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脾系病9:小兒厭食

時間: 2011-03-16
    小兒厭食症是指較長時間食慾減退或消失,以食量減少爲主要症狀,是一種慢性消化功能紊亂綜合徵。長期厭食會導致患者的體質量減少或影響正常生長髮育,是兒童常見的症狀。各種急性感染時常伴有短期厭食;長期厭食者多伴有面色萎黃,體質量不增或下降,肢體消瘦,常有器質或精神方面的障礙。當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厭食人羣呈逐年上升趨勢。不光是小兒,成年人亦有大量病例存在。我對於此病的關注有好多年了,也正是當年因爲與此症有關的一個病例,引發我對中醫的興趣,才一直堅持自學中醫這麼多年。那是06年的一個事,河南開封的一個患者,12歲的小女孩,西醫診斷爲神精性厭食症,卻被一家大醫院越治越糟,幾個月下來,皮包骨頭,竟下了病危單。當時,家屬求助報社,讓報告出來,看看有沒有好點的大夫,能治好他的病,果不其然,就招來了一箇中醫大夫,姓直,先是用瀉法把胃腸道里面的東東,都給瀉了下來。後針藥並用,逐步調理,一個月左右,就給起死回生了。後來,《大河報》上又寫了一篇《中醫助小女孩闖過鬼門關》(這兩篇稿子都是我媳婦寫的,所以我就比較關注,回來報道被央視的一個編輯看到了,又在央視的4套做了一個小節目,講述這件事情),當時第一次感覺到了中醫的神奇,加之工作又比較便利,從此以來,我就一頭鑽進中醫裏,再也出不來了。好了下面言歸正傳,淺說中醫對厭食症的認識、辯證及治療。     1  病因探索
    1.1  飲食不節,餵養不當  《景嶽全書》謂:“小兒之疾,非外感風寒,則內傷飲食”[1]。《育嬰家傳育嬰祕訣》載:“小兒之病,傷食最多”[2]。由於小兒乳食不知自節,飢飽無度,或家長缺乏科學餵養常識,片面強調補充高營養、高熱量的滋補類食品,使飲食結構不合理,損傷了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或因家長過於溺愛孩子,調理不當,過食肥甘、生冷或難消化的零食、水果,均可傷及脾胃。胃主受納,爲水穀之海,脾主運化,爲生化之源。若脾胃受傷,受納運化失司,升降失調,乳食停滯,乃生此病。即《素問•痹論》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幼幼集成•傷食證治》也說:“小兒之病,傷食最多,故乳食停滯,中焦不化而成疾者”。說明乳食壅積,損傷脾胃,導致脾胃不和,終致厭食。總之,飲食因素是導致小兒厭食症的主要病因。
    1.2  多病久病,損傷脾胃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五臟六腑皆屬不足,但以肺、脾、腎三髒更爲突出。肺主一身之氣,脾爲後天之本,腎爲先天之本。萬密齋在《育嬰家傳育嬰祕訣•五臟證治總論》中,將此總結爲“脾常不足,腎常虛”。肺與脾爲子母關係,脾之運化,賴肺之宣發敷布,精微方能濡養全身;肺之主氣,賴脾之運化精微不斷充養,脾胃健旺,則肺衛自固,小兒“脾常不足”,則肺氣亦弱。若患泄瀉、肺炎或其他傳染病後,體虛,正氣虧之,傷及脾胃,或病後失於調理,脾運胃納失健,可致長期厭食。
    1.3  先天不足,後天失養  先天不足的嬰兒,古稱“胎怯”或“胎弱”,多見消瘦、胃腸薄弱,出生後,往往不欲吮乳。後天如失於調養,每易造成脾胃虛弱,不思乳食,難以餵養。誠如《小兒藥證直訣•胎怯》所言“生下面色無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無血氣,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彩”。
    1.4  情緒變化,精神因素  小兒“肝常有餘”,嬌生慣養之小兒,所欲不遂,動輒哭鬧要挾,久則性情乖張,易養成易怒易暴的惡習。且獨生子女性多嬌態,稍違其意則哭鬧不止,或自生悶氣,致肝失疏泄,肝氣犯胃,胃失和降而厭食;或因生活環境改變,情志不暢,思慮傷脾,脾虛不適而致厭食。萬密齋認爲:“蓋兒初生,性多執拗……,易使怒傷肝氣生病”,均說明“怒傷肝”。因此,在小兒厭食症的治療上,飲食指導和情緒疏導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病機探索     由於攝食減少,生化乏源,胃失水谷之滋,脾無散精之用,脾虛無以生化氣血,血虛不能榮養肌膚,則形體日見瘦削,面色少華,神疲肢倦;運化失權、食滯中土則腹脹。今之小兒,多驕橫任性,若所欲不遂,即忿怨攪鬧,如此怒躁久鬱,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橫逆犯脾,或多病久病,先天不足,失於調理,脾胃益虛則加重厭食。《小兒藥證直訣•虛羸》雲:“脾胃不和,不能乳食”。《雜病廣要》也雲:“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說明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或長期偏食,損傷脾胃正常運化功能,導致脾胃不和,受納運化失健是本病發生的主要病因病機。
