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胃癌晚期資料

時間: 2013-07-12
胃癌晚期的症狀

當胃癌發展擴大,尤其在浸潤穿透漿膜而侵犯胰腺時,可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並向腰背部放射。癌腫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消瘦、乏力、貧血,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血性胸或腹水、肝腫大、病理性骨折,最後表現爲惡液質。

  癌腫長大後,可出現梗阻症狀,賁門或胃底癌引起下嚥困難,胃竇癌引起幽門梗阻症狀,腹部還可捫及腫塊。癌腫表面形成潰瘍時,則出現嘔血和黑便。至於轉移竈和腹水的出現,更是晚期胃癌的典型表現

胃癌生存率

胃癌是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最嚴重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位。但早期胃癌診治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別可達到95%和90%。關鍵是正確選擇合理的檢查方法,以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常見的症狀有:易飽感、腹脹、嚥下困難和上腹部不適,或有嚴重的上腹部鑽痛。可因幽門梗阻或全胃累而出現嘔吐,癌腫破潰可引起嘔血和黑便,病程長者可出現乏力、食慾不振、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皮膚乾燥和毛髮脫落等臨牀表現。常見的檢查:胃鏡檢查,胃腸鋇餐X線檢查,超聲內鏡,胃CT,口服超聲顯影劑經腹壁B超檢查。

對生存時間平均值進行比較的結果是:白人爲12.0個月、拉丁裔爲10.8個月、非洲裔爲10.5個月,亞裔則長達26.7個月,是他們的兩倍還多。

報道說,對於亞裔人種來說,雖然易患胃癌,但患上之後相對其他人種來說危害要小。

晚期胃癌治療方法:

(一)整體與局部兼治

晚期胃癌患者,大都體質虛弱,有不同程度的氣血兩虛,故在治療中須注意辨證與辨症,整體與局部的對立統一辯證關係,把辯證施治與抗癌治療結合起來,即扶正與祛邪(抗癌油結合,中藥與化療相結合,隨着癌腫的發展,邪正鬥爭的具體情況,治療時既要重視消除癌腫病竈,也要重視人體抗癌能力的保護和高。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調動患者機體內在的抗癌能力。化療藥物主要作用於殺傷癌細胞;而中醫中藥在辯證論治的基礎上。從整體觀念出發,進行整體與局部兼治,這樣二者有機的結合,更能提高療效。如患者癌腫雖屬晚期,但一般情況尚可,以化學治療與抗癌中草藥同時應用,以攻爲主。反之,患者體質虛弱,氣血僅虛者,則以中藥扶正抗癌爲主,待整體情況好轉再加用適當化療。若晚期患者,體質極爲虛弱,不適宜用化療,則單純以中醫中藥扶正抗癌治療。作者從臨牀觀察,對晚期癌正氣明顯虛衰者,用化療攻癌,往往會適得其反,反而造成擁未去而正更虛,故以中醫中藥扶正培本。增強機體抗癌能力,往往能延長生存時期。

(二)中醫中藥防治化療藥物及放療毒性反應

中醫中藥能預防和治療化療和放療引起的毒性反應和副作用,使化療用足療程,較有效的方藥如下:

1、防治胃腸道反應

化療藥物常產生胃腸道反應,有噁心嘔吐、胃納不振,腹痛腹瀉。常用降逆止嘔,健脾和胃藥物、如旋覆花、代赭石、陳應。姜竹茹、生薑、生白朮、黨蔘、山藥、馬梅等。亦可用香砂六君子湯、保和丸、山植丸及平胃散藥。

2、防治骨髓抑制:

經臨牀及動物實驗證明,多種補氣養血、滋腎健脾藥物,有提升白細胞及血小板作用,如黃芪、黨蔘、黃精、生熟地、女貞子、菟絲子、補骨脂、當歸、雞血藤、龜版膠、枸杞子、五味子、羊蹄根、水牛角、虎杖、升麻、仙鶴草、冬蟲草、紫河車等。對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毒性反應有一定防治作用。此外,能提升紅細胞及血色素的藥物有太子參、紅參、黃芪、當歸、熟地、鹿茸、阿膠、紫河車、枸杞子、雞血藤、補骨脂、巴戟天等。

3、防治放療反應

放療常產生髮熱,局部疼痛,口乾大便祕結,甚至產生腰肌炎、血尿等,故中醫中藥常用潤燥、清熱解毒之品,如銀花、連翹、山豆根、射干、黃連、板蘭根、丹皮、知母、沙蔘、小生地、玄蔘、麥冬、石斛、花粉、玉竹、女貞、早蓮草、西洋參等。可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中醫中藥對胃癌的治療有一定療效,中西醫結合治療將爲提高胃癌療效開拓廣闊的前景,今須進一步研究,篩選有效的抗癌中草藥和方劑及探索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將會取得更好的療效。

胃癌的臨牀症狀

⑴ 胃部痛:是胃癌最常見的症狀,該症狀出現較早。初起時僅感上腹部不適,或有腹脹、沉重感、或心窩部隱隱作痛,如按胃炎、潰瘍病予以治療,症狀也可暫時緩解。直到胃癌進一步發展,疼痛發作頻繁和加重,甚至出現黑便、發生嘔吐時才引起注意,此時往往是胃癌的中、晚期,治療效果較差。所以要重視“胃痛”這一常見又不特異的症狀。尤其當治療症狀緩解後短期內又有發作者。不要等待出現所謂“疼痛無節律性”、“進食不能緩解”典型症狀。應及時考慮作進一步檢查,不要喪失最佳治療時間。如果出現疼痛持續加重且向腰背部放射則是胃癌侵犯胰腺的晚期症狀。

