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不孕症 重在調節腎陰陽 以月經

時間: 2011-11-05

中醫治療不孕症 重在調節腎陰陽  以月經不調或黃體功能不足爲主導因素的不孕症,中醫在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通過中藥進行調經促排卵的週期治療就可以達到受孕的目的。
  辨證論治  中醫學對受孕的生理過程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靈樞・決氣篇》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認爲腎精是機體生殖起源的基本物質,即所謂受精結胎,陰主成形,陽主生化,胎孕乃成。胎孕的形成,男女雙方又都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女科正宗・廣嗣總論》曰:“男精壯而女經調,有子之道也。”“女經調”指女子月經週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均要正常。任何原因導致的月經不調都反映了衝任失調,從而影響受孕。同時受孕還要掌握一定的時機。  中醫學對不孕治療的看法爲,“種子必先調經,經調自易成孕”,在治療中要始終遵循一個基本原則:調理月經。月經失調因衝任失調,衝任失調多因腎氣不足,肝氣鬱結,所以在治療上注重益腎、舒肝、養血。補肝腎就是調衝任。補先天之真陰,益後天之化源,達到氣血充足,衝任調和,月經自然以時而下。  《景嶽全書・陰陽篇》曰:“陰中復有陽,陽中復有陰”、“陰陽之道,本貴和平,則氣令調而萬物生,此造化生成之理也”,體現了“腎之陰陽,相生互濟爲用”的整體觀點。反之腎陰、腎陽消長轉化失常則卵巢功能失調出現排卵障礙,如腎氣虧損、命門火衰、腎陰不足、精血虧虛、胞宮失養皆不能攝精受孕。臨牀表現爲無排卵月經失調,或黃體功能不健的不孕症。又據“陰生於陽,陽生於陰”,“陰陽互濟”理論,通過補腎以燮理陰陽,將失去動態平衡的內分泌功能調節到“陰平陽泌”,“以平爲期”的平衡狀態。  因此,腎陰腎陽消長失衡是本病的病機關鍵,調節腎陰腎陽的消長轉化,就抓住了治療本病的根本。通過調整腎陰腎陽之偏盛偏衰,使陰陽二氣達到相對消長平衡的狀態。腎精旺盛,腎陰充實,促進天癸、衝任、氣血的功能,卵巢才能溫煦生化出成熟的卵泡,逐步恢復和建立週期排卵以達到受孕之目的。另《素問・舉痛論》曰:“百病生於氣也。”病久多伴有情志抑鬱,肝氣不舒,氣機失常則機體發生病理變化,因此治療女性不孕症一定要着重疏肝調氣。
  推薦經方  卵泡湯(月經第1~7天內服用)  組成:柴胡6g,赤芍10g,白芍10g,澤蘭10g,益母草10g,香附10g,雞血藤10g,懷牛膝10g,女貞子10g,覆盆子10g,菟絲子10g,枸杞子10g,仙靈脾10g,肉蓯蓉10g,巴戟天10g,青皮6g,陳皮6g,炙甘草6g。  治則:滋腎疏肝,養血調經。  方解: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氣解鬱;赤芍通經行血,白芍斂陰柔肝,二芍合用有推陳致新而調經的作用;雞血藤補血活血,疏通經脈,與益母草相伍調經,並化瘀生新;澤蘭入厥陰肝經血分,疏肝氣以和營血;牛膝引藥下行,走而能補,既能益肝腎又可強筋骨,使氣血得以暢行;女貞子、覆盆子、枸杞子、菟絲子滋補肝腎之陰;仙靈脾、肉蓯蓉、巴戟天溫補腎陽,溫煦化生;陳皮、甘草健脾調和諸藥。以上諸藥意在補肝腎之精,舒肝腎之鬱,促進卵泡之發育。  排卵湯(月經第10~17天內服用)  組成:當歸12g,熟地12g,黨蔘15g,黃芪30g,炒白朮10g,白芍10g,益母草15g,石楠葉12g,紫石英12g,香附10g,女貞子10g,覆盆子10g,菟絲子10g,枸杞子10g,仙靈脾10g,肉蓯蓉10g,巴戟天10g,青皮6g,陳皮6g,炙甘草6g。  治則:溫腎養血,調經促排。  方解:當歸、熟地、白芍養血柔肝益精;黨蔘、黃芪、炒白朮健脾補氣生血;益母草養血活血,疏通經脈;石楠葉、紫石英益肝補腎,暖胞宮,促性腺成熟與卵泡發育;香附通三焦之氣;女貞子、覆盆子、枸杞子、菟絲子滋補肝腎之陰;仙靈脾、肉蓯蓉、巴戟天溫補腎陽,溫煦化生;青皮理肝氣;陳皮、甘草健脾益氣、調和諸藥。以上諸藥意在調整腎陰腎陽、衝任氣血,以奏調理衝任蘊育排卵之效。  黃體湯(月經第20~27天內服用)  組成:黨蔘15g,黃芪30g,熟地10g,山藥12g,炒白朮12g,白芍12g,寄生12g,菟絲子12g,川斷12g,杜仲12g,苧麻根10g,椿根皮10g,石蓮肉10g,芡實12g,山萸肉10g,陳皮6g,炙甘草6g。  治則:健脾補腎,安衝固胎。  方解:黨蔘、黃芪、山藥、白朮健脾補氣以養血;熟地、白芍養血益精以助胎元;寄生、菟絲子固腎安胎;川斷、杜仲強陰益腎固胎氣;椿根皮、苧麻根收澀固衝任;山萸肉泌精氣,補腎陰;石蓮子、山藥、芡實補任脈之虛,補脾益腎固衝。以上諸藥意在養血益精、固攝胎元,培育長養,在培育黃體同時率先保胎安胎。
  以上三方隨證加減:腎陽虛加補骨脂10g,鹿角霜10g;腎陰虛加女貞子10g,旱蓮草10g,枸杞子10g,桑葚子10g,山萸肉10g,生地10g;血虛加當歸10g,首烏12g,阿膠10g(烊化),熟地10g;氣虛加生黃芪10g,黨蔘10g,白朮6g,山藥10g;陰虛血熱加地骨皮10g,丹皮10g,生地12g;陰虛內熱加青蒿10g,地骨皮10g,生地12g,元參10g,知母6g,黃柏6g;瘀血加桃仁6g,紅花10g,當歸尾10g,茜草10g,三棱10g,莪術10g,水蛭6g;痛經加延胡索6g,川楝子6g,烏藥6g;肥胖有痰加茯苓12g,清半夏10g,陳皮10g;腹寒肢冷加桂枝10g(或肉桂3g),吳茱萸6g,小茴香10g;溼熱帶下加炒知母6g,炒黃柏6g,椿根皮10g;溼熱腹痛加紅藤12g,敗醬草12g,蒲公英10g等。
  
下一篇:吃絲瓜 調月經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4-09-20
寒熱夾雜、陰虛內熱、陰陽兩虛。病是一天一天累積得的,去病也要有耐心,如此複雜的健康狀況不太可能一朝一夕好轉。首先治標服用21金維他、鈣片加硫酸亞鐵,以改善因缺乏各種營養物質而出現的各種不舒服的症狀,同時調整脾胃採用極安全方:炙甘草、生甘草、苦瓜各10克煎水每日一劑一個月一個療程簡單經濟,長期服用無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