    3  臨牀分型
    辨證論治根據厭食症的病機及臨牀表現分爲6型。
    3.1  食滯內阻型  症見飲食懶進,脘腹飽脹,夜臥不安,精神尚可,二便如常或酸臭。舌質紅,苔白或膩,脈弦滑,指紋紫滯。治宜消食導滯,健脾助運。方用曲麥枳術丸加味,藥用:枳實、蒼朮、神曲、麥芽、雞內金、茯苓、扁豆、陳皮。     3.2  脾失健運型  症見不思納食或食而無味,拒進飲食,精神狀態及大便基本正常。舌質紅,苔薄,脈尚有力。治宜健脾助運,開胃增食。方用自擬健脾開胃湯,藥用:太子參、白朮、茯苓、陳皮、神曲、焦山楂、生麥芽、生谷芽、砂仁。
    3.3  胃陰不足型  症見不喜進食,口乾喜飲,五心煩熱,喜伏臥,大便乾結。舌質紅,苔少或苔花剝,脈細。治宜養胃生津,育陰潤燥。方用沙蔘麥冬湯或養胃增液湯加減,藥用:石斛、沙蔘、麥冬、玉竹、烏梅、白芍、山藥、生麥芽、生谷芽、甘草。
    3.4  脾胃氣虛型  症見厭食、拒食,神倦乏力,形體偏瘦,面色萎黃或蒼白,易出汗,大便不化或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指紋淡紅。治宜益氣健脾,滲溼和胃。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藥用:太子參、茯苓、白朮、山藥、扁豆、砂仁、木香、陳皮、神曲、炙甘草。
    3.5  肝氣鬱結型  症見飲食少進或不食,甚至拋撒食品,不願言語或脾氣急躁,稍拂其意,即哭鬧不已,夜寐不寧,夢中驚哭。舌質紅,苔薄或薄黃,脈弦。治宜疏肝理氣,運脾開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用:柴胡、白芍、枳殼、佛手、木蝴蝶、白朮、茯苓、山藥、雞內金、遠志。
    3.6  蟲積傷脾型  臨牀表現爲飲食不佳,飲食少思,面黃肌瘦,或嗜食異物,偏食香燥,時有腹痛,以臍周明顯,或時有便出,鞏膜藍點。舌質紅,舌苔薄白,脈細弦。治宜驅蟲去積,健運脾胃,用肥兒丸加減,由太子參、茯苓、胡黃連、使君子、檳榔、烏梅、神曲、麥芽、甘草組成。本證型是由於誤食沾有蛔蟲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潔食物而引起,蛔回寄生在腸內,擾亂脾胃氣機,吸食水谷精微而致。
    4  鍼灸治療小兒厭食     針刺療法:取雙側足三裏穴,鑑於針刺疼痛且需多次治療,因此,進針宜淺,留針時間短或少留針。一般選擇四縫穴爲主,針刺取血,或擠出少許白色透明黏液即可[5]。
    5  穴位貼敷或注射治療小兒厭食
    5.1  耳穴貼壓  耳穴貼壓具有無痛,操作簡便,無不良反應,感染概率少等優點,易爲患兒和家長所接受。一般選取胃、脾爲主穴。在配穴方面主要採用辨證或根據個人經驗隨症配穴。在壓丸選擇方面,絕大多數選用王不留行籽,部分選用白芥子,個別使用撳針。
    5.2  體穴貼敷  取穴一般以足陽明胃經的足三裏爲主,配合足太陰脾經或任脈穴位。表明本法有調整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機體對各種營養物質吸收利用的整體作用。
    採用中藥敷臍療法。藥物組成:肉桂40 g,蒼朮、枳殼、砂仁、焦三仙各30 g,白豆寇、陳皮各20 g。上方共研細末過篩,裝瓶中密封備用。主穴:神闕;配穴:足三裏、脾腧、涌泉。方法:敷藥前先將選穴常規消毒,取上藥粉適量放入水杯中,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填入臍中,膠布封貼固定,同時根據病情辨證後選敷配穴。
    6  推拿療法治療厭食症
    患兒取俯臥位,術者站於患兒側方,先在小兒背部自上而下推摩3~5遍,然後術者手呈握空拳狀,將兩手食指屈曲,以食指中節的背面緊貼脊柱兩側皮膚,拇指與食指中節相對,自尾骨起沿脊柱兩側肌膚提捏向上至大椎穴,反覆15次,使局部皮膚潮紅,在背部的脾腧、胃腧、肝腧採用重提的手法以加強療效,先針刺後推拿。
足三裏穴屬足陽明胃經之合穴,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針刺足三裏能調整胃液分泌,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提高酶的活性。推拿背部腧穴,可疏通經絡,通調臟腑功能,調和人體氣血,平衡陰陽,臨牀運用這兩法相配合,治療小兒厭食症,療效好,見效快。
下一篇:小兒厭食的治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