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症狀和治療

時間: 2012-03-31

糖尿病的主要表現就是血糖升高,一般無自覺症狀,出現症狀以後發現患病時間已不太確切。典型症狀:多尿、多食、多飲、體重減輕 。如果血糖過高,一方面會出現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高滲昏迷等;另一方面,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慢性高血糖狀,會使全身的組織和器官發生損傷,出現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眼底病變導致失明、糖尿病腎臟病變導致尿毒症、糖尿病足導致截肢等。

糖尿病眼底病變就是由於眼底血管發生了病變(缺血或溢血),影響到視網膜功能,導致視力急劇下降或喪失。其中最嚴重的是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眼睛視網膜的內層……起感光和傳導視覺的神經層,是由視網膜中央動脈供給氧和營養的。視網膜中央動脈是終末動脈血管,一旦發生阻塞,無代償和迴旋的餘地,視網膜的氧氣供給和營養供應就被立即切斷。視網膜又是極其嬌嫩的組織,對缺氧極爲敏感,故供給中斷後,視力會立即極度下降以至失明,若不及時搶救,視力將無可挽回。目前的研究證明:嚴格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降低,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因此,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就是嚴格控制血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慢性腎臟併發症。糖尿病腎病一般是指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症,其臨牀表現爲蛋白尿、水腫、高血壓或/和氮質血癥,並有空腹血糖增高或糖尿病症狀。由糖尿病繼發的腎損害,首先是微量蛋白尿逐步發展爲大量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徵(大多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直至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閉塞而造成下肢遠端組織缺血、缺氧、感染,引起足部組織變性、壞死,在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佔50%左右。

要將血糖嚴格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小於6.1mmo1/L,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小於7.8mmo1/L。

胰島素是人體內分泌激素的一種,是人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通常在2型糖尿病病程的早期,病人可以使用口服藥物進行降糖治療來控制血糖,而降糖藥物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使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長期血糖控制差、或病程超過十年,就會出現疲倦、皮膚搔癢、外陰發癢(女)、包皮發炎(男)、出汗異常、視力模糊、肢體發麻、蟻爬感、皮膚生瘡、癤、傷口不愈的症狀。

糖尿病的證型:

氣陰兩虛型:患者體倦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漸瘦,腰膝痠軟,小便多泡沫,舌黯淡或有淤點淤斑,可用生脈飲合六味地黃丸或大補陰丸合當歸補血湯加減益氣養陰。

  陰陽兩虛型:患者怕冷,面色蒼白,耳鳴腰痠,時有潮熱盜汗,四肢涼,陽痿早泄,舌體胖,苔薄白或白膩。可用金匱腎氣丸或濟生腎氣丸合實脾飲加減調補陰陽。

 糖尿病治療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糾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謝紊亂,促使糖、蛋白質和脂肪的正常代謝。

(2)緩解高血糖等代謝紊亂所引起的症狀。

(3)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併發症和防治心血管、腎臟、眼睛及神經系統等慢性病變,延長患者壽命,降低病死率。

(4)肥胖者應積極減肥,維持正常體重,保證兒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長髮育,保證糖尿病孕婦和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順利分娩,維持成年人正常勞動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糖尿病治療之一:心理治療

很多人認爲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飲食,運動以及藥物治療。其實心理治療對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樂觀穩定的情緒有利於維持病人內在環境的穩定,而焦慮的情緒會引起一些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拮抗胰島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確的精神狀態和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在醫生正確指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防治糖尿病知識,通過尿糖和血糖的監測,摸索出影響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點,有堅強的信心和毅力,認真治療而不緊張,堅持不懈的 進行合理的飲食、體力活動,勞逸結合。正確使用藥物使體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維持在合理水平。有感染、手術、重大精神負擔時,要及時正確處理。總之,通過心理治療的配合,達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6)槐花粥:幹槐花30克或鮮品5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中風患者。槐花可擴張冠狀動脈,可防治動脈硬化,常服用有預防中風作用。

