、口乾喜飲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動如常。
3.排除其他外感、內傷慢性疾病。
[辨證論治l
一、辨證要點
厭食患兒一般症狀不多,辨證要區別以運化功能改變爲主,還是以脾胃氣陰不足之象已現爲主。脾運失健證除厭食主證外,其他症狀不多,無明顯虛象。脾胃氣虛證伴面色少華、形體偏瘦等氣虛徵象;脾胃陰虛證伴口舌乾燥、食少飲多等陰虛徵象。若因症狀不多而辨證困難時,可重點從舌象分析證候。
二、治療原則
本病治療,以脾健不在補貴在運爲原則。宜以輕清之劑解脾氣之困,撥清靈髒氣以恢復轉運之機,俾使脾胃調和,脾運復健,則胃納自開。脾運失健證固當以運脾開胃爲主治。若是脾胃氣虛證,亦當注意健脾益氣而不壅補礙胃,同時佐以助運開胃之品;若是脾胃陰虛證,亦當注意益陰養胃而不滋膩礙脾,同時適加助運開胃之品。在藥物治療同時應注重飲食調養,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才能取效。
三、分證論治
1.脾運失健
證候:厭惡進食,飲食乏味,食量減少,或有胸脘痞悶、噯氣泛惡,偶爾多食後脘腹飽脹,大便不調,精神如常,舌苔薄白或白膩。
分析:脾胃不和,運化失健。脾氣通於口,脾胃不和則口不知味,因而食慾減退,飲食乏味,厭惡進食,食量較同齡正常兒童顯著減少。脾失健運,中焦氣滯則胸脘痞悶,胃氣上逆則噯氣泛惡,運化不健則偶爾多食便脘腹飽脹,脾失升清則大便偏稀,胃失降濁則大便偏於。患兒飲食數量雖少而質量常較高,所以一般精神如常,形體尚可。舌苔白膩者爲溼困脾陽之象。
治法:調和脾胃,運脾開胃。
方藥:不換金正氣散加減。常用藥:蒼朮、藿香燥溼運脾,陳皮、砂仁理氣助運,雞內金、焦山楂開胃消食。舌苔白膩加半夏、佩蘭燥溼助運;舌苔黃膩加薏苡仁、青蒿清化溼熱;腹脹便於加枳實、厚朴理氣通導;·大便偏稀加山藥、焦建曲健脾化食;乳食不化加麥芽、萊菔子。
2.脾胃氣虛
證候:不思進食,食不知味,食量減少,形體偏瘦,面色少華,精神欠振,或有大便溏薄夾不消化物,舌質淡,苔薄白。
分析:脾胃氣虛,運化力弱。脾虛運化乏力,胃納不開,故不思進食、食不知味、食量減少;精微轉輸不足,氣虛失養,故形體偏瘦、面色少華、精神欠振。脾弱清氣不升,清濁相混,.致大便溏薄夾不消化物。舌質淡,苔薄白,爲脾胃氣虛之症。
治法:健脾益氣,佐以助運。
方藥:異功散加味。常用藥:黨蔘、茯苓、白朮、甘草健脾益氣,佐以陳皮理氣助運、焦建曲消食助運。舌苔白膩加蒼朮、扁豆燥溼助運;脘腹作脹加木香、香附理氣助運;大便稀溏加煨姜、益智仁溫運脾陽;水谷不化加山藥、焦山楂健脾化食;多汗易感加黃芪、防風固護衛表。
3.脾胃陰虛
證候:不思進食,食少飲多,口舌乾燥,大便偏幹,小便色黃,面黃少華,皮膚失潤,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細數。
分析:脾胃陰虛,失於濡潤。胃喜潤而惡燥,陰虛而胃腑失濡,受納、腐熟功能失職,因而不思進食;脾胃陰虛,津液不足,致大便偏幹,口乾欲飲,苔少或花剝;水津不布,致皮膚失潤,面黃少華,舌上少津;陰虛生內熱,致小便色黃,舌質紅,脈細數。
治法:滋脾養胃,佐以助運。
方藥:養胃增液湯加減。常用藥:沙蔘、石斛、玉竹滋脾養胃,烏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陰。佐以香櫞皮理氣助運而不過於溫燥,谷芽、麥芽和中開胃而不過於消削。脾氣薄弱加山藥、扁豆補益氣陰;口渴引飲加天花粉、蘆根生津止渴;大便祕結加火麻仁、瓜蔞仁潤腸通便;陰虛內熱加丹皮、知母養陰清熱;夜寐不寧加酸棗仁、蓮子心寧心安神。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劑
1.小兒香橘丹每服1丸,1日2-3次。用於脾運失健證。
2.兒康寧口服液每服lOmL,1日3次。用於脾胃氣虛證。
二、鍼灸療法
1.刺四縫常規消毒後刺出血,3日後重複1次。用於脾運失健證。
2.艾灸足三裏每日1次。用於脾胃氣虛證。
三、推拿療法
推補脾經3分鐘,揉一窩風3分鐘,分陰陽2分鐘,逆運內八卦3分鐘,推四橫紋4分鐘,推清天河水2分鐘。1日1次,14日爲1療程。用於脾運失健證。
[預防護理]
一、預防
對兒童,尤其是嬰幼兒,要注意飲食調節,掌握正確的餵養方法,飲食起居按時、有度。對先天不足,或後天病後脾弱失運的患兒,要加強飲食、藥物調理,使之早日康復。
