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性神經症

時間: 2012-10-20

焦慮性神經症

   焦慮性神經症也稱焦慮症,屬神經症之一,是人類情緒中普遍的一種令人體驗到的痛苦的複合情緒。它分急性焦慮發作和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或亞急性焦慮症)。此症狀在人的一生中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不分身體,不分各種條件地偶發或長髮地出現。

焦慮症所呈現的情緒是大多心理障礙的基本情緒症狀,如,抑鬱症狀、強迫障礙、疑病症、各種恐懼症及各類精神病性心理障礙都同時伴有嚴重的和不太嚴重的焦慮體驗。焦慮性神經症具有典型的植物神經症狀和各程度不同的情緒不安與恐懼,具有心身一體化(軀體化)的典型特徵。在各類心身疾病中,它是最普遍的、心源性的心理疾病。

焦慮症一般分爲:焦慮性驚恐障礙,具物恐懼症,強迫症,創傷後應激障礙。這些症狀都有程度較強的精神運動性不安伴隨植物神經紊亂,都有其明顯的狀態性和特徵性。

焦慮症的症狀表現是可明確體驗着的心理不安,恐懼,恐慌,不詳感,預期的危險,潛在的威脅,不確定感,惶惶不可終日的心境,甚至是瀕死感等焦慮反應。伴隨心理上的體驗,在植物神經上的反應是,出汗,胸悶,氣短,失眠,多夢,尿急,尿頻,無病理性疼痛,(頭,頸,骨骼肌,內臟等),噁心,心悸,全身無力,四肢發軟等症狀。

焦慮症最明顯的特徵是,焦慮體驗和反應的強度與客觀事實所給予的刺激強度不相符,體驗與反應的強度遠遠大於事實上所接受的刺激強度。焦慮的內容幾乎全都是指向未來的,可能的,不確定的,好象的,有人把這種現象叫做“漂浮式焦慮”,或者叫“無名焦慮”。也就是說,焦慮的強烈情緒體驗沒有可依據的客觀事實(包括認知評價),完全是一種感覺和內心情境。

很多人分不清焦慮和煩惱的體驗,常常把焦慮和煩惱的體驗混爲一談。其實,煩惱的內容都是指向過去的和現在心理和現實的客觀事實,而焦慮都是指向未來的,也就是尚未出現的心理與現實的事實。一個是慍怒生氣,一個是恐慌不安。但二者也有其共同的相似之處,就是內心的緊張狀態與坐臥不安的表現。

而很多焦慮症患者都認爲是現實的某些事物和情境引發了他的焦慮,並能找到生活中相應的事實,其實不然。因爲每個人都不能忍受心理平白無故地發生某些感受,他/她們都要設法找到與其相應的現實依據,而焦慮症患者內心發生的不安與恐俱是一種預期性的,可能性的,沒有明確的、可分析可實證的心理與現實的事實基礎,他們不能接受這種虛妄的空穴來風式痛苦體驗,因此,他們就必須爲這種體驗找到對應的事實,出於某種簡潔的,偶然的原因,焦慮症患者們就爲自己附加了或附着了一些事實或某個事實,便以此認爲是某個事實使得他們患了焦慮症,爲自己找到了焦慮體驗的證據。

患有焦慮性神經症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人格基礎,如,焦慮型人格,矛盾型人格和A型人格,這類人通常在平日裏和一般的人際關係中就一貫表現得對將來事物的過分關心,對未發生的情景給予強烈的預期,總是覺得未來的和沒有發生的事情中隱藏着可能要發生的威脅和不好的的情境。這些潛在的威脅有的近在下午或明天,有的遠在明年或幾年以後,好象那些威脅在冥冥之中預期要發生似的。隱約的不詳感經常縈繞着內心。這類人總是試圖明確未來的不安全因素在何時何地何情況下給自己帶來何等的不利,因此,他們對未來總是處於警覺的喚醒狀態,緊迫感迫使這類人整日爲了未來做着大量的心理上的準備的努力。當然,高耗低效和心身疾病也會不期而至。

還有就是習得性的基礎。以往的文化教育環境的影響和施加,使得一個人潛移默化地,習慣性的服從、受制於某些理念,如,過分強調的學業高分論調,刻苦忘我論調,一切爲了未來論調,將來好於現在論調,若怎麼樣就會怎麼樣論調等等威脅論,以及傳統道德倫常的罪感和恥感,都對一些人造成了人格的“修正”和對安全感的長期需要。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