  (7)菊花粥:秋菊烘乾研末,先以粳米50克煮粥,調入菊花末10克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適用於糖尿病雙目乾澀、視物昏花者。菊花清肝明目,臨牀用於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

  (8)荔枝粥:荔枝5~7個,粳米50克,水適量,煮粥服用。適用於一般糖尿病患者。

  (9)葛根粉粥: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共煮粥服用:適用於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者。葛根含黃酮類,具有解熱、降血脂、降低血壓、降低血糖作用。

  (10)生地黃粥:鮮生地150克,洗淨搗爛取汁,先煮粳米50克爲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適用於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者。

  (11)杞子粥: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肝腎陰虛者。

  (12)天花粉粥:天花粉30克,溫水浸泡2小時,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口渴明顯者。糖尿病孕婦禁用。

  (13)韭子粥:韭子10克炒熟,粳米50克,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性陽萎病人。

  八:食療菜餚與藥膳

  (1)苦瓜: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臨牀與動物實驗證明苦瓜具有明顯降低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常食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可用鮮苦瓜作菜食用或紅燒苦瓜,每次100克。糖尿病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2)南瓜:具有降低血糖、血脂作用。國內外臨牀研究表明,南瓜粉對輕型糖尿病確有療效。可將南瓜烘乾研粉,每次5克,每日3次,也可用鮮南瓜250克煮熟食用,既充飢又可降低血糖。

  (3)洋蔥: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可用洋蔥50~100克水煎服,也可作菜食用。

  (4)蚌肉苦瓜湯: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共煮湯,加油鹽調味,熟後喝湯吃苦瓜蚌肉,適用於輕型糖尿病。

  (5)沙蔘玉竹煲老鴨:沙蔘30~50克,玉竹30克,老雄鴨1只,蔥、姜鹽少許燜煮,熟後食肉飲湯。適用於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6)玉米鬚燉龜:玉米鬚100克,烏電1只,蔥、鹽、料酒適量,燉熟食肉飲湯。適用於一般糖尿病患者。

  (7)黃鱔:具有一定降糖作用。用黃鱔製做的藥膳有:參蒸鱔段、內金鱔魚、燴鱔血絲、歸參黃鱔、翠皮爆鱔絲等均可選用。

  (8)韭菜煮蛤蜊肉:韭菜250克,蛤蜊肉250克,料酒、姜、鹽少許,煮熟飲湯食肉。適用於糖尿病腎陰不足者。

  (9)枸杞子蒸雞:枸杞子15克,子母雞1只,加料酒、姜、蔥、調料,共煮熟食枸杞子、雞肉並飲湯,適用於糖尿病腎氣虛弱者。

  其它:田螺、鱈魚、蠶蛹、海蔘等均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

  3湯類、飲料

  (1)雙耳湯: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洗淨加清水蒸籠蒸至木耳熟爛,食木耳飲湯。適用於糖尿病人眼底出血症。

  (2)豬胰湯:豬胰1個,黃芪60克,山藥60克,水煎湯,食豬胰,飲湯。適用於各型糖尿病。

  (3)糯米桑皮湯:爆糯米花30克,桑白皮30克,水煎服。適用於糖尿病口渴多飲者。

  (4)菠菜銀耳湯:鮮菠菜根150~200克,銀耳20克,共煎湯,飲湯食銀耳。適用於糖尿病大便祕結者。

  (5)鴿肉山藥玉竹湯:白鴿1只,山藥30克,玉竹20克,共煮熟食肉飲湯,適用於陰虛型糖尿病。

  (6)菊槐綠茶飲: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沸水沖泡飲用。適用於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

