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診斷新進展(圖)

時間: 2013-05-19

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好發於圍絕經前後婦女,約75%爲早期患者,分爲激素依賴型和非依賴型(Ⅰ型、Ⅱ型)兩種。90%患者表現爲陰道不規則出血,超聲檢查和分段診刮是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根據病理學檢查結果最後確診。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輔以放療、化療以及內分泌治療。預後與以下因素有關:組織類型、臨牀分期、細胞分化、侵肌深度、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有無轉移。5年生存率:Ⅰ期75.1%,Ⅱ期51.8%,Ⅲ期30.0%,Ⅳ期10.6%。
概況 子宮內膜癌(carcinoma of
endometrium)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由於發病在宮體部,也稱子宮體癌(corpus
carcinoma)。其發病率僅次於子宮頸癌,約佔女性生殖道腫瘤的20%~30%,且近年來發病有增高的趨勢。美國1988-1998年死亡人數增加1倍。2003年美國有新發病例40
100例,死亡患者6800例。 子宮內膜癌好發年齡50~69歲,平均60歲左右,較子宮頸癌晚,多見於圍絕經期或絕經後老年婦女,60%以上發生在絕經後婦女,約30%發生在絕經前。子宮內膜癌的年齡分佈特點:絕經後的50~59歲婦女最多;60%絕經後,30%絕經前;高發年齡58歲,中位年齡61歲;40歲以下患者僅佔2%~5%;25歲以下患者極少。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在發達國家,40歲以下患者由2/10萬增長爲(40~50)/10萬。 子宮內膜癌分爲兩型:I型爲雌激素依賴型,約佔子宮內膜癌80%,主要爲各種類型的腺癌,多發生在絕經前或圍絕經期婦女,病理類型常伴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分期早,進展慢;II型爲非激素依賴型,佔10%,包括漿乳癌、透明細胞癌等,多發生在絕經後,伴有萎縮性內膜,分化差,侵襲性強。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大量雌激素刺激有關,雌激素作用可分爲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雌激素作用:肥胖、無排卵、具有分泌功能的卵巢腫瘤(如顆粒細胞瘤等),婦女均因長期受雌激素作用,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外源性雌激素作用:一些絕經後婦女應用激素替代治療,較長期服用雌激素,而未同時服用孕激素,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高3~4倍;乳腺癌患者術後較長期服用三苯氧胺,有引起子宮內膜增生的可能。另外,子宮內膜癌與遺傳因素相關,均應引起注意。
 
子宮內膜癌的病理組織類型
[國際婦科病理協會(ISGP)1987] 1.子宮內膜樣腺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 
最常見,佔60%~65%。包括纖毛狀腺癌、分泌型腺癌、乳頭狀腺癌、腺癌伴鱗狀上皮化生(腺棘癌和腺鱗癌)。 2.其他類型子宮內膜癌 
漿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細胞癌、移行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混合型癌、小細胞癌及未分化癌等。其中惡性程度最高的是漿液性乳頭狀腺癌,透明細胞癌次之,多見於老年患者,五年生存率Ⅰ期僅44%。
 
子宮內膜癌分期 1.子宮內膜癌臨牀分期(FIGO,1971)(clinical
staging) 用於單純放療/術前,15%~20%不能準確符合真實分期。見表1。
 
 
表1 子宮內膜癌臨牀分期(FIGO,1971)
I期 
癌侷限於宮體              
Ia 子宮腔長度≤8
cm          
Ib 子宮腔長度>8
cm
腺癌組織學分級:G1,高分化腺癌;G2,中分化腺癌;G3,低分化腺癌
II期 
癌瘤累及子宮體及宮頸,侷限於子宮,無子宮外病變 癌擴散至子宮外,侷限於盆腔內(陰道、宮旁組織可能受累,但未及膀胱、直腸)  
IV期 
癌播散於盆腔內,累及膀胱、直腸(黏膜明顯受累),或有盆腔外轉移
IVa 膀胱、直腸受累  
IVb 遠處轉移       
2.子宮內膜癌手術病理分期(FIGO,1988)(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 
見表2。組織病理學分級與預後密切相關,G1多爲I型子宮內膜癌;G2、G3多來自萎縮子宮內膜,爲II型子宮內膜癌。
 
表2 子宮內膜癌手術病理分期(FIGO,1988)
I期   
  Ia (G1、G2、G3)癌瘤侷限於子宮內膜
Ib (G1、G2、G3)癌瘤浸潤深度≤1/2肌層
Ic (G1、G2、G3)病變浸潤深度>1/2肌層
II期   
  IIa (G1、G2、G3)僅宮頸內膜腺體受累
IIb (G1、G2、G3)宮頸間質受累
III期   
 IIIa (G1、G2、G3)癌累及漿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細胞學陽性   IIIb (G1、G2、G3)陰道轉移
IIIc (G1、G2、G3)盆腔淋巴和(或)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
IV期  
  IVa (G1、G2、G3)癌瘤累及膀胱和(或)直腸黏膜
IVb (G1、G2、G3)遠處轉移,包括腹膜內轉移和(或)腹股溝淋巴結轉移
 
