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防胃炎復發要避開四大誘因

時間: 2012-04-21

近來,犯有胃病的老劉又被胃脹痛折騰的寢食難安,這幾日他一吃東西就打嗝,沒吃幾口就不想動筷子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不好。他一直犯嘀咕,自己的胃怎麼一到春天就開始鬧騰?自己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才能讓這胃不鬧情緒,安然度過每一天呢?

    春暖花開本是一個非常好的季節,但在這個季節卻有很多慢性胃炎的患者會出現胃不舒服的症狀,爲何到了春季胃病常會找上門呢?有什麼辦法可以呵護胃呢?爲此,記者採訪了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佔舉教授。

    慢性胃炎的四大誘因

    "如何防治慢性胃炎?"這是一個常被人們提及的問題,因爲胃病是一種常見病,坊間也有"十人九胃"的說法,在消化科醫生看來,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過胃不適的情況。劉佔舉教授認爲,要做好防治工作,首先要了解慢性胃炎的發病誘因,只有避免了這些誘因,纔能有效地進行防治。

    主要的誘因有以下幾種:

    1、胃的細菌和病毒感染

    細菌和病毒感染後在胃粘膜表面分泌一些毒素,會造成胃粘膜嚴重損傷。胃部最常見的細菌是幽門螺旋桿菌和沙門氏菌。幽門螺旋桿菌往往可從飲水中、蔬菜表面獲得,經過餐具感染也有可能,因此同桌吃飯的家人間往往會互相傳染。沙門氏菌主要來源是蔬菜,另外冰箱中食物放時間長了也會感染有很多沙門氏菌。最常見的病毒有輪狀病毒和皰疹病毒。

    細菌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

    2、藥物引起的胃炎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會損傷胃,引起慢性胃炎。如感冒藥、抗生素、治糖尿病的藥、治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糖皮質激素類的藥物。這是因爲很多藥物都在胃裏面吸收,且都具有強酸性,這些化學藥物到了胃裏面直接對胃進行化學腐蝕,對胃造成傷害。

    3、某些應激因素

    一些應激因素也會造成胃不適,如創傷,大手術,工作壓力,睡不好覺。

    某些職業造成的吃飯不規律也會引起胃病,如司機、演員。

    氣候的改變,如春季乍暖還寒,一會兒暖和一會兒寒涼,稍不注意就會影響到胃的健康,所以春季還是要注意胃部保暖。

    4、飲食原因

    不良的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也很大,如很多人喜歡吃過熱或者過涼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還有些人喜歡飲酒,特別是某些喜歡飲用烈性酒的人,很容易對胃造成傷害。

    到了春季,又有很多季節性的食物,稍吃得不當就會造成胃不適。如春筍,對於有胃病的患者來說,春筍不宜食,春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大量進食後,較難消化。特別是本來就有胃潰瘍者,食用筍後對胃腸造成了負擔,容易導致胃出血。

    急慢性胃炎的症狀有哪些?

    劉教授介紹,急慢性胃炎的症狀稍有不同。

    1、急性胃炎

    在受到上面危害因素的時候,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胃腸道的症狀,胃裏面會出現大量的分泌物,患者會噁心嘔吐,把胃裏的東西都吐出來了,然後出現胃的疼痛,痙攣般的疼痛。急性胃炎若伴隨急性腸炎,就會出現下消化道的症狀,如腹瀉、腹痛,甚至嚴重的有脫水或者膿血便、高燒。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長期胃粘膜受到危害因素慢性刺激,會出現胃部的不舒服,隱隱約約疼,甚至一些消化不良,個別出現肚子脹,有些會出現早飽、脹氣,也有少數的會出現噁心嘔吐。

    慢性胃炎中又可分爲"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粘膜淺表性炎症,大多數淺表性胃炎患者缺乏臨牀症狀,使患者不太注意而忽視治療。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脹悶、噯氣、吐酸、食慾減退,或無規律上腹隱痛,食後加重等諸多表現。慢性淺表性胃炎經治療多能痊癒;若失於治療,則可進一步發展,固有腺體因炎症破壞而減少,慢性淺表性胃炎可以轉化爲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爲常見胃部疾病。動脈硬化、胃血流量不足、菸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損害胃粘膜的屏障機能而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患上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粘膜萎縮而被腸的上皮細胞取代即腸化生;炎症繼續演變,則細胞生長不典型,即間變;甚至細胞增生而致癌變。慢性萎縮性胃炎臨牀表現僅爲上腹飽脹、噯氣、胃納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有時因胃內因子遭到破壞,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貧血。

