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的飲食、運動干預

時間: 2012-06-28

一、概述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脊椎及其附屬組織的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到眼、肺、心血管,腎臟等多個臟器。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爲3‰,多見於15~35歲的青年男性。症狀常以膝、髖、骶髂關節疼痛爲始,逐漸蔓延,上至枕骨,下至足跟。每遇寒冷、勞累、感染、外傷、飲食不節、接觸放射性物質等因素即加重病情。因反覆疼痛,可導致脊柱前後左右不能屈伸、轉側,重者畸形而致殘[郭劍華,馬善治,塗燕兵.綜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七聯法[J].實用中醫藥雜誌.2006,22(9):575-576.]。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發病機理未明,國內外文獻報道與遺傳因素有關,多發生於HLA-B27陽性者。克雷白桿菌、志賀桿菌及耶爾森菌等引起的腸道感染是AS及反應性關節炎的主要誘發因子。AS與克雷白桿菌感染密切相關,AS患者的糞便克雷自桿菌檢出率明顯高於對照組,且細菌陽性撿出率與AS的發病及病情括動密切相關。
       因此,普及AS有關的醫學知識,提高對飲食衛生重要性的認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和控制腸道的感染對減少AS的發生和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由於本病破壞性大,致殘率高.加上所處的年齡階段特殊,承擔的社會工作及面臨的婚姻家庭等具體問題,使患者思想壓力大,過多的考慮病情的嚴重性和治療的轉歸,常表現爲焦躁、緊張、悲觀、恐懼等異常情緒,容易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我國曆代醫家對類似“強脊炎”症狀的病名記載有“龜背風”、“竹節風”、“骨痹”、“趕痹”、“頑痹、“腎痹”等,焦樹德教授還提出了“侗浴薄按篳汀鋇母拍睢!噸謝嗣窆埠凸幸攪俅艙鍃剖跤鎩酚1997年將“強脊炎”定名爲脊痹。認爲本病是以腎虛爲先,寒邪深入骨髓,氣血凝滯,脊柱失去溫煦所致。如《素問・痹論》篇雲:“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又如《素問・長刺節論》說:“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

