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中醫優勢綜合治療肝硬化

時間: 2011-12-16

                                 甘肅永登   張 帆    李廣英   2011.3.7.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而又是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進行性肝病。西醫認爲是由於肝細胞瀰漫性纖維組織增生而發生肝硬化。本病屬中醫“膨脹”範疇,是肝、脾、腎三髒受損,發生血瘀、氣滯、水停所致。應發揮中醫藥和傳統療法優勢,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肝硬化頑疾,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增強療效。

1.  臨牀資料    診斷標準:(1)有慢性肝炎尤其乙肝病史,且有乏力、腹脹、納差者。(2)有腹水症,面色晦暗,鞏膜黃染,蜘蛛痣,鼻衄,下肢浮腫,腹水,脾臟腫大等。(3)肝功能試驗:血漿總蛋白,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TTT和TFT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4)B超符合肝硬化並腹水診斷。(5)併發肝、腎綜合徵,食道下端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昏迷等。第一項加(2)~(5)項中有3項陽性者,即可診斷爲肝硬化。

本組18例,男子12例,女6例。年令24~78歲。病程3年~20年。乙肝肝硬化14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肝癌1例。既往經中、西醫間斷治療,症狀緩解不明顯。

2.        治療方法

2.1  支持療法   支持療法是治療肝硬化的基礎,應早期和堅持治療。口服B族維生素爲主,如VitB1、B2、B6、B12、VitE、VC、葉酸、肌苷和肝泰樂等各1片,3/日。間歇靜點能量合劑:10%GS500ml+Vc2g+COA50u+ATP20mg+10%KCL10ml+普通胰島素4~8u,2~4周爲一療程。

2.2  利尿劑   (1)腹水不嚴重者,加用短期利尿劑,雙氫克尿塞25mg,安體舒通20mg 2/日,視腹水和下肢浮腫消退後停用。(2)頑固性腹水,10%GS500ml+複方丹蔘針20ml+654-2,10~20mg+多巴胺20~40mg+速尿20~100mg(VD),至腹水消退後仃用。(3)轉換酶抑制劑(ACEI):卡託普利片25mg,3/日。(4)人血白蛋白製劑50~100g VD,再靜滴利尿劑效果更好。

2.3 10%GS250ml+複方丹蔘針20ml  VD   1/日   一療程15~20日。

2.4  艾灸: 取穴:(1)背俞穴 :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膀胱俞等穴,分別在胸9、10、11、12及腰2椎棘突旁開1.5寸處和平第二骶孔背正中線旁開1.5寸處.(2)募穴:期門穴(臍上六寸,第六肋間內側),日月穴(期門穴直下1寸,第七肋間內側),章門穴(腋中線第十一肋前端),京門穴(第十二肋骨遊離端之下),中脘穴(腹正中線臍上六寸),中極穴(恥骨聯合上1寸)。(3)絡穴: 蠡溝穴(內踝尖直上5寸脛骨後緣凹陷中),光明穴(外踝上5寸腓骨前緣),公孫穴(足內側第一跖趾關節後1寸),豐隆穴(外踝上8寸條口穴外1寸)(條口穴在上巨虛下2寸,膝下8寸),大包穴(腋中線第七肋間),大鐘穴(太溪穴下0.5寸,跟腱內側緣),飛揚穴(崑崙穴直上7寸腓骨後緣)。足三裏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緣一橫指)。

2.4.1  灸法: 患者或家屬要掌握取穴方法, 隔蒜、隔姜灸募穴和郄穴,每穴續灸13~15艾炷。灸背部俞穴時,患者俯臥位,家屬用一端點燃的2根艾炷,上下反覆懸灸背部俞穴,也可懸灸其他穴位,至穴位皮膚髮熱、紅暈、微痛以耐受爲度,每次15~20分鐘,每日艾灸1~2次。雖然兩種灸法不同,但效果一樣,而懸灸則簡單、省時、方便、效優,臨牀常用。