  (7)苦瓜茶飲:鮮苦瓜1個,綠茶適量,溫水沖泡。適用於輕型糖尿病患者。

  (8)烏梅茶:烏梅15克,沸水沖泡代茶飲。

  (9)黃精枸杞茶:黃精15克,枸杞10克,綠茶3克,溫開水沖泡代茶飲。

  (10)鮮生地露:鮮生地500克,切成小塊,制露1000克,每服100克,具有滋腎養陰、生津止渴作用。適用於一般糖尿病患者。

  (11)麥冬茶:麥冬、黨蔘、北沙蔘、玉竹、花粉各9克,烏梅、知母、甘草各6克,共爲細末,每服1劑,白開水衝代茶飲。

  (12)生津茶:青果5個,金石斛、甘菊、竹茹各6克,麥冬、桑葉各6克,鮮藕10片,黃梨2個(去皮),荸薺(去皮)5個,鮮蘆根(切碎)2支,上藥共爲粗末,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以上食療方對於糖尿病的治療確有一定輔助作用,糖尿病患者可在原來治療的基礎上,選擇應用。

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治療糖尿病各有長短,單純西藥治療雖有易耐藥即繼發失效,胃脘不適、皮疹等副作用,因其降糖效果迅速,便於服用或使用而被患者樂於接受。單純中藥治療,雖無不良反應,且可控制臨牀症狀及併發症的發生,但降糖作用緩慢,力度較小,惟有中西醫結合治療,既可改善臨牀症狀,防治併發症,又可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繼發失效。當前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可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①尋找中西醫結合點。中醫辨證論治的同時配合小劑量西藥降糖藥不失爲一條可行的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小劑量西藥降糖藥配合使用,也要根據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將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巧妙地結合起來,在全面考察患者的年齡、身高、體重、工作性質等具體情況下,根據血糖波動情況,具體選擇相應的降糖西藥。

②根據中醫辨證原則,靈活吸收前人藥理研究成果。經藥理研究具有顯著降血糖作用的中藥,具有補益作用的人蔘、黃芪、黃精、山藥、枸杞子、地黃、茯苓、仙靈脾、山萸肉、當歸等;具有清利解毒、理氣活血作用的蒼朮、玉米鬚、荔枝核、五倍子、丹蔘、桑葉、桑白皮、知母、番石榴等。臨牀上在辨證的基礎上合理選藥,確實可以提高療效,但要注意辨證選藥,否則不會有效,比如陽虛之體而投之以知母、蒼朮之類確非所宜。

③根據病機本質,開發專方專藥。抓住糖尿病某個證型或某一時期的主要病機的特點,確定治療原則,開發專方專藥研究大有可爲。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的特點

(1)療效高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是依據中西醫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其長年。如西藥降糖效果好、起效快;而中藥改善症狀好、降糖作用持久,無疑兩者合用,可以提高療效。另者,中醫的辨證加上西醫的一系列客觀衆指標,這樣以其微觀衆的形式參於宏觀之中,使辨病辨證相結合的科學性向前跨躍了一步,無疑對“施治”的指導也更加確切,療效必須提高。

(2)療效短 糖尿病中醫辨證分明虛熱盛型、氣陰兩虛型、陰陽兩虛型。臨牀上以氣陰兩虛型居多,治則爲益氣養陰。益氣者,益脾氣助運化之功,以固後天之本;養陰者,養腎之陰,滋下焦之水源,以降妄炎之火,使水升火降,中焦健運,從而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中醫的辨證施治再配合西藥的降糖藥,使中西藥發揮其優勢,共同攻克,療程必然縮短。

(3)作用持久 口服降糖藥氯磺丙脲在體內持續的時間最長,才僅72小時;中藥以人蔘爲例,實驗研究人蔘總皁甙能減少四氧嘧啶對胰島B細胞的破壞,並具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損傷的B細胞的破壞,並具有一定程度上促進損傷的B細胞修復和增生能力。停用人蔘總皁甙後降糖作用尚能維持1~2周。所以中西醫結合,不僅降糖作用快,而且持久。