二、飲食調理
1、飲食宜忌

       AS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常伴有厭食、消瘦、乏力、貧血等,加上各種治療及功能鍛鍊,體力消耗較大,首先要保證足夠的營養,如高蛋白、高纖維素、富含鈣和鐵易消化的食物,飲食宜多樣化,保持營養均衡,同時要注意飯菜的色、香、味,以增加食慾,爲各種治療及康復鍛鍊打下物質基礎。
       AS應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肉等。亦可將黃芪、熟地、當歸、枸杞子等藥與肉等食物同煮來作爲食療(吃肉喝湯)等,比如黑木耳燉雞、黃芩燉雞、豬腰煮杜仲等補氣、養血祛風除溼通絡之品;
       AS爲氣血虛弱,榮衛不和,外邪乘虛而入所致。故應多食一些滋補之品,可將大棗、蓮子、山藥、桂圓等熬粥飲用。平時飲食宜富含營養、清淡,多喝水和果汁,以補充體液和維生素。如發熱導致大便祕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可用綠豆熬成湯,少量多次飲用,以起清熱作用,同時可選擇西瓜、籽瓜、香蕉等,以清熱、通便和利尿;[郭雪梅.中醫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8例護理體會[J].甘肅中醫.2004,17(9):41-42.]
       AS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生冷等食物。宜姜等溫熱性食物,以利於溫通血脈、散寒止痛;
       AS提倡低糖飲食,低糖飲食有助於AS臨牀症狀的緩解和血清IgA水平的降低。其機理推測爲AS的觸發及活動與腸道中的細菌如克雷佰菌、埃希氏桿菌等密切相關,而飲食中的糖是這些細菌生長繁殖的必須營養成份。[李小娥,陸豔霞.健康指導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03,l9(l):1620.]
2、藥膳示例[ 胡獻國.七則肋間神經痛的飲食療法[J].醫食參考.2009,(9):50.]
田七丹蔘燉墨魚
       田七、丹蔘、佛手各10克,鮮墨魚400克,調味品適量。將諸藥擇淨,田七烘乾,打成細粉;丹蔘、佛手潤透切片;墨魚洗淨。去墨魚黑膜,切塊;姜拍鬆.蔥切段。墨魚、佛手、丹蔘、田七放入燉鍋內,加入料酒、姜、蔥、鹽等。注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燉熟即成,每日一劑。可滋陰補血,通絡止痛。
白芍鬱金煲蛤蜊
       白芍、白朮、鬱金、佛手各10g,蛤蜊300g,西蘭花50g,蛤蜊洗淨切片:西蘭花洗淨撕成小花朵;薑切片,蔥切段。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至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隨即加入蛤蜊肉、鹽、料酒和白芍、白朮、鬱金片、佛手,注入清水400毫升燒沸,加入西蘭花,文火煲30分鐘即成,每日1劑。可疏肝行氣,緩急止痛。
活血黑壺湯
       丹蔘、紅花、桃仁、陳皮各10克,黑豆150克,豬瘦肉250克。紅蘿蔔250克,調味品適量。將丹蔘洗淨,切片;陳皮洗淨,切絲;紅花、桃仁洗淨;豬肉洗淨,切塊;蘿蔔洗淨,切塊;黑豆擇淨;薑切片,蔥切段待用。將豬肉、蘿蔔、黑豆、丹蔘、紅花、陳皮、姜、蔥、鹽,同放燉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每日1劑,佐餐食用。可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紅花拌萵苣
       紅花10克,萵苣250克,海帶150克,雞肉250克,調味品適量。將紅花洗淨,放入碗內,加水50毫升,在蒸籠內蒸20分鐘待用。萵苣去皮,切細絲擠幹水分;海帶洗淨用沸水蒸煮切成細絲;雞肉洗淨煮熟切成細絲;姜切絲,蔥切絲。萵苣、雞肉絲、海帶絲、紅花同放盆內加入姜、蔥、鹽、醋、醬油、白糖、芝麻油,拌勻即成,每日1劑。可利五臟,通經脈。
丹蔘紅花燒豆腐
       丹蔘、紅花各10克,豆腐500克,調味品適量。將丹蔘、紅花洗淨,豆腐用水煮透,瀝乾水分,切成小塊;薑切片、蔥切段。素油放在炒鍋內,加熱至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隨即加入豆腐、丹蔘、紅花,加少許水,煮5分鐘下溼澱粉勾芡即成.每日1劑。可活血通經,益氣和中。
紅花拌三絲
       紅花10克,黃瓜250克,蘆筍100克,萵苣100克,調味品適量。紅花洗淨裝入碗內。加少許水置鍋中蒸10分鐘待用。黃瓜去皮,洗淨,切絲:蘆筍洗淨,用沸水焯熟,切細絲:萵苣去皮,切絲,去汁液;姜、蔥切絲待用。黃瓜、蘆筍、萵苣、紅花(帶汁液)、姜、蔥、醬油、醋、鹽、白糖,放入盆內拌勻,加入芝麻油即成。每日1劑。可活血涼血,祛瘀通經。
丹蔘蒸白鵝
       丹蔘、甘草、白芍、佛手、當歸各10克。白鵝肉500克,調味品適量。將諸藥擇淨。潤透切片;白鵝肉洗淨,用沸水焯去血水,瀝乾水分;薑切片、蔥切段。白鵝肉放在蒸盆內,抹上醬油、料酒、鹽。放入姜、蔥,把丹蔘、甘草、白芍、佛手、當歸片,放在白鵝肉上,注入清水200毫升。蒸盆置蒸籠內,武火蒸45分鐘即成,每日1劑。可活血祛瘀,補氣行氣。

