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塞有什麼症狀 】
【臨牀表現】
(1)起病突然,常於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峯。
(2)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並出現吞嚥困難,說話不清,噁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個病人可具有以上臨牀表現中的幾種。
(3)有一種稱爲“腔隙性腦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因其他病而行腦CT檢查發現此病,有的已屬於陳舊性病竈。這種情況以老年人多見,病人常伴有高血壓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腦梗塞可以反覆發作,有的病人最終發展爲有症狀的腦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穩定,多年不變。故對老年人“無症狀性腦卒中”應引起重視,在預防上持積極態度。
【 腦梗塞症狀表現 】
腦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靜休息時發病,有的病人一覺醒來,發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東西掉飯粒,舉不動筷子,這就是發生了腦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發病前有肢體麻木感,說話不清,一過性生活眼前發黑,頭暈或眩暈,噁心,血壓波動(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暫腦缺血的症狀。這些先兆症狀一般很輕微,持續時間短暫,常常被人忽視,所以要注意預防,要預防腦梗塞,平時可喝些天草丹蔘保心茶,防治腦梗塞比較有效。
腦梗塞前期症狀及後期導致什麼病狀?
CT所見:左側基底節區見斑片狀低密度竈,印象:左側基底節區腔揭性腦梗塞
一、前期症狀:
哈欠連綿: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口吃:病變。流涎症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最近,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
視物模糊:即表現爲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爲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鬍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鐘後完全恢復。這是由於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凡出現以上徵兆之一者,都應及早檢查,明確診斷後,進行系統治療,纔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二、避開危險因素
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很多,有一些是無法干預的。如年齡,人過中年,腦梗死的風險會逐年增高。還有性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病。腦梗死的發生還可能與遺傳有關,但腦梗死患者的家族成員仍可通過適當的措施,達到預防目的。 除了無法干預的危險因素,現已發現有許多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與腦梗死有關,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或藥物治療進行干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頸動脈狹窄、吸菸、長期大量飲酒、冠心病、心房纖顫、肥胖等疾病以及缺乏運動等不良習慣。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與腦梗塞密切相關的重要危險因素,60%的腦梗塞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糖尿病控制不好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患者發生腦梗塞的機會是普通人的2~3倍。頸動脈狹窄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在出現低血壓時,就容易引起腦梗塞。吸菸量越大,發生腦梗塞的機會就越多,吸菸者發生腦梗塞的機會是不吸菸人羣的6倍。血脂異常、長期大量飲酒也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此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梗塞患者,再次發生腦梗塞的風險極高,也被視爲腦梗塞的危險因素。三、中風後可能有啥併發症:
腦出血或大面積的腦梗塞後,常會併發身體其他臟器的疾病,常見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腦心綜合徵、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腫、褥瘡、中樞性呼吸困難、中樞性呃逆、腦卒中後抑鬱等,分述如下:
