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高血壓的治療迷境

時間: 2014-01-15

  導致血壓增高的生活因素有很多中,由於在實際治療高穴要的過程依然存在着不少誤區,因此欲使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內,必須以消除不利誘因爲鹽澤,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進行,認清降壓治療的重要意義,對症下藥,切忌用藥不當,或者擔心藥物副作用,隨意增減藥物及劑量,以免重要靶器官受損,致殘後而後悔莫及。

  如何走出高血壓的治療迷境

  1、服不服藥無多大差別

  要知道,高血壓病人中除5%左右(症狀性高血壓)可通過手術等方法得到根治外,其餘90%以上的病人都是高血壓病,這些病人是一種慢性病,往往需要長期或終身服藥。其服藥與不服藥的結局是截然不同的,堅持長期用藥者由於使血壓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可以減少和推遲器官的損害,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臨牀意義。而長期不服藥者則由於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其本身可促進或加速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甚至引起致殘或死亡。因此,要認清降壓治療的重要意義,積極、有效、長期地控制血壓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2、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有的高血壓病病人一味追求血壓達到正常水平,甚至認爲降壓應該是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實不然,一般來講除高血壓急症(如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等)外,其餘高血壓病病人均宜平穩而逐步降壓。因爲,血壓下降過快、過低,不但會使病人出現頭暈、乏力等體位性低血壓的不適症狀,也稱“腦貧血”,還極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甚至誘發腦出血,這種情況尤其在老年人爲甚。因爲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此時偏高的血壓有利於心腦腎的血液供應,如果一味要求降到正常水平,勢必影響上述臟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償失。因此,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住緩慢、平穩的原則。

  3、不按病情科學治療

  有少數病人,把別人降壓效果好的藥物照搬過來爲己所用,這是既不客觀又不現實的。因爲,同樣是高血壓的病人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卻是大不相同的。如某人用某藥降壓效果非常明顯,則另外一人卻效果不顯,甚至無效。再如服用短效硝苯地平時,有一小部分人會即刻發生心悸、臉紅等不適症狀,而多數人則感覺良好。因此應當根據病情,因人而異,合理選用藥物,最好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欲走捷徑絕對是不可能的,甚至釀成不良後果。 面對多種降壓途徑無所適從。

  4、憑自我感覺估計血壓高低

  許多高血壓患者平時不測血壓,僅憑自我感覺服藥,平時感覺無不適時少服或不服,一有頭暈、頭痛等症狀時就加大藥量,殊不知,血壓忽高忽低或下降過快,同樣會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症狀。不測血壓,盲目服藥,不僅不能控制血壓穩定,還可使病情惡化,誘發心腦血管疾患。

  5、擔心藥物副作用,不敢長期服藥

  如高血壓不控制,所帶來的危害是致命的,是縮短壽命的,而副作用與高血壓的危害相比,則微不足道。抗高血壓藥物的用藥原則是多種藥物小劑量聯合,這樣可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抵消。但如何聯合,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藥。

  6、血壓一降立即停藥

  有些人在應用降血壓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症狀好轉,血壓降至正常,即認爲已“治癒”,便自行停藥,結果在不長時間後血壓又升高,再用藥使血壓下降後再停藥,人爲地使血壓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這樣對人體的危害較大,不僅能使病情惡化,使機體產生耐藥性,而且還會導致“高血壓危象”。

  7、單純依賴降壓藥,不綜合治療

  高血壓能引起多種併發症,應根據不同的併發症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目前抗高血壓藥有六大類,幾十種。患者自己很難分清哪種藥更合適。應該去正規醫院,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藥。如高血壓合併冠心病、合併心力衰竭、合併糖尿病、合併血脂紊亂等,用藥應不同。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4-09-04
客觀地說,走路是最好的鍛鍊方法,對高血壓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單靠走路鍛鍊及任何方法鍛鍊都只是起個緩解的作用,無法治癒高血壓!鍛鍊有一定的好處,能夠延緩和減輕,鍛鍊要比不鍛鍊強得多。如果單憑鍛鍊就能治癒的話,哪裏還會有這麼多的高血壓患者?這裏舉個簡單的事例,可幫你領悟其中的道理:一個壓水井的工藝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有了這個簡單的工具,可以很輕鬆的將地下水流到桶裏;如果沒有這個簡單的工具,一個人有再大的能耐,都是沒辦法讓地下的水流到地上面的桶裏的。這個簡單的事例,充分說明了科學的重要性。同樣的道理,對於那些看似非常複雜的疾病來說,也完全可以用簡單的科學方法來治癒它!怎樣才能根治高血壓:由於患高血壓...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4-09-04
選擇舒緩的運動方式堅持鍛鍊,有助於高血壓患者控制病情,改善血壓起伏不定的狀況
第3樓 熱心網友 2014-09-04
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高血壓,如果是血管彈性差就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鍛鍊,提高血管彈性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