2.5  自我點穴:患者俯臥,家屬用拇、食和中指,用力適中,按壓於背部的俞穴。家屬自我點揉期門、日月、章門、中脘、足三裏、陽陵泉等穴位,婁似於針刺。

2.6  自擬軟肝祛瘀利水散:組成;丹蔘30g赤芍15g桃仁10g紅花10g生牡蠣30g(先煎)鱉甲10g(先煎)土鱉蟲10g大腹皮15g椒目10g車前子15g(包煎)柴胡10g枳殼10g木香10g砂仁10g黨蔘15g黃芪30g黃精15g山藥15g茵陳19g梔子19g虎杖10g生軍10~15g(後下)。加減:陽虛,加附子15g(先煎1小時)、乾薑10g,陰虛,加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水煎3次,兌勻,分2次溫服,2/日。待症狀好轉,腹水消失,食慾增加,將上藥研成細末,10g,2/日,開水沖服。

3.  治療結果   顯效:主要症狀消失,腹水消除,肝功正常。有效:主要症狀減輕,腹水基本消除,肝功好轉。無效:症狀加重,腹水不消除,總有效率85%。  

4.  體會   本病西醫認爲:病毒性肝炎、血吸蟲、膽汁性、肝臟瘀血及酒精中毒等多種致病因素,長期或反覆侵襲肝臟組織,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和增生,肝臟瀰漫性纖維化組織增生,發生肝硬化。中醫認爲,該病是由於酒食不潔,情志所傷,蟲毒感染等導致氣滯血瘀,脾失健運,腎開合失司,使肝、脾、腎三髒受累後血瘀、氣滯和水飲,互結腹中,腹大如鼓,皮色蒼黃,脈絡暴露等。

肝硬化早期症狀不明顯,晚期肝功能衰退,乏力、納差、腹脹、腹水、鼻衄、尿少、脾臟腫大等。該病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絕非一方一法一藥所能奏效,應發揮中醫藥傳統優勢,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應立足整體,重視艾灸和點穴等外治方法,針對血瘀、氣滯和水停等三大病機擬定活血化瘀、疏肝理氣、利水消腫、扶正固本、爲基本治療法則。根據肝硬化是肝組織瀰漫性纖維組織增生的病理變化,和氣滯血瘀,脾失健運,腎關失司的特點,治療應以活血化瘀抗肝纖維化,改善肝臟血液循環爲主,輔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腫,扶正固本等措施。

“艾灸治百病”,《黃帝內經・靈樞》說過:“經絡者能絕生死,處百病,調陰陽,不可不通”。隔蒜、隔姜或懸灸作用於人體特定穴位後,疏通經絡,調整臟腑功能,調理氣血的作用。艾灸可固腎益精,溫運脾陽,健胃厚腸,增進食裕,促進新陳代謝,強健體質,振奮人體正氣和抗病能力。臨牀研究證明,灸後可明顯提高T淋巴細胞、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增加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漿IgG含量,促進抗體的生成,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艾灸的藥物和熱能效應,能使臟腑尤其肝臟小、動靜脈擴張,組織內主動充血,血流加快,改善微循環和新陳代謝,這對防止肝瘀血和抗肝纖維化十分有利。背俞穴和募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佈於背部和胸腹部的特定穴位,治療臟腑病效果顯著。絡穴是經脈所屬的穴位,在四肢部,十二經各有一絡穴,身側脾脈絡大包穴等。絡穴是疏調錶裏、臟腑疾病的特定穴位,即表病及裏或裏病及表,治療肝硬化,背俞穴、募穴和絡穴,最爲常用。《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榮輸治外經,合治內腑”,六腑中的合穴尤以足三陽經爲主,胃合於足三裏,膽合於陽陵泉。而合穴對治療肝、膽臟腑等病,有着重要的作用。《黃帝內經・素問》所述:“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就是點穴或按摩之意。家屬和自我點揉穴位,類似於針刺,手指的力量,通過穴位,由表及裏的良性刺激,疏通痹阻的經絡,氣血通暢,調整陰陽,手指點穴起沉痾,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總之艾灸和點穴後,通過大腦神經細胞,經神經、體液和經絡作用,反射地調整肝、脾、腎等臟腑的功能,並在藥物的協同作用下,有效地防止肝細胞壞死、變性和增生,使肝纖維化降解、吸收和消除,達到治療肝硬化的目的。

