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引起新生兒溶血及黃疸的藥物有哪些?如何防治?

時間: 2012-01-19

                                            httP://www.wdjksh.com

 幾乎所有新今兒都有中度的生理性黃疸,其血漿膽紅素一般在10%毫克以下,黃疸的嚴重程度與出生時體重成反比。若生理性黃疸再伴有某些原因(如藥物)而發生溶血時,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將更爲明顯。某些新生兒(尤其是早產的體重較輕的新生兒)的紅細胞對某些藥物的溶血反應敏感,這是由於紅細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和谷胱苷肽還原酶的緣故,能引起溶血反應的藥物有:   非那西汀 乙酰苯胺 辛可芬 新辛可芬   伯氨喹 戊烷喹 撲瘧喹 阿的平   奎寧 呋喃妥因 痢特靈 新生黴素   金黴素 氯黴素 四環素 青黴素   頭孢黴素 氨苯碸 安定 苯巴比妥   水合氯醛 乙醇 氯仿 二巰基丙醇   對氨水揚酸 異煙肼 奎尼丁 合成維生素K   苯肼 甲基睾丸酮 孕酮 皮質激素   山梗菜鹼 西地蘭 毒毛旋花子甙K 苯甲酸鈉   咖啡因 吩噻嗪類(氯丙嗪、甲派氯丙嗪) 磺胺類(尤其是長效磺胺類)   防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措施有:   (1)孕婦,特別是分娩期者慎用或禁用對肝臟毒性的藥物如氯丙嗪和促進膽紅素與血漿蛋白分離的藥物如苯甲酸鈉咖啡因等。   (2)藥物誘導酶的應用。治療量的苯巴比妥可激活肝臟藥酶活性,促進血中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泄,所以有主張分娩前2周給於待產婦苯巴比妥,按3O毫克~120毫克/公斤,以降低新生兒血中膽紅素濃度。但這種預防用藥可激活其它非特殊性肝微粒體酶系,導致胎兒發育期內環境的改變,可能弊大於利。   (3)光治療。光可促進膽紅素分解,臨牀上採用20O尺燭光的300納米~600納米波長的光譜,降低血中膽紅素,防止高膽紅素血癥發生。   (4)促進結合和排泄。瓊脂可穩定膽紅素於水溶液中,阻止膽紅素被細菌轉化;並有輕瀉作用,阻止膽紅素的肝腸循環。新生兒內服瓊脂能有效地降低血中膽紅素水平,增加膽紅素的排泄,較用活性炭和消膽胺爲佳。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