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速效治療

時間: 2013-08-01

董氏奇穴原書,原僅有穴位部份,而無治療學。本編之治療學,系筆者追隨董師學習多年,並綜合個人臨牀七餘萬人次之經驗整理編寫而成。其臨牀效果,多經驗證。值得廣泛發揮應用。
第一章◎頭面頸項
一、頭部
(一)頭痛:
1.針側三裏、側下三裏,並針腎關,留針四十五分鐘;輕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發。
2.補靈骨,立可緩和疼痛。
3.背部五嶺穴點刺,亦可立止頭痛。
(二)偏頭痛:
1.針側三裏、側下三裏,效果甚佳。
2.針中九里(風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針點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陽穴部位疼痛,針門金效果甚佳。
(三)後頭痛:
1.沖霄放血,立止疼痛。
2.針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頭痛:
1.針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點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頭暈:
1.血壓高的頭暈,先在背部五嶺穴點刺放血,再針火硬,立降血壓,並止暈眩。
2.腦貧血的頭暈,針通關、通山、通天。
(六)腦神經不清:
1.針正會,鎮靜,再在三重穴放血。
2.針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腦膜炎:
1.三重、用倒馬針法。
2.四花外點刺,再針正筋。
(八)腦瘤:
1.先針州昆、州侖、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馬針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腦骨腫大:
1.針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腦積水:
1.針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
(一)視力模糊:(視物不清)
1.高血壓引起的眼花,五嶺穴放血。再針下三皇。
(二)偷針眼:
1.針靈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點刺出血少許,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
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後肝俞點刺出血少許,效果亦佳。
3.加針上白穴。效果更佳。
4.背部五嶺穴點刺。
5.駟馬穴。
(四)目乾澀:
1.針明黃有效。
2.配復溜(光明)效更佳。
(五)兩眼睜不開:
1.針叉三、火菊,即可睜開。
2.針光明、人皇。
(六)沙眼:
1.臉骨皮上的紅點,用針點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視線模糊(視四指如五指):
1.針明黃,留針,捻轉即愈。加針復溜,效更佳。
(八)散光:
1.針中白有效。
(九)眼球歪斜:
1.針下三皇,極有效。
(十)眉棱骨痛:
1.針火菊特效。
(十一)白內障:
1.針下三皇,長期治療有卓效。
2.腎關、光明。
(十二)夜盲:
1.針夜盲穴特效。
(十三)見風流淚:
1.針木穴特效。
2.針下三皇,效果亦佳。
3.久年老病,可於三重穴先行點刺。
(十四)眼跳:
1.針側三裏、側下三裏、腎關。
2.針風市、復溜。
(十五)青光眼:
1.針下三皇、光明,有卓效。
三、鼻疾病
※鼻部各病,駟馬穴皆有特效。
(一)鼻幹:
1.針駟馬穴。
(二)鼻塞:
1.感冒鼻塞、針肩中,有卓效。
2.側三裏留針半小時,亦有效。
3.針門金亦有效,
(三)鼻膜炎(含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1,駟馬、通天、通關。
(四)酒渣鼻(鼻頭紅暈):
1.正本用三棱針或七星針點刺出血,三四次即愈。
2.背部脾俞、胃俞點刺出血亦有卓效。
(五)鼻衄(鼻出血):
1.針肩中立止。
四、耳疾病
(一)中耳炎:
