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度日如年有對策(圖)

時間: 2015-03-20

產後度日如年有對策

文/司瑋李顏(婦產科主治醫師)編輯/英華

伴隨着寶寶嘹亮的哭聲,十月懷胎的小傢伙呱呱墜地,你也從孕媽媽升級爲媽媽,這一刻,精疲力盡的身體與幸福喜悅的情緒陪伴着你,讓你暫時忘記了產後的痛苦。等小傢伙緊緊依偎在你身旁時,你纔會發現原來產後的情況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輕鬆,多少都會有麻煩事兒困擾着你。孕媽媽不妨提前瞭解下產後常見的問題,讓你的產後生活更輕鬆。

順產側切

經歷了近十個小時的生產過程,當寶寶娩出的那一刻,你終於感受到了久違的輕鬆感,但好時光不長,你還沒來得及回過神來,隱祕私處又傳來撕心裂肺的疼痛,讓你忍不住大呼:“爲什麼生孩子還要疼啊”。

別慌張,順產時,胎頭娩出是分娩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當胎頭就要通過陰道娩出時,陰道口及周圍組織由於胎頭持續下降而受到壓迫,可見局部膨起變薄甚至發亮,此時,如果胎頭過大或其他原因,如不注意保護會陰,不但會陰可能撕裂,甚至還會一直撕裂到肛門。當胎頭即將娩出時,如果醫護人員認爲產婦有發生會陰撕裂的可能,會爲產婦施行會陰側切術。側切後助產士可幫助胎兒配合子宮的收縮慢慢地娩出,胎兒娩出後,再將切口縫合好。這樣做,既可防止產婦會陰撕裂,又可防止胎頭長時間受壓導致胎兒缺氧等情況。

爲什麼側切時感覺不到疼痛?

側切並不需要花時間慢慢切開,而是用醫療剪刀迅速地瞬間切開,切開的長度也僅僅是2~5釐米,感覺真的是“一瞬間”。在陣痛較嚴重的時候,甚至有的產婦都不知道已經切開了。但生產後,進行切口縫合時,你會感覺疼痛指數比較高,特別是切口較大時,若傷到裏面的肌肉組織,疼痛會持續時間長一些。

產後側切怎麼護理?

側切刀口雖然不大,但因其位置特殊,前近尿道,後近肛門,再加上產後大量惡露非常容易導致傷口感染。另外,內層的肉線如果不吸收,也會容易攜帶細菌,引起傷口不癒合或感染。所以側切術後一個周之內,傷口的細心護理、預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對策:

1.保持刀口清潔乾燥。側切刀口位於會陰部,產後惡露及大小便極易沾染刀口,應保持刀口清潔乾燥,惡露排出及時清洗,大小便後清洗消毒,擦乾刀口,下地活動時選擇透氣性好的產後用品。

2.注意側臥方向。產婦臥牀時應臥向刀口相反的一側,以免壓迫刀口,造成疼痛及癒合不良。

3.保持大便通暢。產後大便通暢極其重要,如若干燥,一是容易撐裂會陰部切口,二是容易引起痔瘡。產婦產後應多吃粗纖維食物,適當活動增加腸蠕動以防便祕。

剖宮產

剖宮產手術後,對於產婦而言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特別是手術後麻醉藥作用消失,產婦傷口感到疼痛,多數產婦認爲平臥位有利於產後恢復,其實恰恰相反,平臥位對子宮收縮疼痛最敏感,建議採取側臥位,使身體和牀成20~30度角,用被子或靠墊墊在背後,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牽拉疼痛。

對策:

