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謹防藥源性中暑

時間: 2013-07-15

盛夏,謹防藥源性中暑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在體溫調節中樞作用下使機體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產熱和散熱處於動態平衡。人體的散熱主要通過皮膚輻射、傳導、對流和皮膚、呼吸道水分的蒸發等途徑。當外界溫度接近或高於皮膚溫度時,皮膚和呼吸道的水分蒸發便成爲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散熱途徑,其中絕大部分熱量是通過汗液的蒸發散發出去的。若病人應用了某些藥物,影響了體溫調節中樞,抑制了汗腺的分泌,阻止了汗腺的蒸發,使機體代謝所產生的熱量積聚在體內,破壞了產熱與散熱的平衡,就易導致中暑的發生。

利尿藥 利尿劑是通過促進排尿,將人體內過多的水分和鹽分排出體外,以降低血壓、減輕水腫。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炎熱的夏季,吃利尿藥的人排尿和排汗都會增多,機體容易出現脫水和電解質失衡,進而誘發中暑。因此,在酷夏服用利尿藥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一般來說,每4小時應該攝入250毫升左右的水。
  抗膽鹼能藥 人們患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或出現心動過緩時,常服用阿托品、東莨菪鹼、山莨菪鹼、普魯本辛、顛茄、胃復安等藥物。它們具有解除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可緩解腹痛症狀,也能加快心率,避免心動過緩給人帶來不適。但是在炎熱的夏天,當氣溫升高接近人體皮膚溫度時,應該慎用這類藥物,否則易引起藥源性中暑。因爲這類藥物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抑制體內腺體的分泌功能,尤其是抑制汗腺、唾液腺的分泌作用更爲明顯,可使人體排汗減少,無法有效散熱而引發中暑。因此,正在使用抗膽鹼能藥物的患者要小心中暑和虛脫。
  抗精神失常藥 研究發現,精神病患者服用某些藥物以後,竟然會引起體溫升高乃至中暑。究其原因,主要由於這些抗精神病藥本身具有干擾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臨牀觀察發現,一般患者應用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氟奮乃靜等抗精神失常藥以後,上午即開始出現低熱,下午3~5時,體溫逐漸升高,直至晚上氣溫降低或經過降溫處理後,才逐漸恢復正常。爲防患於未然,應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居住條件,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控制用藥的品種與劑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