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接種禁忌症

時間: 2011-05-27
定義:由於某些機體的反應性不正常或處於某種病理生理狀態,接種疫苗後,可能對機體帶來某些損害,甚至引起嚴重的異常反應,爲避免這類副反應的發生,規定了有某種疾患或處在某種特殊生理狀態的人不能接種,這就是疫苗接種的禁忌症。
 
一般禁忌症
一般禁忌症是指對各種疫苗接種的禁忌症,包括某些生理狀態和病理狀態兩種。
生理狀態是指最近曾進行被動免疫者:最近6周內曾注射過丙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或其它被動免疫製劑者、接受輸血,爲防止被動抗體干擾,應推遲活疫苗免疫接種。
病理狀態包括:
發熱:除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外,發熱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接種疫苗後可使發熱,加劇,且有可能錯把發熱性疾病的症狀當作接種反應,並延誤了對原有疾病的治療。因此,正在發熱,特別是高熱的病人應暫停接種疫苗。 
急性傳染病:急性傳染病的潛伏期、前驅期、發病期及恢復期除可以進行應急接種的疫苗外,其它傳染病在潛伏期,前驅期及發病期接種疫苗,可能誘發、加重原有病情。 
過敏性體質:有過敏性體質的人接種疫苗,常可引起過敏反應。在接種疫苗前醫生應詳細瞭解其過敏原,如疫苗含有該過敏原就不能接種,不含該過敏原的疫苗可以接種。 
重症慢性疾患:以患有活動性肺結核、急慢性腎臟病變、慢性心臟病、肝病、血液系統疾患等病人,接種疫苗後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使反應加重,應暫緩接種。如果目前病情已長期穩定或已痊癒,可以接種反應較小的疫苗,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不能打預防針,但如病情不重或手術後一般情況良好可以按要求進行預防接種。
神經系統疾患和精神病:對患有癲癇、癔病、腦炎後遺症、驚厥史等疾患或已痊癒者,接種疫苗時應持慎重態度,尤其是接種乙型腦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和流腦疫苗。
嚴重營養不良:尤其是指在1週歲以下的嬰兒,患有嚴重的營養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亂者、佝僂病兒不宜接種。 特殊禁忌症
特殊禁忌症是根據各種疫苗的性質,對該疫苗所規定上的專門禁忌症。常用疫苗的特殊禁忌症有:
活疫苗:凡患有免疫缺陷病、白血病和惡性腫瘤以及因放射治療、脾切除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均不能使用活疫苗,否則可造成嚴重後果。活疫苗也不能用於孕婦,因爲在妊娠早期可能引起胎兒畸形。一般情況下,接種活疫苗後需間隔2周方可使用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球蛋白後間隔1個月才能接種活疫苗。
乙肝疫苗:酵母成分過敏者禁止使用。
卡介苗:患有溼疹、化膿性中耳炎或其它嚴重皮膚病者禁用。下列情況暫不接種卡介苗:早產及難產兒,具有明顯症狀的分娩創傷;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免疫缺陷者。
脊髓灰質炎疫苗:對牛乳及牛乳製品過敏者禁服糖丸劑型疫苗。嚴重的腹瀉病人可在疾病康復後服用。
百白破三聯疫苗:既往有神經系統疾患或腦病史者。接種該疫苗如出現嚴重的異常反應:發熱虛脫、休克、抽搐、體溫超過40.5℃、持續尖叫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應停止以後針次的接種(改用白破二聯)。兒童劑型,成人禁用。
麻疹疫苗:對雞蛋過敏者禁用。
麻腮風三聯疫苗:對新黴素及雞蛋過敏者禁用。
甲肝滅活疫苗:血小板減少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肌內注射後可能發生出血,因此應慎用。
肺炎球菌疫苗:何杰金氏病患者在治療開始前少於10日及治療過程中禁忌免疫接種。
  
1.早產兒的接種
除BCG外,早產兒不管其出生體重如何,其疫苗接種的月(年)齡、程序和注意事項與足月嬰兒相同。使用每種疫苗的劑量要足夠,不提倡分開或減少接種劑量。但是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早產兒不宜在出生時接種BCG,應推遲至體重大於2500克時再接種。HbsAg陽性母親所生的早產兒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應及時進行HBV的接種。
2.免疫缺陷者的接種
凡患白血病、淋巴瘤、全身惡性腫瘤或使用免疫抑制製劑治療的嬰幼兒,可按免疫程序接種滅活疫苗,但對活疫苗屬於“絕對禁忌症”。 
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臨牀AIDS患者的接種 
除了AIDS臨牀患者不應接種BCG外,均可按規定的免疫程序接種BCG、DPT、OPV(IPV)、MV及TT(婦女)。 我國對禁忌症的看法: 
1)既往診斷有明確過敏史的兒童,一般不予接種; 
2)免疫缺陷的兒童,應視爲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症”; 
3)患有嚴重疾病的兒童,可暫緩接種,待痊癒後補種; 
4)以參考生產廠家的疫苗說明書爲準。 
WHO對禁忌症的看法: 
1)發熱、腹瀉和營養不良的兒童可進行免疫接種。兒童腹瀉時仍可口服OPV,但不計入常規免疫次數,應在下次補服。 
2)家長或臨牀醫生對正在患病的兒童接種疫苗有顧慮時,應鼓勵和動員進行接種;若經勸告仍不願接受,可暫緩接種。待痊癒後及時進行補種。 
3)對接種第1針DPT發性強烈反應(抽搐、高熱、驚厥)的兒童,不可再接種第2針DPT。 另外特別注意:脊髓灰質炎疫苗有肛周膿腫的兒童也不能接種,比較容易發生VAPP(疫苗相關病例)病例,這也是目前比較認同的一個觀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