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皮疹症狀全解析

時間: 2012-01-24
皮疹是兒科疾病最常見的一種體徵,因皮疹的形態、分佈、以及出疹前後機體的不同表現,可以對皮疹進行鑑別診斷,雖然每個家長不是醫生,但是根據以下的一些症狀,還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據輕重緩急及時請醫生進行診治是有必要的。        1.幼兒急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發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多見於週歲以內的嬰兒,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以冬春季爲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見。潛伏期是8~14天。   臨牀表現:   發熱,可以高熱達39~41℃,一般持續3~5天,個別的孩子可能高熱驚厥。   熱退疹出是本病的特點。皮疹多爲不規則的斑點狀或斑丘疹。用手按壓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見。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跡。   同時有的孩子還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狀。頸部的淋巴結可能腫大。尤其是耳後或枕後淋巴結增大更爲明顯。   治療:   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果孩子高熱可以用退熱藥,如果有的孩子出現煩躁或者驚厥可以用鎮靜藥。   2.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兒童時期常見的、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傳染原可能是已經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沒有發病但是帶病毒者。多在冬春季發病,可以在集體流行。一般潛伏期是10~21天。   臨牀表現:   發熱:多爲中等度熱,少見有高熱。持續1~2天,發熱3天的少見。同時有的孩子伴有咳嗽、咽痛、流涕、頭痛、嘔吐、結膜炎。   發熱1~2天出現皮疹,之後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略高於皮膚。皮疹一般早則在出疹後2~3天消退,多則4~5天,個別病人在疹退後遺留色素斑。   耳後、頸部及枕後淋巴結腫大,出疹前即有腫大者對早期診斷有幫助。隨着病情好轉,淋巴結逐漸消退。   本病可以併發中耳炎、支氣管炎、腦炎、腎炎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治療:   發熱時可以多喝水,可以吃抗病毒的藥物包括清熱解毒的中藥。如果體溫高於38.5℃可以用退熱藥。其餘對症處理。注意休息、可以易好消化的食物。目前我國的兒童已經接種風疹疫苗,保護率達95%,注射後6~8周保護抗體達到高峯。本病隔離從發疹至出疹5日後,患兒不能接觸孕早期婦女,容易引起胎兒畸型、白內障、先天型心臟病。   3.水痘:是常見的、較輕的、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染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再次感染可出現帶狀皰疹。多見於6個月以後的各個年齡段。孕晚期也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期出水痘。冬春季發病多見,一般1次發病,終身免疫。潛伏期11~24天。   臨牀表現:   發熱,一般在39℃以下。   發熱當天即可出皮疹,也有的在發熱1~2天后出現,以軀幹、頭、腰以及頭皮多見。一般丘疹、皰疹、結痂的疹子同時存在。有的孩子口腔、咽部和結膜也可以見紅丘疹。   治療:   發熱是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膚清潔,勤換衣服,不要抓破水皰,以防感染,只要水皰不破,一般痊癒後不留疤痕。   可以吃抗病毒藥物或者注射維生素B12。   目前已經研製成功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     4.麻疹: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急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病原體爲麻疹病毒。患過麻疹的孩子可以獲得終身免疫。麻疹患兒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染,或者通過第三者作爲媒介進行傳染。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晚春最多。潛伏期6~18天。   臨牀表現:   發疹前3~4天可見高熱、流涕、結膜炎、流淚、輕咳。口腔內可見口腔麻疹黏膜斑,這最具有早期診斷價值。   發熱第四天出現皮疹,先見於耳後,繼而象一盆水從頭潑下一樣出現皮疹:髮際、頸部、臉、遍及全身最後達四肢。皮疹大小不等呈暗紅色。疹出2~5天按出疹順序從上向下逐漸消退,   如果發疹不透,或者高熱不退容易出現合併症:喉炎、肺炎、腦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治療:   在家臥牀休息,室內空氣新鮮,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直接吹風。做好眼、鼻、口腔護理,不能急於降溫,最好採取物理降溫,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透疹的中藥。病情有變化及時去醫院就診。   5.丘疹性皮疹:丘疹性皮疹又叫“沙土皮疹”。此病主要發生在夏天,多見於嬰幼兒。由於孩子的皮膚嬌嫩,經過沙土或水的多次刺激,使得皮膚表面的保護屏障受到破壞,防禦能力降低,由於天氣炎熱,孩子出汗,就導致皮膚髮炎,形成皮疹。輕的出現皮疹,重的可以出現局部皮膚腫脹,糜爛,滲出。好發孩子的腕部,手背,有的也會在孩子的前臂,大腿,臀部出現。   治療:   局部外用氧化鋅軟膏,口服維生素C。   如果有糜爛或滲出可以將化毒散用水調後外用。   6.手足口綜合症: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於小兒的傳染病,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國廣爲流行。全年均可有發病,常發生在3~11月份,6~8月份爲高峯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範圍極廣,發病年齡可從4個月的嬰兒到30歲的成人,但以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   本病的傳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帶病毒者。病兒說話時的口水飛沫中帶有此病毒,可傳染其他小孩;病人玩過的玩具或拿過的食物上也可帶有此病毒,其他孩子再拿這些東西時,可通過手將病毒吃進嘴裏而患病。預防措施主要是隔離病兒、加強嬰幼兒衛生保健,以減少感染機會,這一點對幼托機構來講非常重要。同時要注意居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宜。   臨牀表現:   發病初期,主要症狀是發熱,體溫一般在38℃~39℃之間,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症狀,與上呼吸道感染很象。1~2天后,孩子的手上、腳上和口腔內頰部、舌、口脣內側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斑點逐漸發展成爲皰疹,故而得此病名,是小兒常見的皰疹性疾病之一。   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疼痛異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響吃奶、吃飯、哭鬧不安。多數患兒的皰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脫屑而痊癒,無併發症者一週左右即可治癒,預後良好,只有極少數患兒可併發心肌炎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疾病。   治療:   目前對手足口病尚無特異的治療方法,臨牀主要是對症治療。服用抗病毒的藥物或清熱解毒的中成藥。保證患兒有足夠的休息。若小兒有發熱時,多喝水,體溫大於38.5℃也可口服退熱藥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對破潰處,可用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及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因口腔有糜爛,小兒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易於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定時讓患兒用溫水衝漱口腔。
    以上這些就是關於幼兒皮疹症狀全解析的相關內容。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6-06
爐甘石洗劑擦患處,一天2-3次,2小時左右洗掉,避免用熱水,會厲害的。辛辣海鮮等發物母親不要食用,避免孩子所在的房屋的溫度過高。慢慢會好的,皮膚特干時給寶寶抹點香油,也可以起輔助作用!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6-06
多喝水,喝點綠豆湯排毒。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