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四大認識的誤區!_健康那點事兒

時間: 2014-09-27

  摘要:心臟早搏又分爲良性和惡性,一般健康人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吸菸、飲酒、喝濃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時均可出現早搏。

  近來全國各地報道的小兒病毒性的病例有所上升,但重症病例較少,大多數爲輕型病例。因病毒性的病情輕重懸殊,輕者症狀不明顯,重者如治療不及時甚至會發生死亡,家長特別害怕孩子得“病毒性心肌炎”,隨之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擔憂和恐慌。

  誤區一、感冒了就會得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引起感冒的原因90%以上爲病毒感染,有人誤以爲感冒了就會引發病毒性心肌炎。其實感冒後,只有極少部分孩子的心臟會受到病毒的損傷,這與病毒的種類,人體的免疫力,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着密切的聯繫。

  能影響人體免疫力、反應性的內在和外界因素很多,如細菌感染、營養不良、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疫苗接種、藥物的作用尤其是激素、抗生素等的長期應用。

  由於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病毒可乘虛而入,直接侵襲心肌或通過自身免疫反應損害心肌,發生了病毒性心肌炎。反之,如果入侵病毒少,毒性低,而人體抵抗力強,又沒有上述不利因素,人體與病毒鬥爭必然取勝,那就不發生病毒性心肌炎了。

  誤區二、心臟出現早搏就表示得了病毒性心肌炎

  心臟早搏又分爲良性和惡性,一般健康人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吸菸、飲酒、喝濃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時均可出現早搏。功能性或良性早搏常出現於飯後及安靜時,活動後早搏反而減少或消失。但如果是在運動後早搏明顯增多,需上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孩子發病前是否有明顯發熱及感冒、腹瀉等病毒感染史及相應的化驗和檢查,再做出診斷。

  誤區三、心肌酶譜高了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醫院懷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後,都會抽血檢查心肌酶譜,尤其是檢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鈣蛋白,因爲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損的情況。但這並不是診斷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據,醫生還會結合臨牀表現,綜合分析。

  誤區四、得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以後會發展成爲慢性心肌炎患者

  如果醫院已經通過全面的檢查明確了孩子的診斷,應瞭解孩子的病情輕、重程度。從全國性的大批病人的長期隨訪資料表明,一般經過2~6年的隨訪,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經數週或6個月內治療即痊癒,不到40%經數年後痊癒或好轉。

  只有極少數孩子在患病過程中出現心臟擴大等重症症狀導致死亡。可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預後是好的,只有少數遺留後遺症,如早搏,I度房室傳導阻滯等,而且大多是心肌修復時疤痕組織引起,預後一般良好,家長不必爲之恐懼或擔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