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療的分類與療效評價(二)

時間: 2011-06-13

5.肝動脈和門靜脈雙重栓塞(TAE+PVE)  許多研究表明,大多數肝癌由肝動脈和門靜脈雙重供血,且腫瘤周邊和包膜多爲門靜脈供血,而腫瘤的邊緣部也是瘤細胞最活躍的部位。這是TAI,TAE不能治癒肝癌的主要原因。實驗同時證明,當肝動脈結紮或阻斷後,門靜脈對腫瘤的營養作用變得更爲重要。但同時,雙重栓塞減少了肝臟的血供,不利於肝臟的代謝功能。因此,PVE要考慮門靜脈供血的比例問題。加上它更具侵襲性,技術要求較高,目前尚無明確的療效報道,在方法和技術上還需進一步研究,在臨牀應用上應慎重。

6.肝動脈節段性化療栓塞(TASCE)  由於TACE對肝功能的損害較大,甚至導致肝功衰。爲了儘量保全肝臟功能,在TACE基礎上,將導管超選擇到肝動脈的左或右以下的段支,行化療栓塞,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於腫瘤所在的肝段,對肝臟其它部位影響較小,肝功能損害較輕,尤其在伴嚴重肝硬化的患者中,其優點更爲突出。經實驗對照顯示,TASCE組肝功能損害明顯較TACE輕,總緩解率,生存期和生存率均明顯較TACE組理想。TASCE是一種較先進的介入治療方法,但對技術的要求較高,醫生需具備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7.腫瘤無水酒精注射術(PEI)  PEI是一種非血管介入性治療措施。B超體表定位,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穿刺探頭的引導下穿刺,進入肝腫瘤後注入適量的無水酒精。由於無水乙醇能改變生物膜蛋白質和脂質的比例,使之轉運氨基酸的能力降低及鈣的內流異常,導致細胞死亡[16]。 目前特別強調TAE(或TACE)與PEI的聯合治療,便於無水酒精在腫瘤內的彌散,同時減少血流對乙醇的沖刷作用[17]。據臨牀對>3cm肝癌做TACE和PEI聯合治療,1,3年生存率可高達100%,53%,生存期較TAE長5倍[18]。TACE+PEI目前在國外開展較多,國內也有不少報道,從其生存率來看,是一種值得臨牀推廣的較好的方法,尤其適用於轉移性肝癌的介入治療。  治療次數在3次以上或間隔時間過短都可引起肝動脈的嚴重狹窄或閉塞及胃腸毒性作用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其生存率[23],但也應辨證看待。原則上應儘可能殺死腫瘤細胞和儘可能少的損害正常肝細胞,但其客觀標準尚待討論和規範。  總之,對於原發性肝癌,必須視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行“個案化治療”,以達到最佳療效。 肝癌的介入放射學治療在各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並朝着多元化聯合治療的方向發展。對於中晚期肝癌,特別是不能手術的患者,介入放射學治療爲首選方法;對於早期肝癌,介入放射學治療的效果也很理想,近期療效令人滿意。但遠期療效尚不理想,栓塞的程度及兩次介入治療的間隔時間尚無客觀指標可循,理想的栓塞物質還有待研究,治療器械尚需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以及如何減少和防治嚴重併發症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等。總之,介入放射學治療肝癌的前景十分廣闊。
上一篇:被“胃炎”撞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