1.外踝四周散刺出血。
(二)耳痛:
1.三重、四花外,同時點刺出血。
(三)耳內脹:
1.曲陵,中白,留針半小時。
(四)耳鳴:
1.瀉駟馬,補腎關,可即停止。
2.曲陵用瀉法,再補明黃,亦可停止。
3.針駟馬,無名穴放血。
4.駟馬、腎關。
5.中九里。
(五)聾啞:
1.先三重放血,再駟馬穴六針同下。
2.總樞穴點刺出血。
五、口舌齒疾病:
(一)下頜骨痛(口不能張):
1.針火硬,配解溪效果更佳。
2.耳背點刺。
(二)口眼歪斜:
1.四花外點刺,再針側三裏,側下三裏。
2.三重點刺,再針駟馬、通腎。
(三)舌強難言(中風失語):
1.針肩中、配商丘更佳。
(四)舌下腫:
1.針側三裏、側下三裏有效。(可於金津、玉液點刺出血效果更佳)
(五)口內生瘤:
1.四花中點刺、針四花上。
(六)牙痛:
1.針靈骨,交刺側三裏,側下三裏。
2.針四花外亦有效。
六、顏面疾病
(一)顏面神經抽掣:
1.針側三裏,側下三裏及中九里(風市)有效。
2.面部神經緊張一駟馬。
3.腕順一、二。
(二)面麻:
1.三重放血,針側三裏、側下三裏。
2.半面臉麻痹一風市、偶三裏。
(三)顴骨疼痛:
1.三重點刺出血。
2.針側三裏、側下三裏。
(四)三叉神經痛:
1.側三裏、側下三裏(外膝眼)。
七、咽喉疾病
(一)魚骨刺喉:
1.針足千金有特效。
(二)喉痛:
1.耳後青筋放血。
2.三重穴放血。
3.足千金放血。
l1、頸項疾病
(一)頸癧(瘰癧):
1.針三重、六完,取患側穴位非常有效。
2.三重放血,再針承扶、秩邊。效果極佳。
(二)大頸泡:
1.先於三重放血,再針側三裏,側下三裏。
2.針足千針,足五金。
(三)甲狀腺眼突:
1.駟馬。
(四)頸項皮膚病;
1.針肩中有效。
(五)項強:(頸痛)
1.針正筋、正宗立能轉側。
2.花骨一穴。
(六)痄腮(腮腺炎或耳下腺炎):
1.耳背放血。
(七)肩頸痛:
1.腎關上、髀關。
(八)落枕:
1.重子、重仙。
2.正筋、正宗。
3.木留。
第二章◎四肢軀幹
九、上肢疾病
(一)手指麻:
1.針腎關,復溜特效。
(二)食指痛:
1.針四花中穴特效。
2.五虎一特效。
(三)手痠:
1.針側三裏,側下三裏。
(四)中指(趾)麻:
1.針通關、通山。
(五)指關節痛:
1.針五虎一特效。
2.針人士。
(六)腕關節痛:
1.針側三裏,側下三裏特效。
(七)腱鞘炎:
1.五虎一特效。
(八)手臂不能舉:
1.針腎關特效(對側)。
2.針四花中亦特效(同側)。
3.針足千金,足五金效果亦佳。
4.花骨二穴。
(九)手痛不能握物;
1.針對側側三裏、側下三裏。
2.重子、重仙。
3.腎關。
(十)肩關節扭傷:
1.針法同手不能舉。
(十一)上臂痛:
1.針對側側三裏、六完有效。
2.再在對側上曲,用三棱針放血。
3.左臂痛,在膝眼下針即愈,四花中放血亦效。
(十二)肩凝:(五十肩)
1.針法同手臂不能舉。
2.針肩中亦有效。
(十三)肩痛:
1.針法同肩凝。
2。腎關、九里。
(十四)肩峯痛:(發腫)
1.通腎、通胃、通背。
2.九里、側下三裏。
(十五)肘關節痛;
1.針靈骨特效。
2.中九里亦效。
3.四花中特效。
(十六)手抽筋:
1.針對側火山。
(十七)兩手拘攣:
1.瀉曲陵、針腎關。
十、下肢疾病
(一)坐骨神經痛:
1.針靈骨、大白特效、
2.針鼻翼亦特效。
3.金林點刺亦佳。
4.委中青筋點刺特效。
(二)大腿痛:
1.針叉三特效。
2.金林點刺亦特效。
3.七裏、九里。
(三)腳抽筋:
L針正筋。
2.針次白。
(四)足跟痛
1.委中青筋點刺特效。
2.針五虎五。
(五)足酸難行:
1.針次白或委中青筋上放血。
(六)腿軟無力(兼心跳):
1.針肩中、通天特效。
2.針木枝亦佳。
(七)腳麻:
1.外駟馬。
2.再針對側肩中。
(八)趾麻:
1.針下三皇。
(九)腿冷痛:
1.雙鳳穴點刺出血。
2.再針通天,通胃。
(十)膝蓋冷痛:
1.針單側通天、通山。
2.肩中。
(十一)膝蓋痛:
1.針肩中有特效。
2.三金穴點刺對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3.中間亦有效。
4.膽穴。
5.心門。
(十二)踝扭傷:
1.委中點刺出血特效。
2.針五虎四。
3.針小節尤其特效。
(十三)腳痛不能履地:
1.針對側九里,下針即愈。
(十四)下腿風溼痛:
1.針對側九里。
(十五)腳痛:
1.背心穴及雙風穴點刺。
(十六)小腿脹痛(痠痛):
1.針次白特效。
2.針肩中亦佳。
3.精枝放血尤佳。
(十七)大趾生瘤:
1.針天皇,通腎。
(十八)兩腿痠:
1.刺背面穴出血即愈.
