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是何物?

時間: 2011-08-03

          

        本人一直以爲身體內臟很好——心、肝、脾、胃、腎均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問題偏偏出在這五臟之外的腸子上,上個月因爲鬧了半個多月肚瀉治不好,去住院檢查,基本上B超、心電圖、腸鏡、胃鏡、驗血、大小便都檢查了,雖然胃、膽等也有些小小問題,但最後確診的主要毛病是通過腸鏡檢查出患了結腸息肉,在此之前我還從未聽說過這“息肉”是何物?而且這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不及時處理掉,後果就嚴重了,會癌變的,於是過了國慶節後又另換了一個上海市最有名的、做腸鏡手續條件最好的“華東醫院”,這次住院使我又“吃了二遍苦,受了二茬罪”,在二十天內(從上次的23日做腸鏡檢查,到這次13日的腸鏡手術)做了兩次腸鏡,雖然做腸鏡並不痛(我做的是“享受”——醫生的話——麻醉手術),但還是很難受,做前當天和前天先服瀉藥以清空腸胃,做好手術後接連吊了四天營養液,每次4至2瓶的遞減,最多一次一瓶就吊了6個小時,而且很難受,頭兩天只能喝些米湯,之後是半流食,再之後醫生給列出許多規矩,半個月內好多東西不能吃;另外,難受之外是大傷元氣:一個多月來我的體重減了5、6公斤,本來今年來腹部有了往外挺的趨勢,現又沒了;再是有了這種病.對人的思想壓力也大,很擔心會復發,會病變,聽幾位病友說,做腸鏡切除息肉像割韭菜一樣年年割年年長,有的人常去醫院,痛苦、麻煩不斷.....

        以前從未聽說過的事,不知道爲什麼現在有這種病的人很多,我一住進消化內科病房,與我同病室的4個人,全都作了檢查,其中有三人都有息肉,而且都比我多,比我的大,有的還是“老客戶”了,基本一、二年就要做一次,幾乎每個人對做腸鏡都是感到不舒服,唉,再難受也還要受人擺佈啊!

        爲了檢查、治療,兩次住院醫療費用超過一萬元(幸好有醫療保險報銷70%),經濟損失不說,且身體受折磨,精神上的負擔,時間上耽誤......

        於是乎,我們幾個同病相憐之人在一起議論,爲什麼現代患這種病是那麼頻繁?爲什麼根治不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環境影響?還是飲食污染?藥物中毒?(我自己懷疑是在這之前服用藥物太多,如前一段時間腰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氣管炎,同時服用一些止痛藥、抗生素等,對消化道造成影響),也可能與此都有關聯,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只好聽天由命吧。

      :爲提請讀者;我把這種病症的可能症狀介紹如下,如有類似現象的需提高警惕,早發現早治,以免誤事。如同時有下列情形或其中之一者:便祕、腹瀉或大便不成型不規則變細,而且時有排便感覺但排不順、顏色不正常如發黑(有隱血)、小腹漲疼、人消瘦等,還是及時去醫院檢查爲妥。

       再請注意:這種病並不限於老人“專利”,中青年人也常有!爲提高警惕,及時預防,特介紹有關此種病可能病變的知識如下:

     相關鏈接

  大腸癌篩查

  重點人羣

  ■ 一級親屬患結直腸癌史,本人癌症或腸息肉史,或具有以下二項或二項以上者;

  ■ 慢性腹瀉、慢性便祕、粘液血便、慢性闌尾炎、精神刺激史、慢性膽道疾病史。

  開始年齡

  ■ 普通人羣檢查的開始年齡爲50歲,每年檢查大便隱血一次,每5年檢查纖維結腸鏡一次;

  ■ 大腸癌家族史親屬,起始檢查年齡爲從40歲起;

  ■ 對於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檢查,則應從家族最年輕腸癌患者發病年齡減10歲開始檢查。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11-09
什麼是腸息肉? 直腸息肉泛指直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絨毛狀腺瘤),兒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從病理上來看,其內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後果。但由於肉眼看來大體相似,因此這一含意籠統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習慣採用。直腸是息肉常見的所在,更由於易於發現和處理,因而受人重視。 凡是大腸黏膜上任何向腸腔突起的贅生物,無論其大小、形狀和組織學類型如何,臨牀均統稱爲“息肉”或“多發性息肉”,也稱“息肉病”屬於腫瘤的範疇,部分爲類癌;介於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癌]之間。病理檢查可分爲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混合型)腺瘤、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11-09
查出來是腸息肉當然要做手術的啊,費用的話就說不準了,成人的費用和兒童還是有區別的啊,醫院根據孩子的實際病情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