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病中醫治療

時間: 2012-06-01

產後病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產後病包括產後風(月子病)、產後受涼、產後風溼,產後自汗盜汗,產後腹痛,產後惡露不絕,產後月經不調,閉經,產後發熱(熱入血室),產後怕冷怕風。產後病中醫治療其中:和解腠理、補氣化濁、養血疏肝、調經茲腎、祛風化溼、疏通經絡,是消除女性產後病關鍵所在。

  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和探討,結合運用現代醫學之循證醫學思路和嚴謹的學術思想。我們形成了自己的治療產後病獨特治療方法。我們根據“辨證求因,治病求本,標本兼治,八鋼奇經辨證”理論。對產後病治療作了歸納總結:化淤通露、補虛寧神、鎮固奇脈、養陰熄風、滋陰清暑、養肝平肝、養血調衝、溫養任督、三衝三病救治、通補奇經共十法。我們隨證變法,靈活變通,療效卓著。

  化瘀溫經,通條經血:本法適用於新產瘀血不去,惡露不絕,惡露瘀滯胞宮,連綿不絕。症見初產後汗出眩暈,胸腹痞滿疼痛,惡露量少不下或點滴不暢色紫,面赤嘔逆,舌暗,脈汛。我們認爲:新產感寒,七情鬱怒,氣血凝滯,瘀血惡露停留胞宮,阻礙新血復生。我們用此法意在“治血治氣同用,以氣行血行也”。   交通心腎,解鬱寧神:本法適用於新產失血較多,心神失養如驚似風。症見心悸,怔忡、失眠,驚恐不安,頭暈神迷,氣從少腹直衝心胸,舌淡,脈弱。我們認爲:此屬肝腎內怯,腎不交心,神氣無以收納自固,故見魂魄飛越之象。   益腎固衝,通養奇經:本法適用於產後元氣虛損,奇經八脈氣弱不固。症見產後數月帶下淋漓不盡,腰腹墜脹,氣短便頻等。   滋陰養血,調治“病痙”:本法適用於產後陰血虧虛,肝風內動。症見暈,咽乾,視物不清,面色浮紅,心悸,汗出,嗆咳,甚則四肢麻木、震顫、抽搐等。我們認爲此屬陰虧風陽動,陽浮汗泄筋脈失養。治療用靜藥和陽養陰熄風。但須辨其有火無火,略加風藥以防痙厥。   滋養胃腎,清氣化溼:本法適用於夏月生產,汗泄太過,暑熱乘隙內侵,內迫臟腑,耗傷陰津,漸成昏蒙內閉攻熱之證。正所謂:育陰可以除熱,又暑必傷氣,非益氣清暑則正氣難復。用扶正卻邪法,使暑邪去,陰津生可望成功。   養血調肝,益陰平肝:本法適用於產後體虛復感外邪,外風引動內風,乘虛上蒙清竅。症見頭暈,耳聾,兩目上視,牙關緊閉,言語不清,筋脈攣急等虛風內動之象。   滋陰養血,調養衝任:本法適用於產後衝任空乏,營血不榮。症見汗出惡風,身疼無定處,按之疼減,天晴稍安,天陰疼重,飲食減少,大便乾結,身上筋肉不時跳動等。我們認爲:證屬產後去血過多,真陰難復,筋脈失養,百脈空虛,衝脈不能司血海之職調理諸經,故攣急震動而疼。所謂“衝脈氣逆則諸脈皆動,衝脈虛則百脈失養”,是其對奇經理論的獨特發揮運用。   調養經脈,重在任督:本法適用於任督虛寒,真陽不能振奮溫煦。症見產後日久,經血不行或數月一至,經後背寒腰脊痠疼,形寒肢冷,形體日見衰竭,屢屢傷風易感等。此屬任督虛寒氣乖,蹺維脈不用。   三衝爲病,重在養陰:產後敗血上衝有三,是產科重症。一者歌舞談笑怒罵,坐臥不安,此敗血衝心危證。二者飽悶嘔惡,腹疼脹滿,此敗血衝胃,三者面赤、嘔逆欲死或喘息不得臥,此敗血衝肺。   產後三病是產科的常見多發病。葉氏認爲:一者血虛汗出,筋病也,是病“痙”。二者陽氣鬱之,則頭暈目瞀,神病也,是病“鬱冒”。三者亡津、液虧、胃燥,大腸失潤,液病也,是病“大便難”。此三病不同,但亡血傷津則一。   通條經血,重在奇經:本法適用於產後五臟俱虛,奇經八脈不養。症見久病纏綿難愈,或腎氣散越不收,產後崩漏,帶下淋漓不止。或衝、任、督、帶損傷,產後長期經閉不孕,性慾淡漠。或蹺維脈不爲所用,身上乍寒乍熱,四肢痿軟不用,手足麻木痹冷等。
上一篇:懷孕中期出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