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拔罐治療慢性溼疹

時間: 2011-07-16
  慢性溼疹是一種與變態反應有關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其臨牀表現爲患部皮膚浸潤性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 色素沉着,皮損多爲侷限性邊緣清楚的斑塊,以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多見(頭面、四肢屈側及會陰部位好發)。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 性、多形性和複發性、日久不愈性的特點。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目前西醫對溼疹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抗過敏或激素對症治療存在副作用大且療效不穩定的缺點; 中醫常常採取口服清熱解毒中草藥物治療,但長時間服用又容易損傷脾胃,反過來又會加重症狀,引起溼疹反覆發作久拖不愈。

    慢性溼疹歸屬於中醫學的“浸淫瘡”;“溼毒”之範疇。據其發病部位之不同又有生於小腿的“臁瘡”;生於肘窩或膕窩部的“四彎風”;生於陰囊的“繡球風”等 不下十餘種的不同名稱。隋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言:“諸久瘡者……爲風溼所乘,溼熱相搏,故頭面身體皆生瘡。”明確指出風、溼、熱三邪爲其主要致病因 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機基礎。明陳實功在《外科正宗》又補充了飲食不當內生溼熱之病因,並提出用蛤粉散外治的方法。清吳謙在《醫宗金鑑》中描述: “此症初生如疥,瘙癢無時,蔓延不止,抓津黃水,溼淫成片,由心火脾溼受風而成。”這裏不僅對本病的臨牀症狀作了較詳細的敘述,而且還將內因和外因有機地 結合起來。總而言之溼疹的發生與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後天飲食失節(調理不當)傷及脾胃導致脾失健運,溼濁內生,溼性重濁黏膩,溼蘊日久耗氣傷陰,又復感風 寒溼之邪,風寒溼熱鬱於腠理,內外兩邪相搏而發爲溼瘡。治宜應清熱燥溼,養血活血爲大法。令患者取適宜體位並將患部充分暴露,用碘酒消毒患部及梅花針針尖 部後,術者右手持梅花針的針柄部,利用腕部的力量如雞啄食樣彈力使針尖垂直地叩刺到患部皮膚上,隨即藉着自然的反彈力作用把針仰起,每次針尖接觸皮膚時可 以聽到“噠、噠……”的聲音,如此連續地由溼疹外緣如螺旋狀順時針方向向溼疹中心扣刺。扣刺時落針要穩準(針尖與皮膚呈垂直90度接觸,不能慢刺、壓刺、 斜刺和拖刺)、力度要適中、頻率要均勻(一般每分鐘叩刺70至90次),叩刺至局部皮膚明顯微微出血爲度。叩刺後將事前搗爛如泥的大蒜泥外敷於扣刺過的部 位(蒜泥厚度約2釐米),接着術者右手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艾條使艾條與局部皮膚成45度角,將艾條點燃端對準蒜泥上面(點燃端的艾頭與蒜泥上面的距離約一 寸左右)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爲度。灸治時間不可過久、溫度不可過高以免局部起泡。灸後將蒜泥輕輕去掉再用碘酒消毒,如有局部發熱痛疼爲正常反應不 必作任何處理。同時在常規消毒後用小號三棱針快速點刺耳穴心點、脾點區域的淺表靜脈,各擠壓鮮出30餘滴血,消毒後的幹棉球壓迫止血再用碘酒局部消毒即結 束一次治療。每週兩次,10次爲一個療程。《素問·皮部論》雲:“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於皮毛。”說明十二皮部與經絡、臟腑 聯繫密切。梅花針釦刺病變部位可達疏通臟腑之氣,激發調節經絡功能,增強皮膚對內外淫邪的抵抗能力。大蒜性辛、溫,歸脾胃及肺經,具有消腫、解毒、殺蟲等 功效。耳爲宗脈之所聚,點刺放血能直接清泄鬱熱,調節心脾功能。該法治療慢性溼疹具有療程短、痛苦小、治癒率高、簡單易學易施術的優勢。   

    最後再說一下慢性溼疹的治療儘量要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皮質激素類藥物,以免導致藥物依賴性皮炎。在外用藥劑時要依據臨牀 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溼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爲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 苔蘚樣變者可選擇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患者應該積極與醫生合作,建立治癒信心,儘可能避免各種可疑致病因素,如熱水洗燙、過多使用肥 皁、用力搔抓,注意調整飲食,以清淡飲食爲好,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海鮮、貝類、動物內臟。衣着應較寬鬆、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 龍織品。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