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早期症狀有哪些?

時間: 2012-09-28

    抑鬱症以心境低落爲主要特徵,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症狀中的四項,且持續兩週以上,建議就要就醫治療。

    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撥。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2.喪失興趣是抑鬱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泄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鬱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爲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6.消極悲觀: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爲。

    7.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多數病人都有食慾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餚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性功能減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性慾減低,男性可能出現陽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後不復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晝夜變化: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

    許多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早期生活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個人的生活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個人的一生幸福。

  原生家庭在早期生活經歷中佔主要位置。原生家庭指個人出生、成長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組成,通常父母(尤其是父母關係)對個人的影響最大、最長久。下面我舉2個事例具體說明原生家庭是如何對個人產生影響的。

  例一

  父親是個商人,勤快、節儉、善良、寬容,凡事讓着母親,父親常說母親給自己生了3個兒子,力了大功。母親比父親小十歲,母親愛整潔、細心、精幹。他們的兒子常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和周圍人相處融洽,對家人很尊重,特別是對妻子體貼入微。對孩子有耐心,不會亂髮脾氣及打罵孩子,凡事願意自己悄悄地做,不願指派別人幹,人際關係好。

  例二

  父親是舊軍隊的軍醫,母親是家庭婦女。父親是個大男子主義,對老婆、孩子經常訓斥甚至打罵,大家都很怕他。他們的大女兒在家裏也常訓斥、打罵弟弟妹妹,成年後對孩子常發脾氣,經常命令孩子做事;家裏的事必須按她的意思辦,聽到反對的話就大動肝火,刻意樹立自己在家中的權威。不尊重別人,辦事武斷,與家人關係較緊張。

  從上面的例子中,不難看出孩子的身上都受到了父母的重大影響,並給他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爲人們在未成年前,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必須依賴別人,認知發展也不完善,處於生存的本能,都會主動適應周圍的環境,熟悉和模仿父母的生活和認知模式,久而久之就把早期父母的生活模式無意識到帶到了自己成年後的生活中,並且自己還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沒有深入的發掘,大多數人尚不能意識原生家庭對自己產生哪些好的影響和不良影響。

  家庭中父母的關係會對個人產生巨大的影響。最近的一項研究也證明了這個觀點,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大於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比例分別是33%、31%。原因是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長期目睹父母爭吵,父母間相互敵意、貶低對方,都會使孩子產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懷疑、困惑等消極情緒,以後很可能造成孩子人際關係障礙,難以與別人建立信任關係,影響孩子的一生幸福。

  爲人父母者要牢記,千萬不要把自己原生家庭中的問題帶到現在的家庭,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幸福。那麼怎樣的原生家庭會給我們的孩子帶來好的影響呢?我認爲,原生家庭應該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

  一、尊重和信任。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夫妻之間、與孩子之間)是互相尊重、信任的關係。家庭中不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大家都有發言權,大家都尊重和認同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任何人無權決定別人應該做什麼,大家要彼此信任,有問題當面提出,不要互相猜疑。家庭中不刻意樹立某個人的權威,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尊嚴,也會自覺維護別人的自尊。

  二、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其中有兩個含義:一是個人要爲自己做的事負責,不推卸、逃避責任,敢於自己承擔責任。二是不爲別人做的事情承擔責任,尤其是爲配偶和子女。這樣做表面上看似不通人情,實際上對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大有益處,會促進配偶和子女的獨立成長和自我完善。

  三、寬容的心態。寬容是種美德。世間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得到不同的觀念,更何況是在家庭中,家裏是情多理少的地方,所以說如果不是什麼原則性、大是大非的問題(這些問題並非太多),就沒有必要非要掙出孰是孰非。聽說,有的夫妻爲擠牙膏是從上面擠還是從下面擠吵得不亦樂乎。聽者可笑吧,可您想過沒有,有多少夫妻吵架不是因爲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呢!日積月累,許多小事就逐步發展成爲夫妻關係緊張的死結,嚴重影響到婚姻的質量。