1.手術後前幾日,要確保腹部切口及會陰部清潔,發癢時不要搔抓,更不要用不潔淨的物品擦洗。

2.密切觀察傷口有無滲血及陰道流血情況,保持導尿管的通暢。

3.及時系腹帶,減輕傷口張力。

4.及時請教醫生,如何有效咳嗽,咳嗽時應輕按傷口,翻身時也應保護刀口。

5.採取各種措施,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

6.室內溫度保持適宜,勿要使傷口接觸汗漬,飲食避免辛辣發物。

7.剖宮產刀口一般在術後6~7天拆線,拆線後刀口雖已基本癒合,但在活動時也應繫好腹帶,免拆線縫合產婦更應避免搬提重物,以防傷口癒合不牢而開裂。

剖宮產產後護理四要點

1適宜運動。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牀慢慢活動,這樣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2.飲食有度。術後多食,會導致腹脹,腹壓增高,不利於康復。所以,術後6小時內應禁食,以後逐步增加食量。飲食應清淡爲主,避免大魚大肉等油膩的食物。

3.及時排便。手術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若不能及時排泄,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祕結,所以術後要及時大小便。

4.小心洗澡。剖宮產後,不建議在傷口拆線前淋浴洗澡,因爲要保持腹部傷口的乾燥、清潔。可用溫水擦洗身體局部位置,或是請醫生將腹部傷口做好防水保護後再進行淋浴。產後要保持腹部傷口的乾燥、清潔,才能儘快癒合。

排便

小便

產後尿瀦留是指產後6~8小時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這是產婦生產後常見併發症之一,會影響子宮收縮,導致陰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產後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因素。

產後尿瀦留的家庭護理對策

1.及時排尿。順產的產婦產後就可以飲水進食,應在產後4小時內自解小便,如果感覺膀胱充盈卻排尿無力,可用熱毛巾或暖寶熱敷小腹部,同時結合流水聲音刺激以助小便排出。如若因順產宮縮過強或者用力過度造成膀胱麻痹,則需遵醫囑應用相應藥物或者給予導尿。

2.精神放鬆巧排尿。剖宮產的產婦在病牀上可能不習慣躺着排尿,產婦的情緒較不穩定,或緊張或羞澀,精神不放鬆。產婦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採取蹲式或半坐位,充分利用腹壓,達到排尿的目的。

3.克服排尿的恐懼心理。對腹部切口痛或會引側切疼痛比較敏感的產婦,要克服恐懼心理,鼓起勇氣,儘量用力排尿。可以在護士的指導下,採取巧妙的姿勢避免疼痛加劇。

4.預防尿路感染。排便之後,家人幫助產婦使用清水由前往後清洗乾淨,避免尿路感染。

5.剖宮產產婦也要模擬排尿過程。剖宮產產婦手術時會留置尿管,爲了儘早恢復膀胱自主排尿功能,可以在未拔除導尿管之前進行膀胱鍛鍊。具體操作如下:先夾閉導尿管,多飲水,感覺有尿意時放開導尿管夾使尿液流出,如此重複數次,模擬排尿過程。尿管拔出後適量飲水,爭取在2小時內自行解出小便。

便祕

孕期因子宮壓迫,腸蠕動變慢,產後腸道功能不能立即回覆,加之坐月子期間活動減少,飲食營養增加,腸蠕動減少,極易造成產婦便祕。

對策:

1.飲食多吃粗纖維食物。粗纖維食物如蔬菜、粗糧、水果等均可有效防止便祕,;另外煮雞蛋、豆漿及油膩食物不能多吃,食用過多不僅增加腸道負擔,造成便祕,還因爲容易產生氣體而造成腹脹不適。

2.適當增加活動量。很多人認爲月子期間應多臥牀少活動,其實不然,適當下地活動不但有助於腸蠕動的增加,預防便祕,更能促進產後惡露排出,加快子宮恢復。

3.配合腹部按摩。以肚臍爲中心,掌心按於腹部,順應腸道走向做右上左下的按摩,注意按摩時不能只單純摩擦皮膚,應適當增加力道按揉。

4.適當應用通便藥物。若產後第一次排便因爲側切或者剖宮產刀口疼痛而難解,應用開塞露是不錯的選擇。

發熱

產後發熱,常見原因有乳腺炎、泌尿系統感染、感冒、產褥感染等。出現產後發熱的情況時,千萬別大意,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1.乳腺炎引起的發熱