症狀與體徵 75%子宮內膜癌均爲早期患者,極早期可無症狀。主要症狀有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疼痛以及全身症狀。 子宮內膜癌中,絕經後婦女佔70%~75%,90%以上出現陰道出血;圍絕經期婦女表現爲月經紊亂;<40歲婦女有月經紊亂或月經增多。因此,對於陰道不規則出血,要提高警惕,可能有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可能。
陰道出血是最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婦女。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患者中,子宮內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內膜癌可同時存在。 青春期患者:無排卵功血,多爲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隨卵巢發育成熟,內膜增生消失。 生育年齡患者:常伴有多囊卵巢、無排卵性月經、不孕症。此類患者長期卵巢功能異常,應用促排卵藥物治療無效時,應注意有無內膜病變,特別是有無癌前病變。 絕經前婦女:卵巢功能減退,無排卵,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患者可有陰道出血或經量增多,臨牀表現爲無排卵功血,並常伴有子宮肌瘤、更年期症狀,對此類患者應注意有無內膜病變。 絕經後婦女:陰道出血者較絕經前婦女發生癌的危險性更大。應用激素替代治療(HRT),較長期服用雌激素,未同時服用孕激素,引起內膜增生。值得注意的是,受腺外雌激素影響,萎縮性內膜也可引起出血。
陰道排液、疼痛以及全身症狀多發生在晚期癌患者。
 
診斷與鑑別診斷 子宮內膜癌診斷方法選擇見圖1。
圖1 子宮內膜癌診斷方法選擇
 
 (選自彭芝蘭.子宮內膜癌診治規範.2006,南寧)
 
       
一、婦科檢查
  常無特殊體徵。在檢查前應注意仔細詢問病史,有無糖尿病史、高血壓等。
       
二、主要輔助檢查
1.細胞學檢查 
宮頸細胞學檢查陽性率較低,今年使用宮腔細胞學塗片檢查可提高陽性率。 2.影像學檢查 
①B超檢查:目的是瞭解病竈大小、是否侵犯宮頸及有無侵及肌層;有無合併子宮肌瘤。有助於術前診斷,及制定相應的手術方案。對於絕經後婦女,子宮內膜增厚≥5
mm,失去線形結構,宮腔內可見不規則回聲增強光團,內膜與肌層邊界模糊,內部回聲不均,應高度警惕。尤其絕經後子宮內膜≥5
mm,伴有出血,年齡>60歲爲高危患者,應高度可疑有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可能(PEPI臨牀試驗)。經陰道B超檢查,絕經後子宮內膜<5
mm,可達到96%陰性預測值。②MRI檢查:能準確顯示病變範圍、肌層受侵深度和盆腔淋巴結轉移情況。I期準確率爲88.9%,II期準確率爲75%,I期和II期總的準確率爲84.6%。MRI利於子宮內膜癌術前分期。③PET:均出現18F-FDG聚集病竈,可判斷腫瘤的良惡性、臨牀分期、發現淋巴結轉移者、尋找原發竈早期、確定復發病竈等。PET利於發現病竈,但對於術前分期的診斷欠佳。 3.分段診斷性刮宮 
是診斷子宮內膜癌最常用的方法,確診率高。適應證:①絕經後陰道流血;②絕經後陰道B超子宮內膜≥5
mm
;③生育年齡陰道不規則出血;④B超提示宮腔內有回聲團。手術宮腔刮出物送病理檢查。 4.宮腔鏡檢查 
可直視下觀察到病變情況,並取活體組織行病理學檢查,可以提高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率。適應證:異常出血而診斷性刮宮陰性;瞭解有無宮頸管受累;早期癌的直視下活體檢查。
宮腔鏡檢查有促使癌細胞腹膜腔內擴散危險,應注意。膨宮劑應用鹽水較用CO2更易使癌細胞擴散到腹腔。宮腔鏡檢查可造成腹腔沖洗液細胞學陽性,但目前尚無研究證實,經宮腔鏡檢查者預後較其他傳統檢查患者預後差。Selvaggi採用生理鹽水爲灌流液,流速爲150
ml/min,宮內壓3.3~6.7 kPa(25~50 mm
Hg),經觀察,做宮腔鏡與未做宮腔鏡者相比,腹水細胞學陽性和鏡下腹腔內播散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證實宮腔鏡輔助下行診刮術,並不增加癌細胞腹腔內播散的危險(Selvaggi,2003)。 5.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 
是確診的依據。 6.其他 
組織中ER、PR檢查;血清CA125檢測。
       
三、鑑別診斷
1.子宮頸癌 
子宮頸腺癌與子宮內膜癌鑑別有一定困難,前者有時呈桶狀宮頸,宮體相對較小。 2.子宮肉瘤 
宮頸活檢、細胞學檢查、分段刮宮可有幫助。 3.輸卵管癌 
少見,婦檢、診斷刮宮、B超等可協助鑑別。 4.卵巢癌 
卵巢內膜樣癌與晚期子宮內膜癌不易鑑別。子宮內膜腺癌與卵巢子宮內膜樣腺癌的鑑別:子宮內膜腺癌原發時病竈>2
cm,分化不好,侵犯肌層;卵巢癌原發時子宮內膜癌病竈常<2
cm,分化好,無侵肌。卵巢原發時卵巢癌多伴發子宮內膜異位症。另外,需結合臨牀症狀鑑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