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結腸鏡診斷結腸黑變病13例分析

時間: 2012-02-07
       結腸黑變病(MELANOSIS COLI)臨牀較少見。作者經纖維結腸鏡(簡稱纖結鏡)及病理診斷證實13例,報告如下。
1     臨牀資料
1.1 性別與年齡 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齡36~68歲,平均58.6歲。60歲以上老年患者10例。
1.2 臨牀症狀 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腹部不適,有習慣性例祕,經常服用蕃瀉葉等瀉劑10例,便祕嚴重者帶鮮紅色血2例,暗紅色血1例。無例祕及服用瀉劑史3例。
1.3 纖結鏡下特徵 病變處粘膜光滑,爲晦暗棕褐色或黑色,呈網絡花斑樣改變,嚴重者出現檳榔切片或虎皮樣改變,形狀爲圓形或針尖樣斑紋狀。病變分佈於全結腸2例,侷限於升結腸與橫結腸各4例、降結腸2例、乙狀結腸1例。3例爲結腸良性息肉、1例爲結腸癌。1例爲直腸癌並存,伴發率38.46%。息肉及癌腫病變處無黑色徵象。
1.4 病理特點 13例纖結鏡檢查全部插鏡達回盲部,均於病變處取活檢作病理檢查。其病變特點爲粘膜固有膜層可見胞漿內充滿棕褐色顆粒巨噬細胞。
2    討論
2.1 病因及發病部位   本病病因未明。多數作者認爲是因例祕而長期服含蒽類導瀉劑(美鼠李皮、蕃瀉葉、大黃等)的結果(1~3)。此類瀉劑中含樹脂類物質的刺激,在大腸內形成色素顆粒,沉着於其粘膜固有層,被單核細胞吞噬而形成。本病好發於近端結腸,嚴重者可累及全結腸;乙狀結腸冗長者也較多見。
2.2 臨牀特徵 結腸黑變病爲良性可逆性病變,臨牀症狀及體徵無特異性。主要依靠纖結鏡及病理診斷證實。多見於有習慣性便祕、長期服用瀉劑的老年患者,停服瀉劑可自動消失,張子其等報道了2例停服瀉劑7~8個月後複查纖結鏡,病變明顯減輕(3)。
本病應與棕色腸道綜合徵(BROWN BOWEL SYNDROME)鑑別,後者多發生於脂肪瀉之有維生素E缺乏者,腸道平滑肌細胞核周圍可見色素沉着,腸壁呈棕黑褐色,但粘膜無色素沉着。
2.3 結腸黑變病與腫瘤的關係 本病繫結腸粘膜固有層具有棕褐或黑色素沉着的非炎症性良性病變,但可與結腸腫瘤並存,與增生性息肉並存(2)。本組2例與腫瘤並存患者的父親均因患結腸癌死亡,這提示有遺傳傾向;本病能否癌變尚需進一步探討。以無便祕和長期服用蒽類瀉劑病史而結腸色素沉着的患者,應警惕結腸癌的可能。尤其是老年人。應作纖結鏡檢查並進行粘膜活檢,及早明確論斷。
1、周殿元、徐富生主編,大腸黑變病,見:纖維結腸鏡臨牀應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97。
2、曹克陛,等,8例老年人結腸黑變病的臨牀分析,中華消化雜誌 1988;8(2);74。
3、張子其,等,結腸黑變病――附內鏡檢查21例分析,第三次全國消化系病學術會論文摘要彙編 1987;170。
4、江紹基主編,結腸色素沉着,見:臨牀胃腸病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5;547。
摘錄《湖南醫學》1992年第4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