1、肺部感染:腦部病損可能導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亂,肺水腫淤血;較長時間不翻身,會導致肺部分泌物墜積;以及嘔吐物誤吸入氣管等,都會促使肺炎發生。應加強護理,如每3~4小時輕輕變動病人的體位並輕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於長期積貯,並使它容易排出。餵食時要特別小心,儘可能防止肺炎發生。 2、褥瘡:由於癱瘓肢體活動受限,骨頭隆起部位容易受壓,局部皮膚血液循環與營養障礙,故容易發生褥瘡,好發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轉子、外踝、足跟處。爲避免褥瘡發生,可幫助病人每2小時更換1次體位;在易發褥瘡的部位放置氣圈、海綿墊等,以保持皮膚乾燥;還可進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 3、急性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發生於發病後1周以內,半數以上出血來自胃部,其次爲食管,表現爲嘔血或黑便。 4、腦心綜合徵:發病後l周內檢查心電圖,可發現心臟有缺血性改變、心律失常,甚至會發生心肌梗塞。 5、中樞性呼吸困難:多見於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淺、弱及不規則,或呈嘆氣樣呼吸、呼吸暫停,是由於腦幹呼吸中樞受到影響,說明病情嚴重。 6、中樞性呃逆:見於中風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頑固性發作,也是病情嚴重的徵象。
左額顳頂葉腦梗塞。CT掃描左額顳頂葉大片低密度竈,其範圍相當於大腦中動脈供血區,中線結構略向右偏移。右放射冠見一腔隙樣梗塞竈。 左側顳葉腦梗塞。CT增強示低密度區呈腦回狀強化。 右額、頂葉出血性腦梗塞。梗塞後17天,CT平掃示低密度區內有斑片狀高密度影,密度不均,代表梗塞內出血。 左顳頂葉腦梗塞(超急性期,發病4小時)。T1加權(上圖)示左顳頂葉皮層下區略低信號影。同一層面T2加權(下圖)示左顳頂葉病竈呈高信號影。雙側基底節區多發腔隙性梗塞呈高信號影。
[病因病理]
腦梗塞是腦血管嚴重狹窄或閉塞,導致腦血流阻斷而使腦組織發生缺血壞死和軟化。約佔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50%-60%。引起腦梗塞的原因較多,主要的是腦血管阻塞及腦部血液循環障礙2種。
腦血管急性閉塞後,最初4h-6h缺血區逐漸出現腦水腫,12h後腦細胞開始壞死,但梗塞區與正常腦組織尚難區別。24h後至第5天,腦水腫達到高峯,側支循環開始建立。從第2周開始,腦水腫逐漸減輕,但梗塞區組織壞死及液化更明顯。雖已建立較充分的側支循環,但可有部分病人在血栓溶解、血管再通的同時,梗塞區的血管壁因缺血性損傷通透性增高,可形成出血性梗塞。
[臨牀表現]
主要取決於梗塞大小、部位。臨牀上表現爲頭暈、頭痛,部分病人可出現嘔吐及精神症狀,同時出現不同程度的腦部損害的症狀,如偏癱、偏身感覺障礙。病情較重時可出現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以及瞳孔散大等腦疝症狀。
[影像學表現]
1.CT表現:
(1)急性期:一般把發病後頭5天作爲急性期。病變區水份增加在CT圖像上造成兩種效應,一是病變區密度減低,皮質和髓質缺乏密度差異,早期這種密度減低一般不顯著,多呈楔形,與受累動脈的供血範圍一致,邊界模糊;另一是由於水份增加使病變區體積變大而造成的佔位效應或腫塊效應,輕的表現爲病變區腦組織腫脹,腦溝、腦油消失,重的表現爲中線結構向對側移位,即所謂腦內疝,佔位效應的程度與腦梗塞面積有關,面積越大,佔位效應越顯著。上述兩種效應一般在發病後第3一5天達到極點。
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腦梗塞出現CT上的變化最早需要3~6小時,晚的要等到24小時或者更長時間之後纔出現典型表現。如果臨牀上有典型的腦梗塞症狀而CT表現陰性時,應該在短期內複查CT,以免漏診。 (2)亞急性期:指發病後第6~21天,水腫明顯吸收,佔位效應減弱或消失。多數情況下也是低密度,邊界較急性期清楚;但有少數病人表現等密度病變,不易發現,即所謂“霧”狀效應,原因是病變區內一些密度高低不同的成分混合在一起的平均效應(水、類脂質、空腔等低密度物質混合血液、鈣化、鐵質等高密度成分)。此時作增強掃描,非常有助於診斷。注射造影劑以後,典型的腦梗塞表現爲腦回樣增強,梗塞區大腦皮質的腦回和基底神經節的神經核團增強。
((3)慢性期:21天以後,缺血壞死的腦組織被吞噬細胞清除,遺留含腦脊液的空腔,合併膠質增生,病變區仍爲低密度,與腦脊液相似,邊界清楚,但體積縮小,表現爲患側腦室擴大,蛛網膜下腔包括腦裂、溝、池增深增寬,皮質萎縮。
(4)腔隙性腦梗塞:多數位於基底節或大腦半球深部腦白質,病竈大小在1.5cm以下。一般沒有腦室系統受壓移位等佔位效應。
(5)出血性梗塞:CT表現的特點是低密度梗塞的背景上有散在、不均勻的高密度出血區。與血腫不同,其密度不如血腫高,亦不如血腫均勻一致。 腦梗塞的救護措施:
腦梗塞應儘早及時地治療,雖然不及腦出血兇險,但是病人大多年老體弱,諸多慢性病纏身,在治療上有許多謹慎用藥的情況,加之梗塞區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大,還會發生許多合併症,所以腦梗塞的死亡率也是比較高的,而且殘廢率高於腦出血。
治療原則主要是改善腦循環,防治腦水腫,治療合併症。
1適當地活動 可以起到改善腦循環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應臥牀休息,加強護理。
2改善腦部血循環 增加腦血流量,促進側支循環建立,以圖縮小梗塞面積。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漿、維腦路通、複方丹蔘注射液、川芎嗪等藥,每日1~2次,靜滴液量250~500毫升,連用7~10天。有頭痛、噁心、嘔吐或意識障礙者,可用20%甘露醇脫水治療,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3溶血栓療法 常用尿激酶、鏈激酶溶解血栓。用國產尿激酶2萬~5萬單位加入0.56摩爾/升10%葡萄糖液中靜滴,每日1次,每療程10天。也有人採用尿激酶頸動脈給藥治療腦梗塞,一般在發病24小時之內應用,由於採用頸動脈穿刺注藥,難度較大,必須在醫院應用。溶栓治療應早期應用的原因,是由於血栓形成的第1天內,富含水分,易溶解,這樣見效快,療程短,但要密切觀察病情,以免引起腦出血的嚴重後果。
4高壓氧治療 經實踐證明對治療腦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腦梗塞的病殘率。宜於早期應用,每日一次,10次爲1療程,每次吸氧時間90~110分鐘,必須在密閉加壓艙進行,受條件限制。
5調節血壓,控制高血脂,高血糖 目的是控制發病的危險因素。但血壓過高的不要降壓太快;血壓過低時適當給予提高。腦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對治療不利,必須積極控制。
6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吸痰,翻身拍背,活動肢體,預防肺炎和褥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