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細胞腦部移植臨牀研究 針對帕金森症

時間: 2017-04-14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的研究團隊明年將展開臨牀研究,將iPS細胞製作出的神經細胞首次移植入人腦,以此治療帕金森症。

  研究團隊預計於6月向京大近期設置的審查委員會提交申請計劃。這一方案雖然有可能實現根本性治療,但是也伴隨有未知的風險,審查中將確認安全對策等。

  帕金森症因腦內產生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減少而引起,運用藥物治療十分有限。在海外,有研究嘗試將死亡胎兒的神經細胞移植入患者腦中,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確認。普遍認爲,移植細胞的數量不足和多種細胞的混入是原因所在。

  京大iPS研究所教授高橋淳(腦神經外科)等人的計劃中,通過患者自身的細胞製作出iPS細胞,將其變成能夠生產多巴胺的神經細胞後,用針高精密度注射入患者大腦的中央部。雖然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確認移植是否會產生有害影響,但是如果移植的細胞能夠有效發揮作用,那麼也有可能抑制病症的進展。

關鍵詞

  帕金森症:手腳震顫及肌肉僵硬等症狀加劇,導致身體無法活動的疑難雜症。日本國內患者約有15萬人。據悉,多巴胺負責在神經中傳遞信息,帕金森症是在大腦中央部的組織中產生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減少而引起的。目前,還沒有能夠阻止神經細胞減少的根本性療法。

  iPS細胞:可以從皮膚等身體細胞製作而出的萬能細胞。由於可以無限增加,轉變成各種組織的細胞,因此在再生醫療領域的應用備受期待。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於2006年和2007年分別向老鼠和人類進行實驗並製作成功,並以此榮獲2012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