(4)揚長避短 西藥降糖作用起效快,作用可靠,但改善症狀不明顯。如一部分病人經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後,血糖、尿糖得到控制,但仍有乏力、便幹、失眠、多汗等,而中藥可彌補其不足。胰島素抵抗性糖尿病,往往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均不能使血糖下降,而中醫的優勢

則表現在西醫療法處於劣勢時,得以充分顯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昏迷時,由於昏不知人,一切口服藥無計可施,況且胃腸吸收不如直接靜脈滴注。所以,靜脈輸注胰島素和補充液體是最好的途徑,故中西醫結合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彌補不足。

(5)防治併發症 現代醫學研究糖尿病早期即有血流流變學改變,血液粘度增高,這與祖國醫學認爲糖尿病多伴有淤血證是一致的。而高血糖、高血脂、高粘度,正是後來大、小血管病變的基礎。所以,爲了預防併發症,從治療糖尿病開始,在降糖的同時就應注意降脂、降粘。因

爲一旦出現臨牀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等,現代醫學是無法使其逆轉的,而中藥在防治併發症上確有獨到之處。

自我按摩療法

通過自我按摩可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益腎補虛,清泄三焦燥熱,滋陰健脾等功效。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按摩以胸腹部、腰背部、上下肢等部位的經絡、穴位爲主。一般採用先順時針按摩30-40次,再逆時針按摩30-40次的方法進行。左右手交換進行或同時按摩。

1.按摩腎區

清晨起牀後及臨睡前,取坐位,兩足下垂,寬衣鬆帶,腰部挺直,以兩手掌。已置於腰部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套開1寸半),上下加壓摩擦腎區各40次,再採用順旋轉、逆旋轉摩擦各40次。以局部感到有溫熱感爲佳。

2.按摩腹部

清晨起牀後及臨睡前,取臥位或坐位,雙手疊掌,將掌心置於下腹部,以臍爲中心,手掌繞臍順時針按摩物40圈,再逆時針按摩40圈。按摩的範圍由小到大,由內向外可上至肋弓,下至恥骨聯合。按摩的力量,由輕到重,以患者能耐受、自我感覺舒適爲宜。

3.按摩上肢

按摩部位以大腸經、心經爲主,手法以直線做上下或來回擦法爲主,可在手三裏(肘部橫紋中點下2寸處)、外關(腕背橫紋上2寸,橈骨與尺骨之間)、內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腔與橈側腕屈肌腹之間)、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等穴位上各按壓、揉動3分鐘。

4.按摩下肢

按摩部位以脾經、腎經爲主,手法以直線做上下或來回擦法爲主,可在足三裏(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陽陵泉(胖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陰陵泉(脛骨內側踝下緣凹陷中)、

三陰交(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等穴位上各按壓、揉動3分鐘。

5.按摩勞宮穴

該穴定位於第二、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按摩手法採用按壓、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進行,每穴各操作10分鐘,每天2-3次,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也可藉助小木棒、筆套等鈍性的物體進行按摩。

6.按摩涌泉穴

該穴定位於足底(去趾)前1/3處,足趾跖屈時呈凹陷處。按摩手法採用按壓、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進行,每穴各操作10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藉助足按摩器或鈍性的物體進行自我按摩。

下一篇:糖尿病與營養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9-1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併發症之一,治療上首先要控制血糖,因爲血糖過高,細菌生長速度會更快,二是使用抗生素,這個大家都應該知道,三是換藥,保持傷口清潔。基本上就這三個要點,其實,糖尿病足重在預防,患了糖尿病注意防止雙腿出現傷口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9-17
分兩種類型:神經病變型表現爲皮膚乾燥,常有裂隙,觸、溫、痛覺障礙,踝反射消失,骨關節病變。缺血型病變表現爲:間歇性跛行,靜息痛,夜間疼痛加重,肢體擡高時皮膚變蒼白,下垂時轉爲紅紫。現在有沒有潰瘍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