三、起居養生[郭劍華,馬善治,塗燕兵.綜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七聯法[J].實用中醫藥雜誌.2006,22(9):575-576.]
       強直性脊柱炎發展緩慢,發作和緩解交替進行,病程可達數年乃至數十年。90%的患者治療後可以擁有較好的生活質量,預後良好,一般不影響壽命。要鼓勵患者及其家屬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精神,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同疾病作長期的鬥爭。
1、心理指導:大部分AS患者由於長期遭受疾病折磨,均不同程度存在憂慮不安、悲觀失望、治療缺乏信心等消極情緒。應關心、體貼患者,並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使其瞭解疾病的過程、特點和預後,認識綜合治療的意義及其長期性,鼓勵他們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他們能主動參與各種治療,與醫護人員合作,共同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能最大限度延緩病程、改善關節功能的綜合治療方法。
2、規範日常起居姿勢:AS患者的病情有進行性、反覆發作加重的傾向,AS的危害在於可形成脊柱及外周關節鈣化、骨化而致殘。保持正確的日常起居姿勢是預防AS患者脊柱及外周關節畸形的措施之一。強調AS患者睡硬板牀,取仰臥位或俯臥位睡覺,或每天堅持早晚各俯臥30分鐘,以利於預防脊柱及髖關節變形。枕低枕或不枕枕頭,可減少頸椎前彎。如腰椎弧度已消失或僵直可平臥時背部墊一小枕,以防止脊柱形成後畸形。
       AS患者行走時儘量挺直腰板,兩肩放平,頭要擺正;站立時儘量收腹挺胸,兩目平視;坐位時坐直背靠椅背,不能久坐沙發、軟椅、矮凳,儘量不坐躺椅;臥位時應睡硬板牀,鋪上4-5cm厚的軟墊,不用枕頭或用薄枕頭,可減少頸椎前彎。對腰椎曲度消失或強直者平臥時在腰部墊一小枕頭,禁止睡軟牀墊。睡姿宜仰臥或俯臥,避免屈曲側臥,以保持腰、頸部的生理曲度,防止脊柱及髖關節變形。
禁止睡席夢思牀墊及捲曲側臥。行走、站立、或坐位均注意挺胸收腹,不坐躺椅,以助於保持軀體的平直。經過指導訓練1年後,AS患者的關節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或保持相對穩定。
3、急性期的指導:AS急性期是容易緻畸的危險階段。在急性期間往往爲了避免疼痛不敢活動,使關節處於被動位置,易加重關節的僵直。急性期間指導患者以臥牀休息爲主,每日每次俯臥位由30分鐘增至2小時,防止脊柱彎曲至畸形,且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適量關節活動。急性期各種活動宜在牀上進行,以避免關節再創傷。必要時可用夾板短期固定,但每日應卸下夾板幾次,以進行適量關節活動。
4、急性期,特別是疼痛較重的患者應注意臥牀休息,伴有血沉增高的患者先不做熱療,其原因是避免加重關節腫脹和疼痛,急性期過後即應進行物理治療。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加快病人的康復。在進行物理治療期間,儘量避免過飢過飽上機,防止低血糖的發生。爲防體力過度消耗,每天選作3~4種理療爲宜,最多不超過4種。兩種理療間隔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避免其發生相互拮抗作用。[呂紅,羅榮珍,馮進蓮.青年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康復的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2):202-203.]

四、康復運動
       以下幾種功能鍛鍊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1、功能鍛鍊每天早起進行功能鍛鍊,方法:(1)牀上伸展運動。仰臥位,雙臂上伸過頭,向手指、腳趾兩個方向伸展、放鬆,反覆幾次。(2)膝胸運動。仰臥位,雙足着牀板,屈膝,擡起一膝慢慢向胸部方向屈曲,雙手抱膝拉向胸前,回覆到原位,雙膝重複2~3次。(3)貓背運動。趴跪如貓狀,低頭儘量放鬆,同時拱背如弓狀,直至拉伸滿意爲止,反覆幾次。(4)腹部運動。仰臥位,屈膝,雙足着牀,雙臂置身旁,頭肩一起慢慢擡高,以至雙手觸膝,堅持5s,放鬆,反覆幾次。(5)轉體運動。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叉腰,髖部不動,做上身左右轉體動作。(6)轉頸運動。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頭部左右緩慢轉動至最大幅度。(7)擴胸運動。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雙肘關節屈曲90°,雙上肢儘量往後運動。上述功能鍛鍊方法應注意:以下肢微熱不疲勞爲度,每次時間因人而異,每天早晚進行鍛鍊,自動爲主,被動爲輔,動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漸進,貴在堅持。
2、強直性脊椎炎的康復運動:運動活動範圍包括頸椎、胸椎及腰椎。運動前應儘量放鬆全身肌肉,運動過程中做到循序漸進,因人而異,避免過度運動而傷及正常軟組織。
①深呼吸運動:緩慢深吸氣,屏氣維持3-5秒,再慢慢呼出,如在吸氣時以手或毛巾加阻力於上腹部,更能鍛鍊吸氣的肌肉。
②骨盆傾斜運動:平躺,兩膝彎屈。收縮腹肌使下背貼於牀面,維持10秒,然後放鬆。
③拱橋運動:仰臥屈膝,雙手置身體兩側。儘量擡高臀部使其離開牀面,維持5秒慢慢放下。
④脊椎旋轉運動:仰臥屈膝,雙手上舉。兩手臂儘量向左轉,兩膝儘量向右轉,使脊柱儘量旋轉並維持10秒,休息後做另一側。此運動可旋轉胸椎及腰椎。
⑤等長收縮式仰臥起坐:仰臥屈膝,手臂平放身體兩旁,腹部用力使頭部離開地面,維持5秒,然後慢慢躺下。
⑥等張收縮式仰臥起坐:同上,但腹部用力時頭與肩部均離開地面,再慢慢躺下。力量較好者可將兩手置耳後。
⑦脊柱屈伸運動:以雙手及雙膝支撐身體,儘量將頭頸部向下彎曲,背部拱起,維持10秒;頭頸部儘量上擡,背部下凹,維持10秒。
3、功能鍛鍊每日進行脊柱及髖關節的屈曲與伸展鍛鍊2次。①擴胸運動,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擴胸訓練;②頸椎活動:緩慢做左右側屈、前屈、後伸、旋轉活動;③腰椎活動:站立位彎腰、左右旋轉、後伸、臥位三點式、五點式挺腰和飛燕式鍛鍊;④下蹲活動:屈髖、屈膝下蹲,站起鍛鍊。活動量以不引起第二天關節症狀加重爲限,活動前應先按摩鬆解椎旁肌肉,可減輕疼痛,防止肌肉損傷。也可配合水療、超短波等物理治療[呂紅,羅榮珍,馮進蓮.青年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康復的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2):202-203.]。
4、功能鍛練:①飛燕點水法:患者俯臥位,將頭、上肢、下肢向後向上翹起,讓腰部呈“凹”弧形。②雙手抱膝滾動法:患者平臥於牀上,雙手交叉抱緊兩膝進行起臥鍛練。
       另外,囑患者背腰部免遭風寒溼邪的侵襲。

