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體溫變化確定排卵期

時間: 2012-05-11

我結婚一年多了,現在準備要個寶寶了。去體檢時,醫生建議我先測量1~2個月的體溫,根據體溫變化確定排卵期,再擇機受孕。但我聽說,排卵期間人體體溫高低不同,有很大差異。請問,排卵期體溫爲什麼會有高低的差異呢?排卵時人體的基礎體溫有明確規定嗎?   基礎體溫又稱靜息體溫,是指婦女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後,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由於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爲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 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而正常生育年齡婦女的孕酮水平是有一定的個體差異的,因此排卵期體溫由於孕激素水平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女性測量基礎體溫一般需要連續測量3個以上月經週期才能說明問題,另外基礎體溫的測量也易受到感冒、發熱、飲酒等諸多情況的干擾,因此,在測量時應特別注意。   於睡足初醒時刻,靜臥不作任何活動,包括說話、翻身及思維,用體溫計測量口腔溫度並記錄測得數值,如有性交、失眠、感冒等者予以註明;圖表記錄法:將每日測得體溫標於體溫單上,每一月經週期用1張表格,以"・"表示體溫並互相連成曲線,以"×"表示行經,以"⊙"表示性交,以"↑"表示其他情況或症狀;測溫時間一般選在清晨初醒時,但從事三制工作者,如在下午醒後測,在少數人中對基溫影響較大,需予註明;在測基溫過程中用內分泌藥物治療者,加註說明劑量和方法,圖表法記錄可以"○"表示甲狀腺素,以"-"表示雌激素,以"↓"表示孕激素。   卵巢功能正常的育齡婦女之基溫曲線有其特殊規律:月經週期前半期或卵泡期基溫水平較低而維持在36.5℃左右;後半期即黃體期則上升0.3-0.6℃而維持在37℃左右,至下次月經來潮前才下降,使基溫呈雙相型。其意義在於:   ①雙相型基溫是有排卵的月經週期的臨牀表現,可作爲診斷排卵功能的一種可靠而簡單的方法;   ②正常月經週期絕大多數爲28d左右,雖其範圍可在23~35d之間,但其差別主要在排卵前的卵泡期,而健全的黃體期天數則差別不大,約爲14d加減2d,故如黃體期>18d則提示妊娠之可能;11d爲黃體不健;   ③當基溫上升時黃體發育程度在時間上有個體差異,可長達4d,故基溫上升前1d的下降(在育齡婦女月經週期中只佔10%~21%)不能作爲排卵日的臨牀指標;   ④雙相基溫上升形式可有不同,如突然上升、逐漸上升、梯形上升等型,但與排卵關係不大,故凡是雙相型則可診斷爲排卵性月經週期。   1,計劃生育中應用:   ①安全期避孕:從基溫上升4d後至下次月經來潮前約10d中即爲不易受孕的安全期;   ②用於診斷和處理卵巢功能失調所致不孕症。   2,孕期的應用:   ①協助診斷早早孕;   ②提高推算預產期的準確性;   ③基溫可用於早期診斷、及時處理由黃體不健或胎盤功能不足所致的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及過期流產;   ④基溫測定可助早期診斷宮外孕。   3,月經失調的診斷 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病基溫曲線爲單相型;排卵期出血基溫呈雙相型;雙相型基溫伴不規則出血可能有子宮內膜息肉;雙相型基溫伴閉經須排除子宮內膜結核;黃體期過短和黃體期緩慢衰退反映黃體不健。   4,觀察療效 可對性激素、促排卵藥物及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等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   5,其他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月經期可出現基溫升高現象,其作用和意義須繼續觀察。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9-22
建議你用以下方法監測排卵,適時安排性生活,在排卵期隔天性生活懷孕的機率較大。一是宮頸粘液法,在醫院婦科,通過檢查宮頸粘液來判斷是否處於排卵期。 二是基礎體溫法:每天早晨醒後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月經前半段時間體溫較低,到達排卵期時更低,排卵後會逐漸上升。 三是用排卵試紙檢測:最好是在月經乾淨後的第3天開使測。要天天測。不能用晨尿測。一直到測到兩條槓一樣深或第二條槓比第一條槓還深,就說明您將在24-48小時內排卵。在排卵前3天至排卵後3天內同房都有懷孕的可能。測到兩條槓,就可以在排卵當天同房,然後隔一天再同房一次就可以。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9-22
有一般排卵期和例假正好是對稱的中間隔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