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現代婦科專家發表急性乳腺炎

時間: 2012-08-10

寧鄉現代婦科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是引起產後發熱的原因之一,最常見於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而哺乳的開始最爲常見。

    
      腺炎以初產婦多見。多發生於產後哺乳期的乳汁淤滯,或乳頭被嬰兒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主要爲金黃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時治療控制,易形成乳房膿腫。本病屬於中醫“乳癰”範疇,多因情志不舒,肝鬱胃熱所致。

  臨牀表現.因乳汁淤滯所致者,乳房腫脹疼痛,並有界線不清的硬塊,乳汁排出不暢,皮色或紅或白,伴有發熱惡寒,飲食納呆,乏力等症。

  .炎症浸潤期:乳房增大,紅腫脹痛,局部觸摸有熱、硬感,壓痛。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疼痛,伴有高熱、寒戰等中毒症狀。

  .膿腫期:乳房腫處呈持續狀啄痛,如膿腫表淺,可摸到波動感。但深部的膿腫或較肥大的乳房,常不易摸到波動感,須行局麻穿刺方可診有無膿腫形成。並伴有高熱不退等症。

    急性乳腺炎主要分:1.早期:急性乳腺炎在開始時患者乳房脹滿,疼痛,哺乳時更甚、乳汁分泌不暢,乳房腫塊或有或無,皮膚微紅或不紅,或伴有全身不適,食慾欠佳,胸悶煩躁等。
    2.化膿期:局部乳房變硬,腫塊逐漸增大,此時可伴高燒、寒戰、全身無力、大便乾燥、脈搏加快、同側淋巴結腫大、白細胞增高,常可在4-5日形成膿腫,可出現乳房跳痛,局部皮膚紅腫透亮,腫塊中央變軟,按之有波動感,若爲乳房深部膿腫,可出現全乳房腫脹,疼痛,高熱,但局部皮膚紅腫及波動不明顯,有時一個乳房內可同時或先後存在數個膿腔。
    3.潰後期:淺表的膿腫常可穿破皮膚,形成潰爛或乳汁自創口處溢出而形成乳漏。較深部的膿腫,可穿向乳房和胸大肌間的脂肪,形成乳房後位膿腫,嚴重者可發生膿毒敗血症。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病症,一般爲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見於初產婦的哺乳期。細菌可自乳頭破損或皸裂處侵入,亦可直接侵入乳管,進而擴散至乳腺實質。一般來講,急性乳腺炎病程較短,預後良好,但若治療不當,也會使病程遷延,甚至可併發全身性化膿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中醫稱之爲“乳癰”。

    急性乳腺炎在開始時患側乳房脹滿、疼痛,哺乳時尤甚,乳汁分泌不暢,乳房結塊或有或無,全身症狀可不明顯,或伴有全身不適,食慾欠佳,胸悶煩躁等。然後,局部乳房變硬,腫塊逐漸增大,此時可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高燒、寒戰、全身無力、大便乾燥等。常可在 4~5日內形成膿腫,可出現乳房搏動性疼痛,局部皮膚紅腫,透亮。成膿時腫塊中央變軟,按之有波動感。若爲乳房深部膿腫,可出現全乳房腫脹、疼痛,高熱,但局部皮膚紅腫及波動不明顯,需經穿刺方可明確診斷。有時膿腫可有數個,或先後不同時期形成,可穿破皮膚,或穿入乳管,使膿液從乳頭溢出。破潰出膿後,膿液引流通暢,可腫消痛減而愈。若治療不善,失時失當,膿腫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鬆結締組織,形成乳房後膿腫;或乳汁自創口處溢出而形成乳漏;嚴重者可發生膿毒敗血症。急性乳腺炎常伴有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增加。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