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認識結腸炎的危害、症狀及其類別

時間: 2012-06-08
本文參考了部分 ()的腸道頻道的內容 結腸炎的危害 潰瘍性結腸炎不是普通炎症,其病十分複雜,發病年齡一般在20-50歲,男女無顯著差別。每年死於結腸癌的患者逐步上升,然而更多的結腸炎患者卻沒有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以爲便祕,腹瀉,腸鳴,腹痛、吃點消炎藥很快就好,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忘了剷除腸炎根源,最終導致病情反覆發作,由輕變重,久治不愈,形成慢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炎症,如大量出便血,會導致患者因失血過多而休克,腸炎感染會導致腸狹窄,腸潰瘍任意發作,極易造成腸穿孔,其死亡率高達44%,更有5%的結腸炎者最終癌變,留下終生遺憾,希望患者引起高度重視。常見的結腸癌分以下幾種:
(1)直腸息肉癌:直腸息肉多數沒有症狀,大多數患者是在常規的結腸鏡檢查時發現的,大多數息肉見於40歲以上成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上的隆起性病變,直腸息肉質地一般較軟。可以單法,也可以多發,直腸上佈滿了大小不等的息肉,多數息肉直徑在1cm左右。近年來認爲結直腸癌來自於息肉,因此直腸息肉作爲癌前病變,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2)直腸癌: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直腸是大腸癌好發的部位,佔大腸癌的70%。發病高,在我國佔癌腫的第三位,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近年來有年輕的趨勢。由腸炎反覆發作,腸黏膜破壞,潰瘍修復增生,肉芽組織形成過程中發生癌變的。
(3)腸道狹窄及梗阻容變癌:直腸壺腹部癌,因多是潰瘍型,直腸壺腹部較寬闊,估計1-2年才引起狹窄梗阻,大便形態變細,排便困難,便祕,引起腹部不適,氣脹及疼痛,由於糞便堆積,在梗阻上段乙狀結腸部位。有時在左下腹部可捫及條索狀腫塊,引起肝腫大,黃疸,腹水等症狀。全身病狀可有貧血等惡病質現象,有時還可出現急性腸梗阻,下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 
(1) 飲食:充分休息,避免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給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營養豐富飲食,儘量避免含粗糙纖維食物,暫時不吃牛奶和乳製品。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補充維生素乙和鈣。服鐵製劑和葉酸治療貧血。病情嚴重,腹瀉頻繁,營養嚴重不良的病人,可給一時期胃腸要素飲食或胃腸外營養。
(2) 抗感染藥:水楊酰偶氮磺胺吡啶對治療各部結腸炎,防止併發症有較好療效。有的引起噁心、嘔吐、頭痛、皮疹、粒細胞減少、貧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見效和有不良反應,可改用甲硝噠唑。新黴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 激素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可的鬆和強的鬆可改進全身狀況,使病程緩解,排糞次數減少,復發症狀減輕和食慾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並可使潰瘍穿孔,出血和癒合緩慢。現在認爲應用範圍較小,對於急性暴發性或早期發作嚴重的病人可使症狀明顯減輕,病情好轉;對於長期反覆發作的效果並不滿意;促皮質激素單位溶於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症狀改進後改用肌肉注射。氫可的鬆靜脈注射,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可給藥。皮質激素對緩解症狀比可的鬆效用較好,但維持緩解的效用不如可的鬆。這種治療如症狀無改進,不應繼續超過2周。
(4) 免疫抑制藥: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變病的進程,抑制臨牀表現,但不能改變基礎病,常用於靜止期減少復發,也可能中毒,應加註意。6硫基嘌呤(6-MP)與激素合用可減輕症狀。
(5) 止瀉藥:可減少排糞次數,減輕腹痛,常用複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和複方樟腦酊。止瀉藥物對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結腸,應慎重使用。也可給鎮靜藥物和解痙藥物。
(6) 保留灌腸:常用於直腸和乙狀,可減輕症狀,促使潰瘍癒合。
結腸炎簡介 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緩慢,病情輕重不一,腹瀉是主要症狀,排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裏急後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緩解的特點。腹痛一般多爲隱痛或絞痛,常位於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現有食慾不振、腹脹、噁心、嘔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壓痛,有時能觸及痙攣的結腸。常見的全身症狀有消瘦、乏力、發熱、貧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惡化或初次發病就呈暴發性,表現嚴重腹瀉,每日 10-30 次,排出含血、膿,粘液的糞便,並有高熱、嘔吐、心動過速、衰竭、失水、電解質紊亂、神志昏迷甚至結腸穿孔,不及時治療可以造成死亡。
結腸炎的病因  一、自身免疫反應:多數學者認爲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爲本病併發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所以認爲本病的發生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後,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損傷結腸粘膜,並且患者的淋巴細胞對胎兒結腸上皮細胞有細胞毒作用,提示懷疑結腸炎的發生還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比如:副交感神經正常活動,可以促進唾液、胃液、腸液、胰液與胰島素分泌,當副交感神經活動減弱和持續時,腸液減少導致腸道菌羣失衡,結腸炎久治不愈,而“神經免疫劑”對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有特效作用,用它來治療結腸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療效。