 肝硬化患者,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亢奮,引起全身及肝臟、腎臟等血管收縮,門靜脈壓升高,加速腹水的形成。卡託普利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降低血管緊張素Ⅱ水平,擴張肝、腎等內臟及全身動脈,使肝、腎血流量增加,改善肝、腎功能,對防止肝硬化,促進腹水消退,是一種治療肝硬化腹水的好方法。用中西兩法利水,避免腹水穿刺誘發肝昏迷的弊病,又不丟失腹水內的蛋白質及電解質,有效地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利於腹水的消退。

藥理研究證實,丹蔘、赤芍、桃仁、紅花、莪術等活血祛瘀藥,能擴張全身及肝血管,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臟血液循環,降低門靜脈高壓,減輕肝臟缺血、缺氧和營養缺乏狀態;改善肝臟功能,有效地抑制肝纖維結締組織增生並增強肝纖維組織的吸收與降解作用。尤其丹蔘能擴張肝、腎和腹腔血管,改善肝臟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抑制肝細胞變形壞死的炎症反應及肝纖維蛋白的增生,並抑制肝細胞脂質過氧化反應,消除有毒性的自由基的作用,利於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丹蔘對實驗動物肝纖維化,有良好的預防和逆轉作用,同時對肝癌的發生有阻遏作用,可直接抑制腫瘤的生長。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所含莪術酮及薑黃素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並能興奮胃腸道平滑肌,顯著改善胃腸粘膜血液循環,對改善門脈高壓引起的胃腸道瘀血大有裨益。生牡蠣、鱉甲、土鱉蟲能化瘀軟堅,破血通結,在應用活血祛瘀藥的基礎上,與其伍配,有效地的抑制肝內膠元纖維組織的增生和促進吸收的作用,對治療和消除肝纖維化,大有裨益。柴胡、鬱金、大腹皮、枳殼等疏肝理氣,消除脹滿。柴胡疏肝解鬱,又爲引經藥。鬱金活血化瘀,解鬱行氣,有利膽退黃,去瘀止痛作用。茵陳、梔子、大黃、虎杖等,能清熱祛溼,涼血解毒,通腑利膽。大黃清肝利膽,活血化瘀,瀉火通便,使胃腸毒素排出體外。藥理實驗證實,大黃能增強胃腸道推進功能,起到藥物性胃腸減壓作用;擴張Odd氏括約肌,促進膽汁分泌而利膽;該藥所含鞣質,可抑制蛋白質分解,促進氨合成谷氨醯胺,有效地降低血中尿素氮的毒性作用,用藥安全,無毒副作用,大黃同丹蔘一樣,在治療肝硬化中發揮獨特的治療作用。黃芪、黨蔘、黃精、山藥、當歸等能補氣養血,益氣健脾,補腎固精,有效地促進肝臟新陳代謝,提高白蛋白含量,並使球蛋白含量降低,增強免疫效果,提高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強防治病能力。桔梗升提肺氣,通利三焦,促進水液代謝,與利水作用較強的椒目、車前子等藥物配伍,有效地利水消腫,減少腹水,消除脹滿,降低門脈高壓。根據水腫程度可與西藥利尿劑短期聯用,以加快腹水的消除。加減:陽虛加炮附子(先煎1小時)、乾薑以溫養脾胃,陰虛加枸杞、萸肉以滋補肝腎,脾胃虛弱加砂仁、陳皮、內金健脾和胃。全方共奏,活血祛瘀,通絡散結,疏肝理氣,利水消腫,調理脾胃,扶正固本之效。654-2能鬆弛肝、腎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多巴胺能擴張內臟肝、腎血管,但使外周血管收縮,均能加速利尿消腫,改善肝臟功能。

總之,治療肝硬化,應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務必採用藥物和非藥物療法,兩者缺一不可,單靠西藥和中藥都是不現實的,特別強調要重視艾灸、點穴等非藥物療法,並要發揮中醫藥整體優勢,活血祛瘀、疏肝理氣、利水消腫、調理脾胃,扶正固本等。西醫支持療法如利尿、止血、糾酸、抗感染和調整水電解質平衡等,都是極其有效的治療方法。艾灸、點穴的經絡傳統療法,針所不及藥物難能,貴在堅持,連續、持久、溫和的良性刺激,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