二、護理
厭食矯治,不可單純依賴藥物。必須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如貪吃零食、偏食、挑食,飲食不按時等。注意少進甘肥厚味、生冷乾硬之類食品,更不能濫服補品、補藥等。食物不要過於精細,鼓勵患兒多吃蔬菜及粗糧。對患兒喜愛的某些簡單食物,如豆腐乳、蘿蔔乾等,應允其進食,以誘導開胃。
[文獻摘要]
《靈樞·脈度》:“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味矣。”
《幼科發揮·調理脾胃》:“兒有少食而易飽者,此胃不受、脾之不能消也。宜益胃之陽,養脾之陰。宜錢氏異功散合小建中湯主之。”
《赤水玄珠全集·卷十三》:“不能食者,由脾胃餒弱,或病後而脾胃之氣未復,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非心下痞滿而惡食也。治當補益以開豁之,丹溪導痰運脾之法皆是也。”
《本草崇原·蒼朮》:“凡欲補脾,則用白朮;凡欲運脾,則用蒼朮;欲補運相兼,則相兼而用。如補多運少,則白朮多而蒼朮少;運多補少,則蒼朮多而白朮少。”
[現代研究]
汪受傳,尤汝娣,鬱曉維,等。運脾方藥治療小兒厭食症的臨牀與實驗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1;11(2):75
治療小兒厭食症488例。中藥組脾運失健證用兒寶沖劑:蒼朮、焦山楂各log,陳皮4g,雞內金3g;脾氣不足證用健兒糖漿:黨蔘、茯苓、神曲各log,陳皮3g。對照組用濃復B液。療程1月。中藥組顯效44.8%,有效43.8%,無效11.4%;對照組顯效16.2%,有效27.9%,無效55.9%。中藥組療效顯著優於對照組。並通過實驗,表明中藥具有增進腸道吸收、調節腸蠕動、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加患兒頭髮鋅、鐵、錳、鈷等多種必需微量元素作用。
鄒治文.強壯靈治療小兒脾氣虛厭食症的研究.中國醫藥學報1993;8(1):26
應用強壯靈(黃芪、茯苓、橘紅、黃精、青黛、雞內金等)治療小兒脾氣虛厭食症280例,設硫酸鋅對照組92例,療程3個月。結果強壯靈組治癒率79.3%,有效率93.6%,體重平均增加1.15ks,身高平均增加2.29eIB。療效顯著優於對照組。實驗研究表明,強壯靈有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顯著改善患兒頭髮掃描電鏡所見的作用。
第五節 食積
食積是因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臨牀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祕爲特徵。食積又稱積滯。與西醫學消化不良相近。本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夏秋季節,暑溼易於困遏脾氣,發病率較高。小兒各年齡組皆可發病,但以嬰幼兒多見。常在感冒、泄瀉、疳證中合併出現。脾胃虛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餵養的嬰幼兒容易反覆發病。少數患兒食積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受損,導致小兒營養和生長髮育障礙,形體日漸羸瘦,可轉化成疳,故前人有“積爲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所記載的“宿食不消候”、“傷飽候”是本病的最早記載。其後《活幼心書》和《嬰童百問》又分別提出了“積證”和“積滯”的病名。
《保嬰撮要·食積寒熱》說:“小兒食積者,因脾胃虛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積。”明確指出了小兒食積的發生原因。
