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患者應該注意點什麼?能治嗎?怎麼治?

時間: 2011-03-10
胃下垂是胃體下降至生理最低線以下的位置。多因長期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致中氣下降,升降失常所致。病者感到腹脹(食後加重,平臥減輕)、噁心、噯氣、
胃痛(無週期性及節律性及節律性,疼痛性質與程度變化很大),偶有便祕、腹瀉,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祕。患此病者,多爲瘦長體型,可伴有眩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昏厥、體乏無力、食後脹滿、推腹有震水聲、食慾差、噯氣、噁心、頭暈、心悸等症狀。中醫認爲胃下垂是脾胃氣虛、中氣下陷、升舉無力造成的。常採用健脾、益氣、升提等方法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患者多數體質虛弱,故自療要“治本”,從改善整體素質着手。例如,平時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運動量可由小到大。氣功鍛鍊對本病也有較好效果。
(2)避免暴飲暴食。選用的食品應富有營養,容易消化,但體積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適當多於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積累而託胃體。減少食
量,但要增加餐次,以減輕胃的負提。
(3)不宜久站和劇烈跳動。飯後宜半平臥半小時。
(4)臥牀宜頭低腳高,可以在牀腳下墊高兩塊磚頭。
(5)性生活對體質衰弱者是較大負擔,應儘量減少房事次數。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補膏,每次1湯匙,每日3次,開水沖服。
2.驗方自療法
(1)蜜根30克、生薑3片、紅糖適量,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炒黃芪30克、枳殼15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3)肉桂10克、五倍子20克、炒何首烏30克,一起研粉,每次6克,每日1-2次,溫水吞服。
(4)枳殼15克,煎湯服,每日2次。 3.飲食自療法 (1)豬肚1只、黃芪30克、龍眼肉30克,砂仁5克,加調料煮熟後分次食用。
(2)鯽魚500克、黃芪50克、枳殼30克,加調料烹製食用。
(3)榛子60克、淮山60克、黨蔘30克、砂仁15克、陳皮15克,研成粉拌入白糖,每次取適量用開水沖服,每日3次。 4.外治自療法 (1)取百會、足三裏二穴。用指端及指甲按掐二次,各3-5分鐘,每日多次。
百會穴:兩耳尖連線頭頂上的中點處。足三裏穴:在外膝眼下四橫指寬、脛骨外側一橫指處。
(2)代灸膏貼百會、足三裏、中脘三穴。隔天調換。
中脘穴:在劍突與臍連線的中點處。
5.其他自療法
每天進行仰臥起坐鍛鍊2-3次,每次10分鐘。 胃下垂患者的飲食調理 胃下垂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的消化系統病症 ,實際上 ,胃下垂並非真正意義的疾病名稱 ,而是一種X線診斷名稱。它是由於胃的固定韌帶鬆弛、胃的形狀改變以及胃的緊張力較低而導致胃的位置下移 ,由此引起一系列臨牀症狀。正常人及短胖體形者胃多呈牛角形 ,緊張力較高 ,幽門比胃角低。均力體型者胃呈魚鉤狀 ,緊張度適當 ,幽門與胃角在一個水平上。瘦長體形者胃呈長型 ,緊張力低 ,胃角下垂 ,低於幽門 ,如胃角切跡處低於兩骼嵴間線水平 ,稱之胃下垂 ,低於 1cm~ 5cm之內爲輕度胃下垂 ,大於 1 0cm爲重度胃下垂。 一般輕度胃下垂不伴胃炎 ,無明顯症狀 ,中重度胃下垂或伴有胃炎者可出現胃排空延遲、胃食物存留 ,致使病人感到上腹飽脹、噯氣、噁心、全腹脹 ,飯後加重 ,以及消化不良。病人常訴“胃弱”、“胃軟” ,不敢多吃飯 ,因飯後症狀明顯 ,久之病人食慾減低、消瘦 ,則更加重胃下垂程度 ,而且一般常用的胃藥如抑酸劑、解痙劑往往效果均不明顯。目前對於胃下垂的治療以飲食調理、中醫中藥以及綜合治療爲主。 1.少食 :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弱 ,每餐切忌過飽 ,可少食多餐 ,每日 4~ 6餐爲宜 ,主餐主食不宜多 ,輔以蔬菜 ,加餐可加牛奶、米粥、餅乾、豆漿等。俗話說 :“飯吃八成飽 ,到老胃口好” ,就是此理。
