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是怎麼回事?吃什麼藥好呢?

時間: 2012-10-31

什麼是溼疹 溼疹(eczema) 溼疹是一種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其臨牀特點爲多形性皮疹,傾向滲出,對稱分佈,自覺劇烈搔癢,病情易反覆,可多年不愈。 〔病因〕 病因較複雜。多由於某些外界或體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果關係較複雜,其他影響因素亦多,因而與接觸性皮炎不同。原因不易除去,易傾向復發和慢性化。 外界因素:如化學制劑、化妝品、香料、染料、清潔劑、動物毒素、蛋類、魚蝦及牛奶等異性蛋白、花粉、塵埃、細菌感染、日曬、寒冷、搔抓等。 體內因素:過敏性體質,代謝、內分泌或消化道功能紊亂,神經精神功能障礙,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病竈感染,腸寄生蟲病,靜脈曲張,多汗,皮膚乾燥等。 〔發病機理〕 可能爲在複雜的體內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基礎上所致的遲發性變態反應。但有些溼疹則與變態反應無關。患者反應性的改變,常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有些還不清楚,尚有待今後研究。 中醫認爲本病常因飲食失節、嗜酒或過食辛辣刺激腥發動風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使溼熱內蘊,又外感風溼熱邪,內外兩邪相搏,充於腠理,浸淫肌膚髮爲本病。或因身體虛弱,脾爲溼因,肌膚失養。或因溼熱蘊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而致血虛風燥,肌膚甲錯。 1.症狀及診斷要點 急性溼疹 (1)皮損呈多形性,經過中常循一定規律,開始爲瀰漫性潮紅,以後發展爲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常數種皮損同時並存。 (2)病變常爲片狀或瀰漫性,無明顯境界。可併發於身體各部,而以頭、面、四肢遠端、陰囊多見。常對稱發病,嚴重者可泛發全身。 (3)經過急劇,炎症明顯,傾向溼潤糜爛,經適當治療後,約2~3周可以治癒,但常易反覆發作。 (4)自覺灼熱及劇烈痛癢。 亞急性溼疹 (1)爲介於急性與慢性溼疹間的階段,常由於急性溼疹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致病程遷徙所致。 (2)皮損較急性溼疹輕,以丘疹、結痂、鱗屑爲主,僅有少量水皰及輕度糜爛。 慢性溼疹 常由於急性和亞急性溼疹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覆發作轉變而來。由於發病部位不同,臨牀表現可略有差異,但一般均具有以下特點: (1)多侷限於某一部位,如手背、小腿、肘窩、陰囊、女陰等處,境界明顯,炎症不著。 (2)患部皮膚肥厚粗糙,嵴溝明顯,呈苔蘚樣變。顏色爲褐紅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狀鱗屑、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損上仍可出現新的丘疹或水皰,抓破後有少量漿液滲出。發生於手足及關節部位者,常呈皸裂或疣狀。自覺疼痛,影響活動。 (3)慢性病程,時輕時重,無規律性,常反覆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尤以精神緊張時爲甚。 (4)平時自覺症狀不著,每當就寢前或精神緊張時出現劇烈瘙癢。 溼疹的發病,有的僅經急性期或亞急性期,數週後而治癒,但一般常因反覆發作,各期經過可交叉或同時存在。因此在不同的部位可見了各期皮疹同時存在。既有皮膚增厚苔蘚樣變,又可見新起的丘疹水皰或伴有紅腫糜爛、結痂、脫屑等。亦有少數患者開始時急性溼疹的表現不甚明顯,表現爲亞急性甚至慢性溼疹者。 2.辨證分析 溼熱並盛型:發病急、病程短。心煩、口渴。大便祕、小便赤少。皮損潮紅欣熱,腫脹,滲出顯著。舌質紅,舌臺白或黃。脈弦滑或滑數。辨證屬溼熱兼盛,浸淫肌膚。 脾虛溼盛型:病程日久,口渴不思飲,大便不幹或有溏瀉,皮損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滲液,或可見抓痕鱗屑。舌質淡,舌體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或膩,脈沉緩或滑,辨證屬脾虛溼盛以致肌膚失養。 血虛風燥型:慢性經過,皮損肥厚,角化皸裂,或有抓痕血痂。舌質淡,舌苔白。脈沉細或沉緩。辨證屬久病耗傷陰血,血虛風燥以致肌膚甲錯。 3.鑑別診斷 (1)接觸性皮炎 應與急性溼疹鑑別。 (2)神經性皮炎 應與慢性溼疹鑑別。 (3)脂溢性皮炎 經過中可有溼疹樣改變,但本病主要發生於頭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窩、陰部等皮脂分泌較多的部位,常先自頭部開始發病,向下蔓延,損害主要表現爲黃紅色或鮮紅色斑,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 另附: 溼疹 溼疹,中醫稱爲「溼毒瘡」或「溼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溼」,是指身體機能受溼阻以致呆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溼」的狀態,症狀是四肢沉重、水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簡言之,溼疹病患者兼受熱和溼兩種病邪困擾。病者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呆滯,以致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二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溼疹之類的皮膚病。其實,除皮膚問題外,溼熱者亦會有胸腹脹悶不舒、大便祕結或泄瀉、小便短少赤黃等病症。 中醫醫治溼疹的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覆正常,採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溼、活血、清瀉等,視乎病者的體質而定。中藥醫治溼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於醫治的重點不是把表面的皮膚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時,並非一兩個星期便能見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準備,因爲吃藥初期可能因要引發熱毒排出以致病情更爲嚴重。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無須過慮。 另一方面,要根治溼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須和醫師配合,從日常飲食入手,因爲若一面吃藥排毒,一面又吃進帶毒食物,試問又怎能痊癒。溼疹病患者應戒吃能加劇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蝦、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如牛奶、豆類等,應少吃爲佳。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搔抓、用鹼性強的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浴、不要讓陽光直曬着患溼疹的地方等。 溼疹之類的皮膚病,即使根治後若飲食不當或身體狀態欠佳可能又會復發。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體調理好,以及進食與體質相配合的食物,避免發病,而非到病發後才求醫治。 治療溼疹的基本原則是清熱、化溼和活血。某本方如下:土菌陳、土茯苓、扁豆衣、龜板各5錢 (15克)。不過,臨牀施藥時亦要因應按個人的體質。
上一篇:早產兒護理進展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26
溼疹是皮膚過敏的一種 一般是過敏性體質 外用酮康唑就可以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5-26
溼疹是一種由於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反應,皮疹呈現多樣性,易發生滲液及反覆發作的劇烈瘙癢性皮膚病,慢性期則侷限而有浸潤和肥厚,瘙癢劇烈。溼疹的內因主要是患者的過敏體質,與遺傳有關,可隨年齡、環境而改變。精神因素(如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勞累等)、內分泌、代謝、胃腸功能障礙、感染病竈等與發病也有關係。另外外界因素如日光、寒冷、溼熱、乾燥、搔抓、摩擦、化妝品、肥皂、動物皮毛、染料、人造纖維、某些食物(魚蝦、蛋等)均可能誘發或加重溼疹。 溼疹不容易根治,你最好去正規的醫院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