產後產婦乳汁過多,寶寶吃不了,導致乳汁在乳腺管內淤積成塊,引起急性乳腺炎。得了急性乳腺炎的產婦發熱到39℃以上,發炎部位紅腫變硬,容易形成膿腫,需要及時對症治療。

對策:

乳汁淤積俗稱積奶,容易引起產婦體溫升高。積極預防積奶。

1.產後儘早開奶。乳汁的產生由少而多,剛生寶寶1~2天內乳汁雖不多也要應儘早讓嬰兒吮吸,不僅因爲初乳營養價值極高,而且早開奶可以通暢乳腺管,反射性促進乳汁分泌。

2.飲食不宜過補。有些產婦剛生完後沒有奶水,非常着急,猛喝鯽魚湯、豬蹄湯等大補湯類,結果乳汁分泌激增,來不及吸吮出來,就在乳房內淤積成塊,因此產婦進補應循序漸進,不可進補過快。

3.注意哺乳姿勢。新媽媽爲了避免過於勞累,有時採取與寶寶相對側臥的姿勢哺乳,要注意側臥時切不可壓迫乳房,造成乳腺管不通暢而結成硬塊。

4.乳房不可做儲奶器。有些媽媽認爲自己奶水好,寶寶一次吃不了可以留在乳房裏下次再吃,殊不知這樣做不僅容易積奶,而且還會給大腦一個錯誤信號——乳汁分泌已經足夠,從而造成回奶反射,正確做法應是及時把寶寶吃不了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

5.積奶後治療。乳房因積奶產生了硬塊,初期可及時外敷溼酵母使硬塊軟化,並請催乳師協助按摩,儘量將淤積在乳房內的乳汁吸出。一旦紅腫發炎則需儘快去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服藥或擠壓乳房,以免發生感染化膿。

2.感冒引起的發熱

生產時,產婦毛孔開得很大,且產後產婦容易出汗,這時若不小心受風、着涼容易傷風感冒,引起發熱、頭疼、全身不適等症狀。由於產後身體虛弱,感冒後很容易併發肺炎或支氣管炎等疾病。

對策:

有些家庭認爲坐月子必須絕對避風,即使夏天溫度很高也不開窗透氣,殊不知這樣產婦毛孔張開,汗液分泌大增,不僅會造成脫水,而且會增加受涼感冒機會。正確做法應該是保持溫度適宜,夏天可用空調適當降低溫度,冬天不必蓋過多被子,以舒適無汗又不覺寒冷爲度。一旦傷風感冒,則應清淡飲食多喝開水,及時去醫院就診,哺乳期不可亂用感冒藥,以免影響哺乳。

3.產褥感染引起的發熱

產婦在產後3~5天忽然怕冷、發抖,接着發高熱頭痛、惡露有臭味、腹部疼痛,就有可能得了產褥感染。如果治療不及時,除了會導致慢性盆腔炎外,還有引起敗血症的危險。

對策:

產褥感染大多是外陰及陰道細菌上行感染子宮及盆腔,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注意會陰清潔衛生,避免坐浴盆浴,淋浴清洗用水應爲煮沸後自然放涼的,不可摻入自來水,不吃生冷辛辣食物,如若發生產褥感染,則應及時就醫,聽從醫生指導合理應用抗生素。

4.尿路感染引起的發熱

產後,不及時排尿容易導致尿瀦留。尿瀦留容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除了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外,也會有高燒、打寒顫、頭痛等表現。

對策:

多飲開水,多排尿,坐月子的房間不易溫度過高,以防身體內水分都隨汗液排出而尿量減少。惡露易滋生細菌,應保持會陰清潔乾燥,防止細菌延尿道上行。發生尿瀦留需儘快使尿液排出,物理方法無效可請醫生予以導尿,一旦發生尿路感染可選擇服用對症中藥,減少藥物對乳汁的影響。

因此,不管是哪方面引起的發熱,產婦都要認真對待,及時尋求醫生的診斷幫助,千萬別疏忽大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