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的分類

時間: 2013-09-15

  因息肉多少、位置高低、性質不同,可分爲腺瘤性息肉、乳頭狀息肉、炎性息肉及息肉病等四種.
  
  1.腺瘤性息肉(直腸息肉):是一種腸道的良性腫瘤,多見於兒童。由腺樣組織構成,初起在粘膜上有一個小的突起,多無症狀,逐漸長大如黃豆粒,再大如核桃。質軟有彈性,色多鮮紅而易出血。無蒂者稱爲廣基息肉;有的因腸蠕動及糞便推動使息肉下移,將腸粘膜拉長成蒂稱爲帶蒂息肉。如蒂部纖維化,血運減少,息肉則變爲黃白色。由於糞便反覆摩擦及壓迫,其表面常發生糜爛而出血則排便帶血,色鮮紅附於糞便表面,偶爾帶有粘液。位置較高者稱爲高位息肉,不易發現。直腸下部息肉或蒂部較長者,排便時可脫出肛外,稱爲低位息肉,易於發現。一般便後可自回,若反覆脫出,逐漸則不能自回,需手法送回。此時便條常有壓痕溝,可出現排便不暢、下墜、裏急後重等不適感。息肉常單發,偶有多發。幼年型息肉不易惡變,多發性成人息肉惡變較多。腺瘤性是最多見的一種息肉。
  
  2.乳頭狀息肉(絨毛乳頭狀瘤):本病少見,約佔成人息肉的15%,多發生於35-50歲的男性。也是一種良性腺瘤,但先由粘膜表面細胞生長,然後腸腺發生改變。多發生直腸或乙狀結腸下部。常爲單發,廣基無蒂或有短蒂,表面不平,有很多細長的絨毛樣突起,,呈顆粒狀,分成小葉,形似海綿,呈紅色,血管豐富,易出血而便後帶血。若其表面發生感染、糜爛,則混有粘液。如帶蒂者位置低,排便時脫出肛外,常有便頻、腹瀉或排便不暢感。惡變率比腺瘤高(據手術切除材料統計,約佔20-70%)。乳頭狀纖維瘤是乳頭肥大,不屬此種。
  
  3.炎性息肉:亦稱假性息肉,是一種炎症改變。由於腸粘膜潰瘍(如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癒合後所引起,多在直腸,不會癌變。
  
  4.息肉病:本病爲結腸及直腸多發性息肉,有多種類型,常見者爲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息肉綜合徵、遺傳性黑斑息肉綜合徵、幼齡息肉。前二者易惡變,後二者不易惡變,90%以上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有的全部結腸受累,少數患者胃及小腸也受累。息肉形態和大小不一,有的羣生,有的甚至長成融合一片,息肉呈紅色或黃白色、質軟,有的表面糜爛或潰瘍,分泌大量粘液。早期無明顯症狀,以後常有腹痛、腹瀉、粘液血便。常繼發感染,症狀加重,出現稀便、味臭,帶泡沫粘液血膿,偶有便祕,飯後即有便意感或裏急後重感,由於長期消耗而出現貧血、消瘦。遺傳性黑斑息肉綜合徵伴有面部、口脣周圍、口腔頰粘膜、手指、足趾、手掌、足跖、肛門周圍和陰道的黑色素斑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