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與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時間: 2012-04-27

       體檢時,許多看來是健康的人走進B超室捧出的報告單上,其診斷一欄赫然寫上了“脂肪肝”的字樣。關於脂肪肝應該如何應對呢?

      脂肪肝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按病因不同可分爲六種,最常見者應屬營養失衡性脂肪肝。營養過量與不足均可導致脂肪肝,約半數肥胖者可發生脂肪肝。

  體內脂肪的儲積與體重成正比,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數的增多,患此類脂肪肝者也明顯增加:一位中年男性從不節食,體重超過標準體重達25%以上,大腹便便的他卻自我感覺良好。體檢時醫生告訴他患有中度脂肪肝,應控制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此君不信,直至化驗報告出來才大吃一驚。其甘油三酯膽固醇量均有較大幅度升高,轉氨酶也已輕度升高。

  酗酒是發生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這與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作用有關,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外表雖很肥胖,但其貧血、舌炎、外周神經炎、神經系統症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類患者可因一次過量酗酒而誘發肝昏迷,戒酒患者中就有數例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的患者。

  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併發脂肪肝者可高達50%-80%,因而積極治療糖尿病也是預防脂肪肝發生的最重要環節。除此以外,因小腸旁手術後各種激素的缺乏與使用,以及肝細胞中毒損害等也可誘發脂肪肝。

  雖然輕度脂肪肝可無任何症狀,中度或重度可致肝腫大、疼痛或壓痛,但因其而引起的肝臟病理變化卻不容樂觀。肝活檢顯示脂肪變性,門脈區周圍纖維組織增生,膽汁淤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同時可有血清鹼性磷酸酶增高、轉氨酶升高。重症脂肪肝還可出現輕度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尿及尿膽原增高、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例倒置,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總之,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和體重,不酗酒,多參加體育鍛煉是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最好方法。  肝臟病患者,尤其是常見的慢性乙肝表面抗原長期陽性者、各型慢性肝炎、肝硬變的治療,除精神、藥物和動靜結合的體療外,最基本的需要則是飲食療法。1948年以前,肝病飲食療法以保護受損肝臟爲目的,主張高糖、低蛋白、低脂飲食。而近30年來,肝病的飲食療法是按美國巴蒂克博士的“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和低脂肪設計的。利用這種療法對減少肝硬變併發腹水,協助肝細胞修復,延長生存期均有一定效果,但肝病後發胖,引起脂肪肝的患者不在少數。當今修正的觀念是,給患者過多的糖和蛋白質,還不如給他們每天提供多樣化的飲食類別、計量指南和均衡良好的飲食內容,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額外食品。而且要使飲食內容及烹調技術要求儘可能適應個體需要。讓肝病患者瞭解基本營養知識,最重要的是讓肝病患者保持旺盛的食慾,科學地把飲食熱量控制在7531~9204KJ(1800~2 20 0Kcal)之間,根據自己的食量,把家常食品和我國豐富多彩的藥膳進行搭配食用,每餐吃到八分飽爲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