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莫讓中國大學生成爲無法斷奶的“嬰兒”

時間: 2013-04-06

莫讓中國大學生成爲無法斷奶的“嬰兒”

  新加坡《聯合早報》 原題:愛他變成害他

   中國學校暑假8月底結束。隨着9月的到來,中國各大學迎來新生報到潮。校園裏最引人注目的,除了新鮮面孔的新生,人數衆多、圍繞着新生打轉的親友團,也成了中國高校內獨有的風景。

  中國今年估計有超過600萬的大學新生報到,平均每所大學的新生都在數千人以上,加上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陪同新生前來的親友,校園的擁擠情況,可想而知。部分家長因爲擔心孩子人生地不熟,還在校園內打地鋪,就近照應自己的心肝寶貝,使得中國部分大學的禮堂或課室,猶如大通鋪、露營地。

  但新生報到,家長是否應該陪同小孩報到的問題,雖然已經歷時多年,今年仍不例外的再次成爲輿論的焦點。站在家長的立場,孩子千里迢迢的到異地大學就讀,在經濟條件允許下陪送報到,是理所當然。

    然而,看到這些“熱情”的家長,到了校園,不僅代小孩排隊辦理入學手續,幫忙提行李,還親自爲小孩打掃宿舍、整理牀鋪,搞得滿身大汗,而已經是18、19歲的孩子在一旁卻是優哉遊哉,就和看到一度引起新加坡輿論熱烈討論的、服役青年讓女傭爲他背軍旅包的情形一樣,令人心生感慨。

  中國如今的大學新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僅集萬千寵愛在一身,同時也肩負着兩個家族的期望,能夠通過高考,順利進入大學,是一件大事,勞師動衆,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對於一個已經進入大學的孩子,還繼續給予上幼兒園式的照顧,就等於是一個無法斷奶的嬰兒,離不開母親的懷抱,又如何學會獨立?更不用說面對未來人生的逆境了。

  據一箇中國教育網站刊登的心理調查報告顯示,一項針對自殺的中國大學生個案進行的研究發現,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是導致他們自殺的關鍵性因素。

  據心理學家、高考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極盛的研究,造成中國大學生承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合格——不是過分保護,就是過分監督。此外,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大都是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缺乏社會責任和對人生價值觀的認識,遇到挫折可能採取極端行爲。

  在少子化普遍的今天,不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地區與國家的家長要如何避免對子女“愛他變成害他”,確實是一門不容忽視的大學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