2.水通、水全。
3.對側之七裏、九里。
(十九)腳掌(背)痛:
1.五虎三、四。
(二十)腳趾痛:
1.五虎三。
十一、胸腹病
(二)胸腹側痛(壓痛):
1.針駟馬穴,倒馬針法。
(二)胸膜炎:
1.四花中點刺,再針駟馬穴。
(三)小腹側痛:
1.針駟馬、通天、通胃。
(四)肋膜炎(肋間神經痛):
1.針駟馬。
(五)腹中絞痛(絞腸痧):
1.腑巢二十三穴點刺。
(六)胸悶:
1.火山、火陵同時下針(禁用雙手)。
2.四花中點刺甚佳。
(七)少腹痛:
1.針門金,特效。
2.針肝門、曲陵針向下刺亦效。
(八)肚臍周圍痛及腰痛:
1.腕順一、二。
(九)大腸部脹痛:
1.針腸門。
2.針門金。
(十)腹脹:
1.針曲陵、門金。
2.腹脹痛,單針門金。
3.針靈骨、大白。
(十一)胸部打傷:
1.針駟馬穴。
2.四花中,外點刺亦佳。
(十二)胸腹部任脈線上痛:
1.針水相穴。
(十三)胸連背痛:
1.駟馬,然後承山。
2.腎關。
3.上白。
十二、腰背病
(一)背痛:
1.單背痛,針重子、重仙立止痛。
2.雙背痛,針正士、搏球。
3.針通天、通背亦有效。
4.針駟馬穴亦特效。
(二)背連下腿痛:
1.針馬快水,有卓效。
(三)肩背痛:
1.針重子、重仙特效。
2.針通腎、通胃、通背亦特效。
(四)背脊畸形:
1.明黃、其黃、通天,下針有效。
(五)脊椎肥大生芽(長骨刺):
1.委中點刺有卓效,配合針明黃更佳。
2.針九時,腕順一穴亦特效。
3.四花中、副(四花中、副又當削骨針用)。
(六)脊椎壓痛:
1.針同(五)。
(七)脊椎閃痛:
1.針正筋,搏球有效。
2.委中點刺有特效。
3.七裏、九里。
(八)腰痛:
1.水金、水通,有效。
2.二角明有效。(向外扎)
3.委中放血,亦有效。
4.針下三皇亦有效。
5.馬金水頗有效。
6.靈骨、大白亦極有效。
(九)腎虛腰痛:
1.針中白,配腕順一更佳。
2.水金、水通有效。
3.腎關配復溜亦極有效。
(十)閃腰岔氣:
1.針馬金水、水通有效。
2.針二角明。
3.委中,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效果尤速)。
(十一)脊椎正中線痛。
l,委中點刺出血,再針雙崑崙。
(十二)尾椎痛:
1.大都(海豹)。
第三章◎臟腑疾病
十三、心臟病
(一)真心痛(心肌炎、心絞痛):
1.火包穴,三棱針點刺放出黑血,有特效。
(二)心下脹:
1.針心門。
2.針通關、通山亦有效。
(三)心跳過速:
1.心門有特效。
2.針通關,通天亦有效。
3.四花中、外,點刺放血亦有效。
(四)心臟麻痹:
1.曲陵放血極有效。
2.四花中、外,放血亦佳。
(五)心口痛(心側痛)(風溼性心臟病):
1.通關、通天、通山。
2.四花中、副,點刺出血亦佳。
(六)心兩側痛(血管硬化):
1.四花中、副,點刺放出紫黑色血。
(七)心肌炎:
1.針心門。
十四、肝膽病
(一)肝硬化:
1.肝俞點刺出血,再針上三黃。
