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怎麼回事

時間: 2011-07-07

    大部分新生兒(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在出生後2~3天開始在皮膚、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出現輕度黃染,而手心和腳心一般不出現黃染,黃染於第4~5天最重,足月兒在生後7~10天自行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生後第2~3周才消退,在此期間小兒吃奶、睡眠以及生長情況均好,大小便顏色正常,也無其它不適表現,如果查血,則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足月兒不超過205umol/L(或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6umol/L(或15mg/dl),這種現象稱爲“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爲在胎兒階段胎兒氧氣需要通過母體供給,氧氣比較缺乏,於是胎兒血中需要有更多的紅細胞來補償每個紅細胞帶氧量的不足。

  小兒出生後,建立了自己的呼吸,通過自己來直接吸氧,氧氣的供給就充分了,不再需要過多的紅細胞來帶氧,於是多餘的紅細胞就被小兒機體破壞,產生了過量的膽紅素;

  另外,由於膽紅素要靠肝臟轉化才能排出體外,而肝臟的這種轉化功能在新生兒期尚不健全,無力完全承擔這個任務,加之新生兒正常的腸道菌羣尚未建立而不能將經膽汁排入腸道的膽紅素進一步轉化後排出體外。

  於是,過量的呈黃色的膽紅素就積聚在血中,當超過一定量時,就把皮膚、黏膜和眼白染成黃色了。

  生理性黃疸對小兒健康一般無影響,不需特殊處理。

  如果小兒在生後第一天就出現黃疸、或黃疸過重、或黃疸持續時間過長(超出上述一般正常範圍)、或反覆出現,就可能不是生理性黃疸了,應該請醫生診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