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頸椎病的好方法

時間: 2012-01-24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爲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牀綜合徵。表現爲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徵的綜合徵。

  頭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病人因爲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症狀。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爲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意識障礙。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症;迷路缺血性病變屬周圍性眩暈症。部分病人有噁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擡頭,少數病人有複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在體徵方面,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受限,作頸部旋轉或活動可引起眩暈、噁心或心慌等症狀;部分病人在患側鎖骨上聽診檢查能聽到椎動脈因爲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雜音。後頸部拇指觸診能摸及患椎向一側呈旋轉移位,同時棘突及移位的關節突關節部有明顯壓痛。

     
 病因

  一、勞損。長期使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如長時間低頭工作,易發生頸椎病。

  二、頭頸部外傷。50%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症狀的產生。

  三、不良姿勢。如躺在牀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臥車上睡覺,睡着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易出現頸部損傷。

  四、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爲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

  五、風寒溼因素。外界環境的風寒溼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淋巴迴流減慢、軟組織血循環障礙,繼之產生無菌性炎症。

  六、頸椎結構的發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頸椎退變等是一些頸椎病病因基礎。

鍛鍊經筋防治頸椎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電腦前長時間、超負荷地工作、學習,導致頸部不適、疼痛,甚者眩暈、嘔吐或疼痛向肩、肘、手指放射,大部分患者到醫院檢查,都會被診斷爲“頸椎病”。目前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有向年輕化發展的趨勢。

  西醫:肌肉緊張壓迫動脈

  頸部在活動或靜止時,頸前、頸後的肌肉均保持着相應的張力,也就是說,總有一部分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人在低頭或伏案工作時,頸後及後背的肌肉一直處於緊張收縮狀態。如果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相關的肌肉就會長期保持收縮狀態,使肌內壓增高,血管被壓縮,導致血液循環減少,肌肉的營養物質減少。同時肌肉保持收縮狀態,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泄不掉,加之血液循環減少,代謝廢物在局部堆積刺激神經,從而產生疼痛的症狀。

  肌肉長期緊張還會導致肌肉力量減退,頸椎穩定性減弱。爲了保持頸部的穩定,頸椎就會代償性地使局部肌肉肥厚、頸椎曲度減少或消除。之後,穿行於橫突孔的椎動脈就會受到壓迫,導致大腦缺血產生眩暈、嘔吐、記憶力下降、工作不能持久等症狀。同時穿行於頸部的神經受到牽拉和壓迫,出現偏頭痛、頸肩部疼痛或疼痛放射至手指等症狀。

治療頸椎病的好方法

  頸椎病治療的根本原則,是促使頸椎恢復原有正常、穩定的生物力學結構,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復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前屈),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姿勢調整、特別是睡姿調整,適當休息以及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鍊就能恢復。藥物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鍼灸、推拿、物理治療等能緩解頸部肌肉痙攣、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均有一定療效,但這些方法在促進頸椎恢復正常生物力學結構方面沒有作用。當然比治療更重要的是日常保健,如姿勢調節等。牽引無助於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物力學結構,甚至有拉直頸椎生理彎曲(前屈)的弊端,應當慎用。

  藥物治療

  西藥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可選擇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醫院用藥可選用:合盛堂威,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藥等,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中藥對本病的治療可起到對因治療作用,但是口服中藥,副作用也比較大,而且口服藥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因此選擇外用中藥粉包,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藥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對頸椎病有徹底治好的療效。

  推拿治療

  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症、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

中醫:經筋病變氣血不通

  中醫對人體的認識是以五臟六腑爲中心,通過經絡將四肢百骸等全身臟腑組織器官聯絡爲一個整體,其中與頸椎病症狀密切相關的莫過於“經筋”了。經筋是經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體系。《靈樞?經筋》高度概括了十二經筋的病候,詳細記述了筋脈的牽掣、拘攣、掣痛、轉筋、強直和關節活動不利等,以及各條經筋循行部位的筋肉、關節運動障礙和疼痛症狀。這些運動障礙和痹痛即爲經筋病的主要臨牀表現。在頸部,經筋發生病變的主要表現爲頸部僵直、疼痛、活動受限等。

  《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頸椎病的發病離不開正虛、邪盛兩個方面。患者多因體弱、久坐等原因,使頸椎局部或全身勞累、疲乏,此時或因頸部受風着涼而致局部氣血運行緩慢,不通則痛;或因低頭拾物等致頸部經筋牽拉損傷,瘀血停於局部,導致氣血不通,發爲疼痛。其病情的嚴重程度、病程的長短和預後,皆與正邪雙方的實力相關:平素身體好(正氣強盛),受邪較輕的人,病情較輕,病程短、預後好;平素體質差(正氣不足),則病情重、病程長且易復發。

   鍛鍊經筋防治頸椎病

  中國古代有許多鍛鍊經筋、強身健體的方法,包括太極拳、少林拳、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等。長期堅持鍛鍊對提高人體機體素質、防治頸椎病有很好的作用,但對於沒有時間和場地鍛鍊的辦公室人員來說就不合適了。

  本人在臨牀工作中,總結出一個鍛鍊經筋、治療頸椎病的好方法。既簡單易學,又不用花費很多時間,在辦公室就能完成,很適合辦公室工作人員。

  簡單說,這個方法就是“聳肩擡頭”,全部動作分三步完成:雙肩外展、雙肩上聳、頭向上擡。

  1。雙肩外展:雙肩儘量向背部中線靠攏。做這個動作的同時可微微擡起雙臂,類似於擴胸的動作,不過在做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要有意識地讓後背的肌肉繃緊。

