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有關咖啡的好消息:喝咖啡可能有助於預防常見的肝癌。 一項對9萬日本人所進行的調查表明,每天或幾乎每天喝咖啡的人患肝癌的危險是從不喝咖啡的人的一半;每天喝1至2杯咖啡會起到預防肝癌的作用,喝3到4杯會增加其預防作用。 動物實驗也表明,咖啡對肝癌有預防作用。爲此,位於東京國家癌症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了10年的公共健康調查來證明咖啡是否對肝癌有影響。發表在最近出版的日本《國家癌症學會雜誌》上的這份研究報告稱,在這10年裏,從不喝咖啡或喝咖啡少的人患肝癌的機率爲每10萬人中有547.2例,而每天喝咖啡的人,每10萬人中只有214.6例。 其他研究發現,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刺激飲用者的神經,使其清醒。咖啡因也會加重更年期症狀或一些抗生素藥物的副作用。過量喝咖啡還會導致流產。但研究也表明,在老鼠身上,帶有咖啡因的護膚霜可降低患皮膚癌的危險。溫馨提示:咖啡雖然有益健康,但並非人人皆宜。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曾發表聲明,建議已經懷孕或可能懷孕的婦女減少咖啡因的攝取。咖啡因還會越過胎盤進入胎兒,或是通過母乳的哺育進入嬰兒體內,因此,產後數月不要喝咖啡。 有腦血管瘤患者不適合喝咖啡,心臟病患者應喝不含或只含低咖啡因的咖啡,因爲咖啡因會增快心跳速度而造成心臟缺氧。 糖尿病患者也要避免喝加入太多糖的咖啡,以免加重病情。 皮膚病患者及有胃病者應儘量少喝咖啡,纔不致因過量而導致病情惡化。 “咖啡之道”是適時適量 凡事都應該適時適量,“咖啡之道”也是這個原則。 交感神經受到咖啡刺激、興奮,食慾會減低。另外,空腹喝咖啡,胃液分泌增加,長期如此,會造成胃潰瘍。因此,咖啡宜在餐後飲用。 有些人在晚間飲用了咖啡會失眠,也有些人飲用過多咖啡,也不會受到絲毫影響。因此,對咖啡比較敏感的人,最好不要晚上喝咖啡。 不管餐前餐後,過量飲用咖啡因,都會發生心悸(心臟跳得很厲害),甚至精神恍惚、走路重心不穩等副作用。 一般人每天吸收300毫克(約3杯煮泡咖啡)的咖啡因,會有好處。但是超過400毫克(4杯)時,則會帶來負面效應,情緒變壞、煩躁,甚至惹人鬧事。 因此,咖啡以一天二三杯爲佳。 咖啡煮後穩定性下降,煮沸後冷卻,成分會發生改變,因此咖啡最佳的飲用溫度是85℃-88℃。爲了減少能量攝入過多,喝咖啡最好不要加糖。 不要過分依賴咖啡提神 許多人喝了咖啡後,都會精神亢奮。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咖啡因造成的短暫清醒,並不表示體力真的獲得恢復。因此,不要過分依賴咖啡提神,累了時,該休息就要休息。 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於鈣質流失和骨質疏鬆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對於咖啡也產生相當的疑惑。至於咖啡因的攝取和骨質疏鬆症的關係,仍在持續研究中,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咖啡因會導致骨質疏鬆症,但是某些研究則指出咖啡因會增加鈣質的流失。在尚無定論的時期,建議咖啡愛好者應該多吃些高鈣食品來補充鈣質,如準備以奶酪粉做成的吉士片或吉士蛋糕等搭配咖啡享用,不僅能補充鈣質,還能使咖啡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