  四、論事不論人。就算您再寬容也會與別人發生矛盾,除非您是泥人可以隨便捏。怎麼辦?原則有二,一是不怕,不逃避,勇敢面對;二是就事論事。比如和家人在某事上有意見,那好咱們就在此時、此地解決,不要帶着個人情緒和成見,別老想以前他(她)犯過什麼錯,現在又如何如何……,因爲那樣只會是激化矛盾,使衝突加劇,不利於解決問題。我認爲應本着開放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纔會對別人的看法不固守僵化,才能做到論事不論人。

  五、真心讚賞別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被人欣賞、接納,善於稱讚、表揚別人的人,是受歡迎的人。尤其是發自真心的讚賞,在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融洽的人際氛圍。

  六、善於表達自己。要學會清楚明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要讓別人去猜測、揣摩你的意思。只有清晰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別人纔有可能理解你、支持你。在家庭裏,要注重培養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不僅有利於家庭的人際溝通,更有助於培養家人的社會交往能力。

  七、真實的自我。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二是從內心深處接納真實的、現實中的我。接受自我的人,是自信的人。不要爲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因爲那樣做的結果會壓抑自己的本性,長久下去會感到迷失自我,勢必影響心理健康。順便說一句,也不要刻意去改變別人,那是勞而無功的,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用自己的行爲去影響別人。

  八、每個家庭成員要樹立自我完善的觀念。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不存在完美無缺的孩子。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儘可能地、不斷地完善自我,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熟、壯大。

  我認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它值得我們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認真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特別是如何避免我們的孩子繼續受到不良影響的侵蝕。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活質量,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孩子的一生幸福,如果我們的原生家庭曾經給我們帶來了傷痛,那麼請爲我們的未來—孩子們創造一個快樂、健康的原生家庭吧。

孩子爲何會有心理問題 

   孩子也是人,是一個社會的人。他們也有心理活動,而且他們的心理活動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豐富、複雜。因此,他們除了有物質方面的需求外,還有心理上的需要和願望。他們需要家長提供各種各樣的信息,給以情感上的支持和行爲上的幫助。他們有自尊,需要理解。如果家長不能滿足孩子們心理上的需要,對他們心理上的需要漠不關心,那麼即使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非常優越,他們也會感到不滿、苦惱,甚至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正如他們的環境和營養中缺少某些物質時會產生身體上的疾病一樣。

   孩子是發展中的人。他們的心理有發展的過程、規律和特點。在發展的各個階段,他們的心理特點存在差異,有不同的問題需要解決,有不同的需要應該滿足。他們的心理更與成人不同。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的特點,把對成人的要求強加給他們,或用對其他年齡階段的要求來對待他們,沒有爲他們提供解決這個年齡階段的主要問題的條件,就會使他們產生心理上的問題,產生不信任感、內疚性、自卑感等等,並影響以後的發展。當外界的要求和孩子們的發展水平和特點相距太遠時,這種要求非但不能促進孩子的心理髮展,而且會使他們的發展產生偏離。

   每個孩子都還是一個具體的人。由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複雜影響,每個孩子都還具有他個人的特點,表現上有明顯的個別差異。家長如果對兒童的個性特點敏感,採取適合於某個兒童的特點的教養方式和態度,這個兒童的心理就能得到正常的發展。反之,如果家長按照統一的模式,採取不適合兒童的態度和方式,或根據自己的好惡對待兒童,家長和孩子之間就會產生不協調,甚至產生衝突,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孩子的特點使他們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對這些孩子,家長更應該精神對待,防止他們的問題產生。

   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個發展形成的過程,在發展形成的過程中,她不一定都以明顯的形式表現出來,家長最好能在孩子們剛開始產生輕微的心理健康問題時,就及時發現並採取多種方法幫助他們解決。這裏特別要提到的是,我們不要忽視平時不引人注目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那些大家都認爲是好學生、乖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些孩子,看起來很正常,沒有什麼心理上的問題,但實際上在他們身上存在着潛在的不健康因素。只是由於他們的性格特點,或由於沒有突出的事件引發他們的心理問題,因而他們的問題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對於這些孩子,家長往往放鬆了關心和教育。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的問題在不知不覺地得到了發展,以至達到了嚴重的程度。不少事例都說明了這種情況,我們要引以爲戒。

