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脂肪肝怎麼治療

時間: 2012-07-01

1、痰瘀阻絡,肝鬱氣滯
  (1)臨牀表現。脅肋脹痛、胸悶不舒、倦怠乏力、善嘆息、噁心納呆、並隨情志變化而增減,肝臟腫大或不大,舌質暗紅苔薄白膩,脈弦細。
  (2)病因病機。由於情志不舒、肝鬱氣滯、氣滯血瘀、痰溼內停,造成脂肪肝的發生。
  (3)治療原則。疏肝理氣,化痰祛瘀。
  (4)處方用藥。“逍遙散”加減:柴胡6克,全當歸、赤白芍(各)、枳殼、廣鬱金、丹蔘、延胡索、山楂、茯苓各15克,焦白朮20克,川楝子、甘草各10克。
  脅痛重者,加青、陳皮;氣鬱化火者,加丹皮、焦山梔;傷陰者,加制首烏、枸杞子。
  本方適用於肝炎後脂肪肝、肥胖型脂肪肝的治療。
  2、痰溼內阻,肝鬱脾虛
  (1)臨牀表現。右脅脹滿,噯氣噁心、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質淡紅,苔厚白膩。脈濡緩。
  (2)病因病機。由於長期嗜食甘肥厚味之品,或情志失調,及某些疾病因素,使脾失健運,溼濁結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溼阻於肝絡而成本病。
  (3)治療原則。疏肝健脾、祛溼化痰。
  (4)處方用藥。“家味溫膽湯”加減治之:丹蔘15克,陳皮9克,茯苓12克,制半夏9克,焦山楂12克,蔻仁10克,炒枳殼6克,蒼朮、白朮各12克,厚朴12克,乾薑6克,淡吳萸6克。
  氣鬱腹脹者加:枳實、大腹皮,枳殼;納差者加:神曲、麥芽等。
  本方適用於肝炎後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
  3、痰瘀痹阻,肝腎虧虛
  (1)臨牀表現。形體稍胖,頭暈目眩,耳鳴健忘,脅痛不舒、時有頭痛、手足心熱,口乾咽燥,夜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
  (2)病因病機。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血脂失於運化,積於血中則爲瘀爲痰,痰瘀痹於肝,則爲脂肪肝。
  (3)治療原則。滋腎益肝,化痰祛瘀。
  (4)處方用藥。制首烏15克,制黃精15克,枸杞子12克,仙靈脾12克,知母9克,黃柏12克,澤瀉15克,茯苓9克,丹蔘15克,薑黃9克,桑寄生15克等。
  肝鬱氣滯加:青皮、鬱金、川楝子等;痰溼內阻加:青礞石、皁角刺等。
  本方適用於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後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等病。
  4、痰瘀互結,氣滯血瘀
  (1)臨牀表現。素有消渴病、慢性遷延性肝炎,脅下肝腫大、質中拒按,納減乏力。舌質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
  (2)病因病機。痰溼阻滯,日久氣滯血瘀,痰濁、瘀血、痹阻肝絡、致右脅刺痛和脹痛。
  (3)治療原則。益氣化痰,祛瘀散結爲主。
  (4)處方用藥。用“膈下逐瘀湯"加減治之:黨蔘15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制首烏15克,青、陳皮各9克,延胡索12克,五靈脂12克,生蒲黃15克,莪術12克,薑黃9克,海藻10克,沒藥12克等。右脅下積塊較硬者:加鱉甲10克,穿山甲15克;納食不馨者:加焦山楂、谷麥芽、神曲等。肝功能不正常者:加垂盆草、五味子等。
  本方適用於肝炎後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等,證屬氣滯血瘀者。孕婦慎用。

下一篇:脂肪肝如何調理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5-04-13
脂肪肝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肝內脂代謝的異常,最終引起肝細胞的脂肪樣變,嚴重時可引起肝功能的異常。早期多無明顯症狀,有些患者可有噁心、乏力等非特異性症狀。目前認爲與高脂血症、肥胖、2型糖尿病有關,分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兩種 脂肪肝的治療關鍵是要控制脂肪的攝入,不能吃肥肉、巧克力等含油脂高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其次要保證一定量的有氧運動,適當得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脂肪,最後日常生活中要規律作息,不熬夜,一般來說早期的脂肪性肝病及輕症肝炎都是可以通過控制飲食及運動而痊癒的。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5-04-13
根據您介紹的情況,建議首先檢查肝功能,若肝功能正常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若有異常及時用藥調理 平時要多喝水,不要吃油膩食物,可以適當吃點瘦肉、魚,適當鍛鍊身體,若體重較重,要積極減輕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