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罹患食道癌除了自身免疫力底下等原因外,最直接的外部誘因與飲食密切相關,被稱之爲“生活方式癌”。食道是食物每天的必經之路,所以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食道。那麼,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避免進食過燙過涼。
食管壁的粘膜非常嬌嫩,在正常情況下食道的溫度和身體的溫度大約一致。最佳的食物溫度在10°-40°左右。最大的耐受溫度約50°-60°。現在天氣漸漸熱起來,喝着冰鎮啤酒吃着涮鍋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冰鎮的食物一般都低於10度,各式各樣的涮鍋溫度也有七八十度。一冷一熱很容易刺激食道粘膜。如果感覺燙到,還是不在乎,接下來很可能產生潰瘍。偶爾爲之,沒有大礙,但是長期如此飲食,潰瘍反覆,粘膜增生,這就大大增加了患食道癌的機率。
二、端正吃飯姿勢,避免狼吞虎嚥。
吃飯坐好,不要選擇蹲着吃。蹲着飲食時腹腔內壓力增加, 食物由賁門進入胃的時候容易受阻, 食管就要增加蠕動和壓力來輸送食物。食物與食管產生的摩擦力可能會加重食管壁的損傷。
狼吞虎嚥很容易誤吞魚刺、禽畜肉骨頭和其它硬性食物, 這些硬性的物質, 會刺破食道壁,增加食道感染的機率。吃飯多咀嚼,首先咀嚼的過程可以使食物降溫。另外咀嚼過程中唾液量分泌增多,一方面可以使食物黏抱成團,方便吞嚥;另一方面,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殺滅進入口腔內的微生物,有具有殺菌的功效。
三、飯桌遠離重口味,戒菸限酒。
喝濃茶,多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引起食管粘膜算上、引起食管粘膜增生,這也可能是致癌因素之一。
國外有資料證明, 每日吸20支以上的吸菸者死於食管癌的人數, 比不吸菸者死於食道癌的人數高三、四倍。另外, 由於酒精含量高或劣質酒中含有其他有害化學物質, 飲酒能使吸菸引起的口腔、咽、喉、食管部位的癌症發病, 成數十倍地增加,。因此, 建議戒菸限酒。
四、拒絕致癌食物。
亞硝胺是一類強致癌物,會增加致癌機率。其與食管癌的關係密切,且黴菌能增強亞硝胺的致癌作用,建議大家不要食用不新鮮的蔬菜、隔夜剩菜腐爛水果、發黴糧食、少吃鹹魚醃菜和煎炸烤類的食物。我國的食管癌高發縣——河南林縣, 醫學家在人們常食的食物和人的胃液中, 檢測出甲基苄基亞硝胺。所以, 亞硝胺是導致人類食管癌的可疑因素之一。亞硝胺的前體有亞硝酸鹽、蛋白質產物二級胺等。它們可在人體內合成亞硝胺。預防食道癌,一定要管住嘴邁開腿,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提倡健康的飲食方式;另外,食道癌前期病變很容易被忽視,在出現食管炎、胃食道反流(燒心)等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文獻:[1].余文慧.預防食道癌飲食法則.飲食與健康.瑤山食療研究.1999年.4期.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馬嵐
新浪微博:@營養師馬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