2.軟食 :儘量不要食油炸食物 ,避免生、冷、硬食物 ,進食蔬菜以菜葉爲主 ,應限制果皮、粗纖維菜如韭菜、芹菜等 ,少食脂肪 ,但應注意攝入足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 ,可食麪片、麪條、粥、小花捲、小饅頭、乳類、蛋瘦肉、魚類 ,食適量水果和雜糧。 3.淡食 :以清淡食物爲主 ,避免辛辣調味品如辣椒油、芥末、胡椒等 ,少食油膩厚重食物 ,儘量不用濃茶、咖啡、戒菸、戒酒 ,還應注意不食過酸、過甜、過鹹的食物和水果。 4.慢食 :細嚼慢嚥對胃下垂患者十分重要 ,細嚼使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 ,利於消化吸收 ,慢嚥則避免胃過度擴張 ,利於胃排空 ,減輕胃的壓力 ,減少胃的負荷。細嚼慢嚥可緩解病人餐後上腹脹的症狀。 5.食後休息 :飯後應臥位休息 30分鐘以上 ,不要飯後百步走 ,更不能飯後劇烈活動 ,飯後胃內食物因直立和運動增加了胃內重力 ,可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但平時體育鍛煉還是很重要的 ,適當的、循序漸進的體育活動有助於胃動力和胃的張力增強 ,胃蠕動增加則減輕胃下垂。 6.飲食平衡 :由於胃下垂患者胃腸蠕動較慢 ,加之食細、精食物爲主 ,易發生便祕 ,故須注意飲水 ,可適量喝蜂蜜水、果汁及吃瓜果肉 ,保持大便通暢。 另外 ,胃下垂患者保持放鬆、平和、愉快的心態也是治療的關鍵 ,須避免精神緊張和焦慮 ,避免過度勞累 ,飲食調理需長期堅持。每個患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 ,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食譜 ,這樣療效會更好。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4-07-12
胃下垂是胃體下降至生理最低線以下的位置。多因長期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致中氣下降,升降失常所致。病者感到腹脹(食後加重,平臥減輕)、噁心、噯氣、 胃痛(無週期性及節律性及節律性,疼痛性質與程度變化很大),偶有便祕、腹瀉,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祕。患此病者,多爲瘦長體型,可伴有眩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昏厥、體乏無力、食後脹滿、推腹有震水聲、食慾差、噯氣、噁心、頭暈、心悸等症狀。中醫認爲胃下垂是脾胃氣虛、中氣下陷、升舉無力造成的。常採用健脾、益氣、升提等方法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患者多數體質虛弱,故自療要“治本”,從改善整體素質着手。例如,平時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運動量可由小到大。氣功鍛鍊對本病...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4-07-12
正常人的胃呈牛角形,位於腹腔上部。如果胃由牛角形變成魚鉤形垂向腹腔下部,出現食慾減退,飯後腹脹等消化系統症狀,即患了胃下垂 這兩方可以治療胃下垂 1 先將三十克桂圓肉加水煮沸,待冷後將雞蛋一至二隻打入碗內,用煮好的桂圓肉水沖人蛋中攪勻,蒸熟食用。每天早晚各食一次,直至痊癒。 2 先將米糠五百克放入鍋內以文火炒至黃褐色,再放人雞內金五十克,炒至雞內金脹發後,從火上移開,稍後除去米糠,將雞內金碾成細未,每次用溫開水送服一至二克,每日三次。此方有健胃消食的功能,治胃下垂可獲滿意效果。 在服上兩方期間,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沖天運動”,即雙手伸直過頭,下蹲,起立作沖天狀,如此反覆進行三至四分鐘,則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