 二、感染:本病的病理變化和臨牀表現與一些結腸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認爲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種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較大。
 三、遺傳:本病的血緣家庭發病率較高,據歐美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直系血緣親屬中,約15-30%的人發病。此外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單合子比雙合子更容易發病,提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四、神經精神因素:有人認爲精神因素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徵,對於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性差,屬心身疾病一類,心身疾病強調心裏因素在疾病的發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有人將7種疾病列爲心身疾病,即:哮喘,類風溼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高血壓,神經性皮炎、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可能有更多疾病被列爲心身疾病。 結腸炎的臨牀分型 結腸炎的臨牀分型有利於治療和判斷預後,根據本病的臨牀表現和臨牀過程,分爲以下四種類型:
(1)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症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與便祕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症狀,病變多侷限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血況正常。
(2)中度型: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多於4次,並有輕度全身症狀。
(3)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於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
(4)暴發型:少見。 結腸炎在中醫上的臨牀表現及分型

  
 由於結腸炎的多發性,許多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苦惱,因爲治療結腸炎,醫院通常會建議病人使用西藥,但是西藥對腸道會有刺激,並且有副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中藥醫治。對於中醫治療結腸炎我們要有一定的認識。 臨牀表現有哪些?
①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症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與便祕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症狀,病變多侷限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血況正常。
②中度型: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多於4次,並有輕度全身症狀。
③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於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 臨牀分型有哪些?  ②便祕型:大便祕結,如羊屎樣,排便不暢、不盡,甚則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伴有腹痛、消瘦、口乾、腹脹貧血等症,易惡變 腸胃病防重於治,平時飲用水蘇糖,能調節胃腸道微生態平衡,恢復胃腸道健康,有效抵制胃腸道疾病, (1)腹瀉型:泄瀉、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膿血便、腸鳴及排便不暢、不盡、裏急後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惡寒、頭昏等症。
(2)便祕型:大便祕結,如羊屎樣,排便不暢、不盡,甚則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伴有腹痛、消瘦、口乾、腹脹貧血等症,易惡變。
(3)腹瀉便祕交替型:大便時干時稀、時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脹等症。
潰瘍性結腸炎 對於潰瘍性結腸炎是怎麼分類的呢?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潰瘍性結腸炎的分類。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侷限於結腸粘膜及粘膜下層的炎症過程。潰瘍性結腸炎兩種分類法,即按潰瘍性結腸炎病情輕重分類和按潰瘍性結腸炎病程經過分類。
潰瘍性結腸炎病理漫長,常反覆發作,見於任何年齡,但20-30歲的患者最多見。主要有兩種潰瘍性結腸炎分類法,即按潰瘍性結腸炎病情輕重分類和按潰瘍性結腸炎病程經過分類。
按潰瘍性結腸炎病情輕重可分爲3級:
(1)輕度:此型最常見,通常僅累及結腸的遠端部分,病情輕,腹瀉每日少於4次,腹痛、便血清或少見,缺乏全身症狀和體徵。
(2)中度: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起病突然,腹瀉每日4一5此,爲稀便和血便,腹痛較重,有低熱,體重減輕,食慾減退,可有腸道外表現。
(3)重度:起病急驟,有顯著的腹瀉、便血,有持續的嚴重腹痛,可出現低血壓,甚至休克。
按潰瘍性結腸炎病程經過可分爲以下4型:
(1) 初發型:指無既往病史而爲首次發作,病情輕重不等,可轉爲其他類型。
(2) 慢性復發型:臨牀最多見,病變範圍小,症狀較輕,往往有緩解期,但易復發,預後好,多數對水楊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療有效。
(3) 慢性持續性:病變範圍廣,首次發作後可持續有輕度不等的腹瀉、便血,常持續半年以上,可有急性發作。
(4) 急性爆發型:少見,起病急驟,局部和全身症狀嚴重,常有高熱、水樣瀉、急性結腸擴張,易發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併發症入和腸穿孔。暴發型病例急需用皮質激素、輸血等治療,預後差,有些潰瘍性結腸炎病例如不及時治療,往往可在2周之內死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