[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乳食內積,損傷脾胃。病機爲乳食不化,停積胃腸,脾運失常,氣滯不行。食積可分爲傷乳和傷食。傷於乳者,多因乳哺不節,食乳過量或乳液變質,冷熱不調,皆能停積脾胃,壅而不化,成爲乳積。傷於食者,多因飲食餵養不當,偏食嗜食,飽食無度,雜食亂投,生冷不節;食物不化;或過食肥甘厚膩、柿子、大棗等不易捎化之物,停聚中焦而發病。正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乳食停積中焦,胃失和降,則嘔吐酸饅不消化之物;脾失運化,升降失常,氣機不利,出現脘腹脹痛,大便不利,臭如敗卵;或積滯壅塞,腑氣不通,而見腹脹腹痛,大便祕結之症。此屬乳食內積之實證。
食積日久,損傷脾胃,脾胃虛弱,運納失常,復又生積,此乃因積致虛;亦有先天不足,病後失調,脾胃虛弱,·胃不腐熟,脾失運化,而致乳食停滯爲積,此乃因虛致積。二者均爲脾虛夾積、虛中夾實之候。
[臨牀診斷]
一、診斷要點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脹痛,嘔吐酸餿,大便溏瀉,臭如敗卵或便祕。
2.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有發熱等症。
3.有傷乳、傷食史。
4.大便檢查,有不消化食物殘渣或脂肪球。
二、鑑別診斷
厭食爲餵養不當,脾運失健所致。除長期食慾不振,厭惡進食外,一般無噯氣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脹痛之症。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傷乳、傷食母乳餵養或牛奶餵養的嬰兒發病者爲傷乳,嘔吐或大便中可見較多的乳凝塊;普通飲食的幼兒發病者爲傷食,多有較明顯飲食不節史,嘔吐物或大便中可見較多的食物殘渣。
2.辨虛實病程短,脘腹脹痛拒按,或伴低熱,哭鬧不安,多屬實證;病程較長,脘腹脹滿喜按,神疲形瘦,多屬虛中夾實證。
二、治療原則
乳食內積之實證以消食導滯爲主。脾虛夾積之虛中夾實證以健脾消食,消補兼施爲法,積重而脾虛輕者,宜消中兼補法;積輕而脾虛甚者,則用補中兼消法,扶正爲主,消積爲輔,正所謂:“養正而積自除”。
食積的治療,除內服藥外,推拿及外治療法亦常運用。
三、分證論治
1.乳食內積
證候:乳食不思,食慾不振或拒食,脘腹脹滿,疼痛拒按;或有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煩躁哭鬧,夜臥不安,低熱,肚腹熱甚,大便穢臭,舌紅苔膩。
分析:乳食內積,氣機鬱滯,故脘腹脹滿,疼痛拒按。胃腸不適,則夜臥不安,煩躁哭鬧。中焦積滯,胃失和降,氣逆於上,則乳食不思,食慾不振或拒食,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腐穢壅積,脾失運化,則大便穢臭。中焦鬱積化熱,則有低熱,肚腹熱甚。舌紅苔膩爲乳食內積實證之象。
治法:消乳消食,化積導滯。
方藥:消乳丸或保和丸加減。常用藥:山楂、神曲、萊菔於、麥芽消食化積,陳皮、香附、砂仁理氣消滯,茯苓、半夏健脾化溼、消脹除滿,連翹清解鬱積之熱。脘腹脹滿疼痛加厚朴、枳實行氣消滯寬中;便祕加木香、檳榔消積導滯;重者暫加大黃通腑;嘔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嘔;低熱、舌紅、苔膩微黃,加胡黃連消積清熱。
2.脾虛夾積
證候:神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舌淡紅,苔白膩,脈沉細而滑。
分析:脾胃虛弱,中氣不運,不能化生精微變爲氣血,濡養機體,則見神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脣舌色淡。脾胃虛弱,運納失職,乳食積滯,氣機不暢,故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上則嘔吐酸餿乳食,下則大便溏薄酸臭夾不消化物。胃不和則臥不安。苔白膩,脈沉細而滑,皆爲脾虛夾積之所致。
治法:健脾助運,消補兼施。
方藥:健脾丸加減。常用藥:黨蔘、白朮健脾益氣,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導滯,枳實、陳皮理氣消脹,虛實兼顧,消補並施。苔膩、納呆,加藿香、砂仁化溼醒脾;舌淡、腹脹、便溏,加炮姜、厚朴、蒼朮溫中運脾。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劑
