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與神經機制有關

時間: 2011-10-18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了人腦在一項恐懼條件反射實驗期間的焦慮狀況,並揭示了爲何有些人更容易或者更不容易罹患焦慮症。

     這項發表在《神經元》月刊2月號上的研究結果揭示,神經機制可能與抵抗病理性恐懼和焦慮的能力相關。這項發現或許有助於改進慢性焦慮症的治療方法,也有助於指導危險個體找到避免罹患焦慮症的方法。

     此前的一些研究結果顯示扁桃核這一腦結構與獲得和表達條件性恐懼有關。條件性恐懼指某種刺激(條件刺激)變得與某個令人厭惡的物體或者事件(無條件刺激)相關的狀況。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在動物還是人體內,另一個腦區域―――腹內側前額葉皮質都有助於在恐懼消退訓練後阻止條件性恐懼。恐懼消退訓練指不斷髮出條件刺激,卻不呈現無條件刺激。

     這項研究報告的高級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索尼婭・J・畢曉普博士解釋說:“我們對爲何有些人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克服在生活中經歷的個別恐懼和非特定焦慮有興趣。換句話說,要確定腦功能上的哪些區別可能導致某些人更容易罹患慢性恐懼和焦慮症。”

     畢曉普及其同事開展了一項神經成像項目來研究人的恐懼條件反射。這些研究對象被歸爲具有不同程度“個性焦慮”的一類人,他們具有在一系列日常環境中發生焦慮的傾向。研究人員發現,個性焦慮程度高的研究對象的扁桃核更可能對條件刺激恐懼暗示作出強烈反應,並顯示能更快地獲取這些暗示的“習得性恐懼”。 

p.s.嬰兒也有“星期一焦慮症”?

      寶寶也會表現出“分離性焦慮”症狀,這種症狀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身上,當他們與所依戀的親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會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個月大的兒童中很常見。分離性焦慮如果不加以重視和矯治,會影響寶寶以後的生活,如上學後容易發生學校恐懼症、考試緊張症,甚至成年後出現急性或慢性焦慮症,阻礙身心的健康發展。

      現代媽媽工作、生活壓力大,和寶寶相處的時間漸少,所以寶寶的分離性焦慮傾向比較普遍。這種症狀有時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母親最好利用休息時間,增加與孩子的接觸機會,儘量避免分離時間過長等,以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