五、推拿、按摩、艾灸等外治
1、點按分推[郭劍華,馬善治,塗燕兵.綜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七聯法[J].實用中醫藥雜誌.2006,22(9):575-576.]
       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術者採用掖、揉法放鬆腰背部肌肉後,以單手食、中二指從胸椎向骶椎方向點按兩側夾脊穴,反覆做5~7遍。或以左、右手拇指相疊,從大椎至骶椎,按壓一側華佗夾脊穴5~7遍,兩側交替進行。分推手法是以兩手大魚際按壓在脊柱兩側夾脊穴上,從上向下分推兩側豎脊肌,直到骶椎兩旁,反覆操作5~7遍,再將雙手呈扇形向兩側背肋間、腰臀間分推,反覆做5~7遍。最後用空掌從上向下輕輕叩擊督脈1-3遍以結束手法。每日1次,l0次爲一療程。
2、督脈灸
       施灸方法:患者俯臥位,術者用75%酒精沿脊柱從大椎至骶尾椎常規消毒。以生薑汁塗抹在從大椎到長強的督脈上,再將督灸粉(斑蝥0.5g、麝香粉0.5g、羌活5g、獨活5g、冰片0.5g、石菖蒲5g、蒼朮5g)均勻地灑在塗生薑汁的督脈上,在其表面上放置寬4cm、厚2cm的生薑泥,長度從大椎到長強。再用手指將生薑泥表面按壓一縱向凹槽,將艾絨搓成食指中節粗細的艾條,放置在生薑泥的凹槽內,分別點燃兩端及中點,艾絨燃盡後,將灰燼壓緊,再放置第2條艾絨,反覆3次。完畢後除去生薑泥,用溫熱毛巾輕輕擦拭督脈部位皮膚。46h後會在督脈處出現水泡,注意保護以免破潰,第2天用消毒針頭沿水泡下緣平刺,泡液自然流出,用消毒幹棉球按壓乾淨後,再以消毒敷料覆蓋。每月施灸1次,3次爲一療程。中醫認爲該病的發生與腦、腎和督脈有關。病在脊柱屬督脈,督脈起於胞中,行於脊裏,上通於腦,並與腎相絡,與六陽經相會,統帥一身陽氣。“強脊炎”的病位在肌腱與骨膜附着點,累及筋骨。腎主骨,肝主筋,筋骨之病乃肝腎之病。。腎主精,肝主血,肝腎同源,精血互化,互爲補充,這種相互爲用的關係又受大腦的調控。“強脊炎”的發病機理,主要是因腎與督脈陽氣衰弱不能溫煦腰脊,肝腎精血虧虛不能濡養筋骨,風寒溼諸邪乘虛侵襲腰部而成。現代病理機制主要是β-內啡肽含量降低,免疫和內分泌機能紊亂,引起脊柱僵硬、疼痛,不能屈伸和轉側,功能受限。
       “督脈灸”依據中醫學的臟腑經絡理論,突出“治病求本”和“整體調治”,遵循“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治療原則,以“強脊炎”的病位爲治療靶點,進行局部治療,達到溫腎壯陽、行氣破淤、拔毒散結、祛寒利溼、通督止痛目的。“督脈灸”能激發機體識別疾病和抗禦疾病的能力,調動自身的內在因素消除炎性反應,改善血管的滲透性,對該病有很好的療效,督脈灸安全可靠,並無不良反應,避免了藥物的毒副作用。施用“督脈灸”後對灸瘡不能沾水,不宜塗
3、艾灸用隔姜灸[李宏.功能鍛鍊配合艾灸治療改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功能的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155.]
       取穴:阿是穴(督脈上的壓痛點)和胸、腰段夾脊穴。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3cm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薑片放在所取穴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爲度,每日1次,30天爲一療程。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注意事項:不能在很飽或很餓的時候灸,灸完後不要碰太涼的東西,不要吹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