   胃病的診斷方法

    對於胃病的診斷方法,劉教授介紹目前檢查幽門螺旋桿菌,臨牀上常用的是C13C14標記同位素呼氣實驗,或者可以通過抽血化驗查看幽門螺旋桿菌的抗體,糞便檢查可以看幽門螺旋桿菌的抗體。而在胃病的診斷中,最主要的是運用胃鏡檢查,這是金標準。

    胃鏡檢查可以檢查胃、食管、十二指腸上部胃粘膜的改變。鏡下可以看出胃粘膜有沒有出血水腫,早期的出血點,有沒有潰瘍的存在,有沒有合併其他疾病,有沒有腫瘤。同時做胃鏡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組織活檢,如果發現胃裏面有炎症的改變,可以取塊胃粘膜組織,送到病理科H1染色以後看看炎症的分級,主要看看炎症的活動度分級,通過觀察胃粘膜組織中性粒細胞的浸潤來看到活動炎症或者慢性炎症,對其做出判斷。而且還可以觀察上皮細胞有沒有壞死,組織學改變也可以看到幽門螺旋桿菌存在,尤其可以看到有沒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細胞化生,上皮細胞不典型增生,有沒有早期癌變的傾向。

    有些患者認爲做胃鏡會非常痛苦,但是近來的無痛胃鏡可以讓患者無痛苦的進行胃鏡檢查,只要通過麻醉然後病人進入睡眠狀態下進行檢查,沒有噁心不舒服情況。

    胃病的治療

   對於胃病來說,其實應該做到"七分養、三分治"。劉教授建議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七分養: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按時進餐,不要暴飲暴食,避免大量飲酒,不要吸菸,避免辛辣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調節精神工作壓力,避免過度的情緒變化。季節轉換的時候注意保暖。

  三分治:1、清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出現腸化生的情況下,如果合併了幽門螺旋桿菌建議儘可能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採用必要的抗生素然後抑制殺傷這些細菌。目前對於根治幽門螺旋桿菌以四聯法治療: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阿莫西林或者克拉黴素)+氧氟沙星+膠體果膠鉍。經過10-14天的治療,95%以上的患者可以徹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不過,並非所有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都需要根除,現研究發現,40%健康的人胃裏都有幽門螺旋桿菌,但是這些人完全沒有胃不適的症狀,因此需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應爲:(1)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2)胃癌患者;(3)胃淋巴瘤患者;(4)嚴重胃炎患者;(5)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2、保護胃粘膜治療。抑制胃酸,降低有害因素對胃粘膜的攻擊,常用的藥物有質子泵抑制劑,還有一些抗酸藥物,如口服碳酸鎂、果膠鉍。這些藥物敷在胃粘膜表面,使那些有害因素不能侵害到胃。

    3、促使胃粘膜修復的治療。促使胃粘膜上皮細胞修復,促使胃粘膜組織血液循環流動,這些藥物很多。

   4、對症治療。有些病人出現腹脹,可以用些胃動力的藥物;有疼痛的給予止痛的藥物;消化不良的,給予促進消化的藥物,給予一些消化酶,助蛋白質、脂肪、糖進行分解。

    胃炎要與某些疾病相鑑別

   慢性胃炎也要與某些疾病相鑑別。

    1、反流性食管炎;年紀大的人賁門鬆弛,易反酸、胸骨後背疼痛。

    2、膽囊疾病;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往往有上腹部不舒服,可以做膽囊B超、CT。

    3、胰腺炎;

    4、腸道易激綜合徵;

    5、合併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患者也會有消化道症狀,上腹部脹滿,不舒服。

  專家簡介:

    劉佔舉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長期從事消化系疾病的診治工作,尤其是炎症性腸病、肝臟病、以及自身免疫病的診斷、治療和免疫病理機制研究積累了豐富經驗。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