⑵ 食慾減退、消瘦、乏力:此症狀可在早期即出現,可以不伴胃脘疼痛的症狀。當此症狀與胃痛同時出現,尤應予以重視。不少病人在飯後出現飽脹、噯氣而自動限制飲食,體重逐漸減輕。

⑶ 惡性、嘔吐:此症狀常因腫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亂所致。賁門癌可引起進食不順利,甚至吞嚥困難。胃竇部癌可引起幽門梗阻及嘔吐,吐出物有腐臭味或隔夜宿食。

⑷ 出血和黑便:小量出血時僅有大便潛血(隱血)陽性,當出血量較大時可以有嘔血及黑便。當發現老年人有黑便時,必須警惕有發生胃癌的可能。

⑸ 其他症狀:部分病人發生腹瀉或便祕、下腹部不適、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卵巢腫塊、腹部腫塊等。 子宮癌的症狀 最常見症狀爲異常的子宮出血。國內、外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爲88%~96%。最多見於絕經期或絕經後出血,表現爲血性分泌物或不規則陰道流血。一次出血也可能僅持續1~2天,幾個月不復發。由於更年期排卵可能不規律,故多數婦科醫生認爲絕經後出血的最好定義應是“發生於最後一次出血後至少1年的任何出血”。約20%的絕經後出血是由盆腔腫瘤所致

胃癌的分類和分期,胃癌有哪些類型?

一、癌前期疾病

主要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胃大部切除術後的殘胃。

二、病理分類與分型

(一) 早期胃癌 侷限於粘膜層和粘膜下層,不論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可分爲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

(二) 進展期胃癌 癌組織浸潤達肌層或漿膜層。

1. 大體分型 可分爲蕈傘型、潰瘍型、浸潤型、隆起型。

2. 組織分型 可分爲胃乳頭狀腺癌、胃管狀腺癌、胃粘膜腺癌、胃粘液細胞癌、低分化胃腺癌、未分化胃癌、胃腺鱗癌、胃鱗癌和胃類癌。

三、分期

0期:腫瘤浸潤至粘膜層,但未累及粘膜固有層,無局部淋巴結轉移。

IA期:凡腫瘤浸潤至粘膜或粘膜下層者,無局部淋巴結轉移。

IB期:腫瘤浸潤至粘膜或粘膜下層,伴有距原發竈3CM以內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已浸潤至肌層或漿膜下,但尚無局部淋巴結轉移者。

II期:腫瘤浸潤至粘膜或粘膜下層,但已有距原發竈3CM以外局部淋巴結轉移者;腫瘤已浸潤肌層、漿膜下層,但僅有距原發竈3CM以內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已穿透漿膜層,但尚無淋巴結轉移。

IIIA期:腫瘤浸潤肌層或漿膜下,並有距原發竈3CM以外淋巴結轉移;腫瘤已穿透漿膜外,但僅有3CM以內淋巴結轉移;甚或腫瘤已侵及鄰近組織器官,但尚無淋巴結轉移。

IIIB期:腫瘤已穿透漿膜層並有3CM以外的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已累及鄰近組織器官,但有3CM以內淋巴結轉移。

IV期:腫瘤已累及鄰近組織、器官,並有距原發竈3CM以外淋巴結轉移;或已有遠處轉移的任何T、N。

胃癌轉移症狀

1、直接浸潤蔓延:胃癌可直接侵犯鄰近器官或組織淋巴道轉移。胃癌向胃壁浸潤時,可侵入血管、淋巴管,形成癌栓。癌組織還可侵入自然腔道,如食道下端、十二指腸亦可直接蔓延波及網膜、橫結腸、胰腺及肝臟等。

2、淋巴轉移:一般按淋巴引流順序,由近及遠,由淺入深,也可出現跳躍或轉移,即近處淋巴結尚未出現轉移時,遠處淋巴結已發生轉移,如胃的淋巴來源與左鎖骨上淋巴結相連接,癌細胞可經胸導管逆行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特稱爲Vischow淋巴結,預示胃癌已遠處轉移。

3、血行播散:多發生於胃癌晚期,最常見的受累器官爲肝臟,其次爲肺。癌細胞一旦進入大循環,能在骨、腦、腎上腺、腎、脾、甲狀腺及皮膚等形成轉移竈。胃癌肝轉移多數經門脈血行轉移,在肝內形成多個結節性轉移竈,有時肝轉移爲胃癌的首發證狀,且肝內病竈的治療一般效果較差。

4、腹腔種植:胃癌侵及漿膜後可脫落至腹腔引起種植。見於腹腔、腸繫膜、腸壁和盆腔,均屬於疾病的晚期。臨牀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腸腔壓迫梗阻。女性可移植於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

併發症:

術後腹腔內大出血,吻合口瘻,腹腔嚴重感染,心功能衰竭,肺炎、肺不張、肺血管栓塞、膿胸、嚴重者出現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胰瘻及胰腺炎,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栓及靜脈血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