1.王氏保赤丸每服1/3-1支,1日2-3次。用於乳食內積證。
2.枳實導滯丸每服2-3g,1日2-3次。用於食積重且化熱便祕者。
3.小兒香橘丹每服2-3g,1日2-3次。用於脾虛夾積證。
4.小兒健脾丸每服2-3g,1日2—3次。用於脾虛夾積證。
二、單方驗方
1.炙雞內金30g,研細末。每次1g,每日2-3次,開水沖服。用於乳食內積證。
2.炒黑白醜、炙雞內金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0.5—1s,每日2次,開水沖服。用於乳食內積便祕者。
三、藥物外治
1.玄明粉3g,胡椒粉0.5g,共研細末。填人臍中,外蓋油布或油紙,覆蓋消毒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用於食積較重之實證。
2.炒大黃30g,芒硝20g,研粗末。混和裝入布袋,外敷患兒臍腹部。用於食積腹脹腹痛便祕者。
3.酒糟100g,入鍋內炒熱,分2次裝袋,交替放腹部熱熨,每日1次,每次2—3小時。用於脾虛夾積者。
四、飲食療法
1.白蘿蔔500g,切成細絲擠出汁,燉熱後內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於食肉過多而致的食積。
2.檳榔l0g,金橘3只。二味打碎入鍋,水煎20分鐘,取汁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數次,代茶飲。用於小兒食積兼有氣滯者。
五、推拿療法
推揉板門100次,清大腸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陰陽50次,摩腹2分鐘,揉按足三裏100次,推七節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乳食內積者,加掐四縫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縫。脾虛夾積者,加補脾土100次,運水人土100次。
[預防護理]
一、預防
1.提倡母乳餵養,乳食宜定時定量,不應過飢過飽。食品宜新鮮清潔,不應過食生冷、肥膩之物。
2.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添加相適應的輔助食品,不應偏食、雜食,合理餵養。
3.平時應保持大便通暢,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二、護理
1.飲食、起居有時,不吃零食,糾正偏食,少吃甜食,更不要亂服滋補品。
2.嘔吐者可暫禁食3-6小時,或給予生薑汁數滴,加少許糖水飲服。腹脹者揉摩腹部。可用粟米飯焦鍋巴,研細粉。每次5—log,每日2次,用糖開水衝調服,有助運消食之功。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小兒食不可過飽,飽則傷脾,脾傷不能磨消於食,令小兒四肢沉重,身體苦熱,面黃腹大是也。”
《醫宗金鑑·幼科心法要訣》:“夫乳與食,小兒資以養生者也。胃主納受,脾主運化,乳貴有時,食貴有節,可免積滯之患。若父母過愛,乳食無度,則宿滯不消而疾成矣。”
《幼幼集成·食積證治》:“夫飲食之積,必用消導。消者,散其積也;導者,行其氣也。脾虛不運則氣不流行,氣不流行則停滯而爲積。或作瀉痢,或作痞,以致飲食減少,五臟無所資稟,血氣日愈虛衰,因而危困者多矣,故必消而導之……若積因脾虛,不能健運藥力者,或消補並行,或補多消少,或先補後消,潔古所謂養正而積自除。故前人破滯消堅之藥,必假參術贊助成功。”
[現代研究]
張介安,蔡根興.消食散治療小兒食滯1000例.遼寧中醫雜誌1982;6(8):15
用消食散(厚朴、茯苓、陳皮、廣木香、檳榔、神曲、谷芽、麥芽、石斛、燈心)加減治療小兒食滯1000例。兼有風寒加蘇葉、荊芥;兼有風熱加金銀花、連翹;兼有暑溼加藿香、佩蘭、香薷;食滯發熱加生石膏、連翹;脾虛食滯去厚朴、檳榔,加人蔘、白朮、蓮子.結果:痊癒914例,好轉57例,無效29例。1—3天治癒569例,4—7天治癒290例,8天以上治癒112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