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癌的最有效手段是預防

時間: 2011-04-22

     肝癌是可以預防的

隨着對肝癌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和深入,愈發感到:肝癌並不是“防不勝防”,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

一、防止肝炎病毒傳播

  我國是肝癌的高發流行國家。主要是因爲我國擁有數量龐大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羣。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以後,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和肝細胞內的遺傳物質—DNA結合在一起,導致肝細胞特性的改變,誘生肝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以後,發病更爲隱蔽,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出現了嚴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

  預防肝炎病毒感染,降低肝炎發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及時注射乙肝疫苗

    對於新生兒和體內沒有抗乙型肝炎病毒抗體的人,要及時、正規注射乙肝疫苗,並按照要求定時追加註射,以保證體內對抗乙型肝炎病毒抗體能夠維持在有效水平。

    目前採用的乙肝疫苗爲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好,注射後,不會帶來嚴重副反應。注射過程要嚴格按照0、1、6三針標準方案執行,即初次注射後1個月、6個月,分別加強注射1針。以後每半年檢查一次乙肝五項,瞭解表面抗體水平,視情決定是否需要加強注射。

    目前,尚沒有預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但科學家正在努力進行研究,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有效預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問世,造福人類!

2.阻斷母嬰垂直傳播

    母嬰垂直傳播是指攜帶乙型肝炎病毒,或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母親,在懷孕和分娩過程中,感染了自己的孩子。這種方式在我國最爲常見。經常可以看到,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親生育的孩子也被病毒感染的情況。

    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孩子出生24小時內,不但要進行乙肝疫苗的注射,還需要注射高效價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最大程度地免於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除此之外,對於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女性來講,在考慮懷孕前,最好到醫療機構進行完善的檢查,並接受相應的指導。如果體內病毒水平較高,傳染性較強,則應當推遲受孕,接受抗病毒治療,以確保自己與孩子的健康。

    對於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女性,也存在着相同的問題,但由於沒有有效的疫苗,所以阻斷母嬰垂直傳播的關鍵,在於孕前、孕期、分娩後的醫學指導,必要的情況下還要接受抗病毒治療。

3.科學看待醫學隔離

    由於我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羣數量較爲龐大,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健康人都難免會與病毒感染者打交道,甚至與其長期生活在一起。那麼該如何看待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之間的醫學隔離呢?

    人們普遍有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很容易被傳染。其實,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日常生活接觸通常不會造成病毒傳播,甚至夫妻之間的密切接觸也難以傳播。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是,夫妻兩人只有一人患乙型肝炎,夫妻同患乙型肝炎的情況很少見。

    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刮臉刀、牙刷、臉盆等個人衛生器具;最好實行分餐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餐前便後用流動水洗手。這樣就可以避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對於存在着傳染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自覺養成上述良好習慣,儘可能將傳染別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另外,做到潔身自好,不注射毒品,避免不正當的性行爲,對於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十分關鍵。

    丙型肝炎病毒通過血液傳播。人羣中造成的感染,主要是因爲輸用了含有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製品。所以加強獻血員的篩查,避免輸用被病毒感染的血液和血製品,是阻斷丙型肝炎病毒傳播最爲重要、最爲有效的手段。

    總之,醫學隔離方面,既不能過於緊張,也不能疏於防範。而且需要牢記這樣的原則:不被人傳染,不傳染他人。

二、治療基礎肝病

    慢性肝炎患者,雖難以徹底清除病毒,但可以通過積極的保護肝臟、抗病毒治療等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肝臟損害,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關於這方面的學識,請參見《呵護肝臟》系列叢書第一部和第二部中的相關章節。

三、優化周圍環境

    隨着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建立綠色健康家園,已經成爲了人們共同追求的生活目標。這對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預防肝癌等惡性疾病,有着重要意義。

    環境污染與肝癌發病間有着密切的關聯。現舉兩例。

    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是肝癌高發區。經過調查發現,這裏水污染十分嚴重。當地居民飲用水中,含有超出安全限度的致癌物質。通過加強水源改造,使飲用水達到國家安全要求,目前這一地區的肝癌發病率較以往已有下降的趨勢。

    另外,在我國南方地區,由於以往糧食儲存條件較爲落後,導致糧食在炎熱潮溼條件下發生黴變,產生黃麴黴毒素。當地居民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糧食,使肝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北方地區。經過相應的改造,糧食儲備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人們食用黴變糧食的局面得到扭轉。現在,這些地區肝癌發病率較以往也呈明顯下降趨勢。

    由此可見,創造良好生活環境,對於預防肝癌的發生是何等的重要。

四、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的好壞,對於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響。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使人保持旺盛的體力、良好的精神狀態,提高對抗疾病的能力;同時,還可以營造乾淨、衛生、典雅、優美的生活環境,減少了疾病孳生的可能。

    不良生活習慣,是不文明的表現,更是健康的公敵。它不但侵蝕着人們的抗病能力,而且造成環境的破壞,爲疾病的產生提供了溫牀。

    有這樣一個事例,令人深思!

    在哈爾濱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當地惡性腫瘤死亡的患者中,35歲至55歲的中年白領佔50%,而且近七成是肝癌。專家分析認爲,中年白領心理壓力大,又不注重身體鍛鍊,平時以車代步,生活不規律,通宵飲酒,大量吸菸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誘發癌變的重要原因。爲此,專家建議中年白領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摒除生活陋習,以減少患癌症的機率。並要加強鍛鍊、清淡飲食,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五、保持健康心態

    癌症與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關係,心理因素既可能致癌,也可以抑癌,它既可加速癌症的惡化,也能使癌症患者奇蹟般的好轉。

    什麼樣的性格和心理狀態,易於導致肝癌的發生呢?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人們發現具有多愁善感、心思較重、憂鬱悲傷、內心黯淡、自我封閉、過分內向的人容易患肝病,也容易發生肝癌。

    在癌症的發生中,心理因素起着“活化劑”的作用。致癌因素在周圍環境中隨時隨地存在着,正常情況下,由於人體免疫功能的控制,使其不能發生作用。而生活事件可通過某種個性特徵起作用,使人產生孤寂、憤怒、悲哀、絕望等負性情緒。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這種負性情緒狀態下,就會導致神經內分泌活動紊亂,臟器功能失調,機體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監視功能減弱,從而影響免疫系統識別和消滅癌細胞的監視作用,使癌細胞得以突然地發生增殖。

    而良好的心理狀態,作用於神經免疫調節系統,增強機體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免除癌細胞對機體的侵害。

    在肝癌的預防工作中,要重視心理衛生指導的作用,努力培養健全的人格,客觀認識自己的不良性格,積極改變自己的性格模式,學會正確對待生活事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這是一項既經濟又實惠的措施,何樂而不爲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