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幾句話

    語言的力量很神奇,一個人也許會因爲一句話而積極一生,也可能因爲一句話而失去自信。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有些話對他有幫助,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1. “你來決定……”

  如果你要讓孩子來做什麼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說這樣的話——“你來決定吧,……”給他一個清晰的認識:我自己決定了我的行爲,同時對我自己的行爲負責。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夥伴在家裏瘋鬧,你可以對他們說:“這樣大聲會影響到鄰居的休息,那麼你們來決定吧,是安靜一點兒呢還是到外面去玩兒?”如果他們已經選擇出去玩兒了,但5分鐘後他們還在屋裏大喊大叫,你就可以接著說:“你們剛纔已經答應了到外面去玩兒了不是嗎?”這樣做,既可以教會孩子明白選擇就意味著承擔後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總是充當一個約束他們的壞警察的角色。你選擇了,並且對它負責,這就是真正的自由。

  2. “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爲。”

  教導和約束,對於孩子來說總是必要的。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爲和他這個人分開——這會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爲並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在你管教他的同時告訴他:“我爲你指出什麼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爲,正是出於我愛你,儘管我不喜歡這種行爲,但是我愛你!”這樣同樣能夠給你自己一個提醒,你的目的是糾正和引導孩子的幼稚和無知,讓他變得更加可愛和優秀,而不是僅僅爲了教訓或懲罰。同時,這也能夠使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能保持平靜平和,而不至於表現出低質量的、起不到榜樣作用的咆哮。

  3.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會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當你的孩子又在重複那句“這不公平!”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視他,而是要耐心地讓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事實上,每個人並不是一定都會得到同等的待遇的,在這種狀況下,“公平”真實的含義其實是“每個人在他需要這個東西的時候得到它”。於是,如果你買了什麼禮物給親戚的孩子,你不要再買一份給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平”或“安慰”。試想如果別的孩子生病了,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藥呢?

  4. “告訴我,你心裏真實的想法!”

  當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時候,很可能會破口而出那些難聽的話來:“你這混蛋!”或者“我討厭你!”因爲這是他們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所能想到(或者說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氣的話。但你作爲父母,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瞭解自己的情緒——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讓他感到憤怒(或者是不安、委屈等等),幫他分析整個事實。比如在他自己暫時釐不清頭緒時,你可以給他一些幫助:“你不高興是不是因爲娜娜跟別人說了你告訴她的小祕密?”根據事實,幫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導他在這種時刻應該怎麼想,讓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處理好關係。這樣,將來在沒有家長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也能學著剋制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了。 

  1. “這像是你這麼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爲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或者一個4歲的孩子拒絕在公共汽車上老老實實地坐著的時候,他其實就是在做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兒。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體,父母會十分滿意和高興,但當你要求他“合理”時,你實際上是在沒有弄清楚爲什麼他會出現這樣“不合理”的行爲的原因之前,就說出了這樣帶有責備性質的話。這時,你真正關心的,其實是孩子帶給你的影響(讓你尷尬或者難堪)。真正地去關心他的感受,理解他並給他以足夠的體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爲覺得呆在這裏很煩悶?或者他餓了?

  2. “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

  和孩子開玩笑,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開發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諸如“你又忘記了擰緊瓶蓋,你是不是沒腦子啊!”這樣的“玩笑”,卻很可能讓孩子感到受傷或者氣餒。儘管有些父母想,這樣嘲笑一下孩子,也許會對他將來承受更多人際關係的複雜會有幫助——他會因爲有過這樣的“訓練”而變得“堅強”!這是錯誤的。作爲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務是愛他、支持他、幫助他、教導他,而不是應該把這種裝腔作勢的“挫折訓練”隱藏在“玩笑”裏。如果心裏並不是真心覺得他很蠢很沒用,那就請你不要那麼說。

  3. “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某孩子一樣啊!“

  這種把孩子與別人比較的方式,最直接能達到的效果就是,讓孩子自己覺得像個二等公民,同時加劇他與其他人的對立情緒。也許父母是想通過這種比較讓孩子能更聽話或者更努力地學習,但它除了會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會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說他不行,他就會越覺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時也要正視孩子的弱點。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爲,發揚或改進,纔是正確之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