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結直腸息肉?

時間: 2013-05-19

     腸息肉是腸道常見的良性腫瘤,最常發生在結腸和直腸,一般爲單個或散在分佈於直腸結腸的少數息肉,此發病率最高的年齡組在3~6歲,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男女之比爲2:1。
    
    發病機理:

      腸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慢性機械刺激、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等爲其誘因。

      臨牀症狀:

      直腸結腸息肉最常見的症狀是反覆便血,多爲鮮紅色,發生於排便後或糞便表面有條狀鮮紅色血跡,爲出血的息肉壓迫糞便形成的痕跡,便時無疼痛,息肉部位較低者,排便時可將蒂狀息肉推出肛門外,在肛門口見肉紅色圓形腫物,便後可自行回縮,若不能還納可發生嵌頓壞死。息肉部位較高者,出血常與後半部分軟便混合,也可有粘液便,偶伴腹部隱痛,多爲息肉牽拉腸壁或腸腔部分受阻所致,單發息肉出血量不多,較少發生繼發性貧血等全身性改變。
   
      診  斷:

      凡兒童有無痛性鮮血便者,首先應想到本病,直腸指診,直腸鏡檢查多能發現息肉,部分病例需藉助乙狀結腸鏡、纖維結腸鏡或鋇灌腸檢查可確定診斷,息肉常位於直腸後壁的較低位置,直腸指診多能捫及較大的蒂狀息肉,較大兒童可令其似排便樣用力屏氣,以利發現較高部位息肉,對反覆直腸指診未發現息肉者,可在麻醉下進行直腸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發現息肉即予以摘除,懷疑有多發息肉者,可行鋇灌腸雙重空氣對比造影檢查。
   
      輔助檢驗:

      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纖維結腸鏡或鋇灌腸檢查均可查見息肉,但檢查前必須徹底清潔結腸內糞便以免造成假像。
   
      治  療:

      所有直腸、結腸息肉均應摘除,摘除方法取決於息肉的部位、形態及數目,上述鏡檢和摘除息肉均應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要求患兒安靜、肛門鬆弛,在纖維結腸鏡直視下摘除息肉要完全,止血要徹底,對基底廣的息肉可在直視下電烙切除,但燒烙不能過深以防直腸穿孔,單個或散發息肉均屬良性病變,經摘除後預後良好,極少數病例可以復發,應定期隨訪。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