  2。雙肩上聳:保持雙肩外展的同時,雙肩使勁向上擡,猶如有人向下壓你的肩部,而你欲與其對抗一樣。關鍵點是保持雙肩外展,有意識地收縮斜方肌上部的肌肉及肩胛提肌。

  3。頭向上擡:保持雙肩外展、上聳的同時,頭向上、向後擡起,關鍵是有意識地讓頸後的肌肉用力,最好能達到輕微的顫抖。

  頭向上擡動作完成後,堅持3~5秒,然後緩緩放鬆。放鬆的順序與前面的動作正好相反,即頭先回到正位,然後上聳的肩部下垂,最後雙肩內收回到原位。放鬆後再重複進行3~5次。

  全部動作要求:動作緩慢;有意識地控制局部肌肉的緊張、收縮;動作全程保持深呼吸。

  這些動作對斜方肌、菱形肌、頭頸夾肌、骶棘肌、頭頸半棘肌、棘間肌、枕下肌羣都有很好的鍛鍊作用。

  在工作勞累、休息時進行此動作練習,可緩解疲勞、增進工作效率。長期堅持可強壯局部經筋,增加對頸椎的支持作用,達到防治頸椎病的效果。當然,頸椎病的預防主要依靠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平時要勞逸結合,加強全身鍛鍊。若症狀嚴重,還應去醫院就診。

自我運動治療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繃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5、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於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併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後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兩耳;用手提拉雙耳,然後搓揉,待耳發熱爲止。

  每日可自行施術一次。手法由輕漸重,以能忍耐爲度。依法施術,一般1-2月即可見效。

●側臥轉體:取側臥位,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屈曲,上方手叉腰。上身做前後轉體活動,幅度大些爲好,使腰部充分旋轉,左右各3~6下。

  ●仰臥推肩:取仰臥位,雙臂平放牀上,屈肘,雙手放於胸前。頭轉右時,右肩用力向前推動(右肘不離牀)。

  ●側臥轉體:取側臥位,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屈曲,上方手叉腰。上身做前後轉體活動,幅度大些爲好,使腰部充分旋轉,左右各3~6下。

  ●仰臥推肩:取仰臥位,雙臂平放牀上,屈肘,雙手放於胸前。頭轉右時,右肩用力向前推動(右肘不離牀)。頭轉左側,如法推動左肩,左右各3~6下(雙手有晨僵或手有麻木感者可多做)。有肩周炎者加聳肩、搖肩動作,並在鎖骨上窩做痛點按壓。

  ●拿捏後頸:取仰臥位,一手託頭後,用另一手掌放在頸後部,用2、3、4指與掌部用力捏拿後頸。手指觸及腫痛或隆突的椎關節時,可多拿捏幾次。左右兩側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復2~3遍,達到左右轉頸均感舒適爲止。

●拿捏後頸:取仰臥位,一手託頭後,用另一手掌放在頸後部,用2、3、4指與掌部用力捏拿後頸。手指觸及腫痛或隆突的椎關節時,可多拿捏幾次。左右兩側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復2~3遍,達到左右轉頸均感舒適爲止。

  ●引身舒脊:取仰臥位,雙手重疊托住後頸枕部,雙下肢屈曲,足跟儘可能向臀部靠近,臀部輕微擡起離牀,雙下肢同時用力將雙膝向下按壓,足部向上蹬,使身體受牽引力而下移。由於雙手將頭頸部穩住,因此可使頸、胸、腰椎的椎間受到牽引,使各椎間距增寬,對位良好。此法具抗衰老和治療頸椎病的作用。如病痛較重,可先做單腿牽引法,左右側各牽拉2~3次後,再行雙下肢牽引法,2~3次結束。

  ●仰臥挺胸:取仰臥位,雙手重疊託後頸部,雙下肢伸直自然舒適,以頭、臀部做支點將背部擡起離牀(同時吸氣),用力將背放回牀上(同時呼氣)。動作要自然,可酌情做10~100下。初練者每10下停一次,呼吸順暢後繼續練習。此法能提高脊柱穩定性,減少發病。

  以上六法可於每日晨起前練習一次,練熟後每次8~10分鐘即可完成。初期每天一次,三個月後見效者可改爲每週2~3次,持之以恆。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5-02-12
不過現在忽悠的人太多,有個朋友的媽媽得過這個病,要小心分辨。僅僅是推薦哦,本人推薦採用強脊通經三聯療法治療頸椎病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既能治標又能治本的了,聽說採用這個療法後效果不錯,當然我沒得過頸椎病了,樓主自己鑑別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5-02-12
要注意頸部的保暖,也可以用頭部寫“風”字。 二,可以使頸椎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需要多注意頸腰椎的情況,減輕症狀,約15-20分鐘、寒冷都會使肌肉痙攣,不可幾個小時內始終是一種姿勢。 四。 三,將頭部(頸部以上)垂在牀邊, 適當改變身體的姿勢,左右側彎、先擡頭後仰,減少疼痛,脖子的僵硬等都是頸椎病的早期症狀,左右旋轉等動作,可以做頸部保健操。還要注意放鬆頸部及全身的肌肉。特別提醒在夏季不宜長期坐辦公室“享受”空調,但此做法不適宜老年患者及高血壓患者,需要所加註意,睡姿對頸椎病患者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動範圍應從小到大,枕適中高度的枕頭,從而使病症加重,也爲了矯正頸部的生理弧度!比如適當的“左顧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