2.上曲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再針肝門,明黃。
(二)肝炎:
1.針肝門、明黃,不論急性、慢性,均有特效,加針腸門更佳。
(三)膽囊炎:
1.針天黃、明黃、其黃三穴;左右足同針。
(四)膽石痛:
1.針木枝穴特效。
十五、肺病
(一)肺部脹悶(肺氣腫):
1.四花中、外穴三棱針點刺,出血立舒。
(二)肺炎:
1.針重子,重仙、大白。
(三)支氣管炎(咳嗽):
1.針水金、水通特效。
(四)肺結核:
1.四花中、外穴點刺,再針駟馬極效。
(五)氣喘:
1.水金、水通特效。
2.大白、重子、重仙亦有效。
3.土水穴特效。
十六、脾胃病
(一)脾腫大:
1.針木鬥,木留。
2.針三重穴。
(二)胃病:
1.四花中、外穴點刺出血,再針通關、通山特效。
(三)胃穿孔(胃潰瘍):
1.針同(二)。
(四)嘔吐:
1.總樞穴點刺特效。
2.四花中點刺亦有效。
3.針水金、水通亦有效。
(五)胃酸過多:
1.針天皇、腎關。
2.針通天、通胃。
(六)急性胃痛,
1.四花中點刺特效。
2.針上L水穴。
(七)翻胃:
1.針天皇、腎關:
2.總樞穴點刺出血。
(八)胃炎:
1.針門金。
(九)食慾不振:
1.靈骨。
(十)十二指腸潰瘍:
1.四花中、外、點刺特效。
2.解溪穴附近點刺亦效。
十七、腎、膀胱病
(一)腎炎:
1.針通腎、通胃、通背甚效。
2.水俞,三棱針刺出黃水。
(二)腎結石:
1.針馬金水穴。
(三)水腫:
1.針通天。(治腿腫)
2.針通腎、通胃、通背。(治臉腫全身腫)
(四)膀胱結石;
1.針馬快水。
十八、大小腸病
(一)急性腸炎:
1.四花中、外,點刺特效。
2.針門全亦特效。
(二)腸炎:
1.針門金特效。
2.腸門、足千金。
(三)小腹脹:
1.腕順一、二。
(四)腸出血:
1.四花中、外穴點刺出血,再針姐妹穴。
(五)痔:
1.委中出血特效。
2.其門、其正、其角亦效。
(六)小腸疝氣。
1.內踝至三陰交一帶點刺出血。
2.大間、小間、外間、中間、浮間任選三至四穴用針。
(七)盲腸炎:
1.四花中、外穴點刺出血有奇效。
第四章◎其它疾病
十九、前後陰病
(一)睾丸炎:
1.內踝至三陰交一帶點刺出血。
(二)尿意頻數:
1.針海豹、木婦特效。
2.針馬快水亦可。
3.腎關尤具特效。
(三)淋濁:
1.針通腎、通胃、通背。
2.馬快水。
(四)遺精:
1.針下三皇。
(五)小便出血:
1.針下三皇。
(六)尿道痛:
1.針李白、雲白、浮間。
2.馬快水。
3.靈骨、火主。
(七)小便夜閉:
1.針肩中,雲白,下曲。
2.針下三皇。
(八)龜頭炎:
1.針下三皇(加中極更佳)。
(九)陽萎早泄:
1.針下三皇(配水金、水通更佳)。
二十、婦科病
(一)子宮痛:
1.針婦科穴特效。
2.還巢可作配穴。
(二)輸卵管閉塞:
1.針婦科穴特效。
2.還巢、木婦可作配穴。
(三)子宮瘤:
1.還巢,姐妹三。
2.重子至重仙直線上點刺,再針還巢。
3.婦科穴亦特效。
(四)赤白帶:
1.針還巢。
2.針婦科穴。
3.針姐妹三、木婦。
4.針通腎、通背、通胃亦效。
(五)陰腫:
1.針還巢,
2.針婦科穴。
(六)陰道炎:
1.針雲白、海豹。
2.針婦科穴。
(七)子宮炎(經痛):
1.針木婦。
2.針婦科穴。
3.門金穴特效。
(八)子宮病:
1.針水曲。
2.婦科穴。
(九)難產:
1.針火包。
(十)久年不孕:
1.婦科穴特效。
2.還巢穴亦有效。
3.婦科、還巢,左右交刺尤效。
二十一、中風症
(一)半身不遂(偏枯):
1.靈骨、大白特效。
2.九里倒馬亦特效。
3.對側重子、重仙,效亦佳。
4.腎關。
5.正會、後會。
(二)中風(昏迷不語):
1.正會、前會、後會、靈骨。
(三)中風舌強不語:
1.商丘、正會。
(四)四肢發抖(帕金森症):
1.腎關、復溜、明黃。
2.明黃、其黃、腎關。
3.正會、前會、木枝。
(五)中風手拘攣:
1.針對側重子,重仙有效。
二十二、難症
(一)高血壓:
1.五嶺穴之(第四胸椎至第七胸椎兩旁一寸半,膀胱經線上的厥陰俞至膈俞)火雲至土泄,點刺放血。
2.委中青筋點刺出血。
3.四花中、外,點刺出血。
4.中白穴亦有效。
(二)黃疸:
1.針上三黃。
(三)糖尿病:
1.針涌泉、下三皇(針向內斜刺)。口渴加針通腎。
(四)四肢浮腫:
1.針下三皇、通天。
(五)風疹:
1.天皇至人皇線上及門金點上放血,再針駟馬、九里。
2.耳背點刺出血特效,再針駟馬、九里。
(六)失眠。
1.針下三皇配鎮靜,效果極佳。
(七)發高熱:
l,針大白退熱效果極佳。
2.背部五嶺穴點刺亦佳。
(八)酒醉:
1.刺耳環出血,配針素髎更佳。
(九)癲癇:
1.背部第三椎旁開寸半之金吉、金陵(即肺俞、厥陰俞)點刺出血,經過一個療程即愈。
(十)昏迷:
1.神識昏迷。刺火硬、正會、前會,並於五嶺穴點刺。
(十一)解暈針:
1.針手解穴,透下白,一針即醒。
(十二)解經血錯亂:
1.針解穴。
(十三)感冒:
1.五嶺穴點刺出血,熱度即退。
2.鼻塞取側三裏,一針即通。
(十四)失音:
1.針失音穴。
(十五)霍亂抽筋:
1.四花中、外點刺出血,針搏球。
(十六)脂肪瘤:
1.針明黃有特效,
2.外三關亦有效。
(十七)靜脈瘤:
1.痛的上下靜脈放血。
(十八)血管硬化:
1.委中點刺有效。
2.四花中、外點刺亦有特效。
3.五嶺穴(四至七椎旁開寸半及三寸)點刺亦有特效。
(十九)白血球過少:
1.針其黃,肝門。
(二十)紅血球過少:(再生障礙性貧血)
1.針肝門。
2.三黃亦有效。
(廿一)白血球過多:
1.針三黃有特效。
(廿二)睡中咬牙:
1.針四花下有特效。
(廿三)精神疲勞:
1.針叉三可消除疲勞。
2.針鼻冀可預防疲勞。
(廿四)皮膚敏感:
1.駟馬穴特效。
(廿五)牛皮癬:
1.駟馬特效。
2.耳背刺血亦特效。
(廿六)青春痘:
1.駟馬特效。
2.耳背刺血亦特效。
3.背部刺血亦特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