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 病因 及 治療

時間: 2012-02-19

溼疹的病因

 溼疹病因複雜,致敏因素較多,往往不易查清,即使查清,也不易避免或消除,這導致溼疹頑固難治和易於復發,概括起來,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本病有遺傳傾向:可出現過敏性皮炎、哮踹、蕁麻疹等:不能耐受生活和工作中的許多對正常人無害的刺激,斑貼試驗時可對多種物質發生陽性反應,即使除去某些致敏原,溼疹皮損也不易很快消失。

2.內部因素

體內感染病竈:慢性膽囊炎、扁桃腺炎、齒齦炎、腸寄生蟲等;

內分泌及代謝障礙:糖料病、月經、妊娠等;

肢體血循環障礙:下肢靜脈曲張;

神經精神因素: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神經受損(患側易發生溼疹)。

 3.外部因素

食物:魚、蝦、蟹、牛羊肉等

吸入物:花粉、塵蟎、皮毛、皮屑等

微生物:體表的化膿性球菌、淺表真菌的感染

物理因素:日光、寒冷、溼熱等氣候變化

化學物品:化妝品、洗滌劑等

4.部位不同,原因不同

手部溼疹: 除特應性素質外,部分患者的發病可能與職業、情緒和氣候等因素有關。洗滌劑等刺激往往使病情惡化。

乳房溼疹:常與哺乳和局部刺激有關,停止哺乳和局部刺激,症狀可迅速改善。

外陰、陰囊和肛門溼疹:由於神經分佈豐富,局部瘙癢劇烈,常因過度搔抓、熱水燙洗而導致長期反覆發作。

汗皰疹:病因不清,過去認爲是由於手足多汗,汗液瀦留於皮內而引起,現在多認爲是一種內源性皮膚溼疹樣反應。好發於春夏季節,每年定期發作,入冬自愈。金屬鎳、鉻的系統性過敏及精神因素與發病有一定的關係。

總之,溼疹的發病往往是諸多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多數學者認爲其發病機制可能與遲髮型變態反應有關。

如何治療溼疹?

溼疹的治療宜根據患者的個體化需求,兼顧患者的年齡、疾病的嚴重程度、部位、是否存在感染、對過去治療的反應及經濟狀況等綜合考慮。

1.尋找和避免各種可疑的致病因素:如發病期避免辛辣食物及酒類,有魚蝦過敏者忌食魚蝦;避免熱水燙洗;消除體內慢性病竈及其它全身性疾患;保持情神愉快,不宜過度勞累,避免緊張。

2.內服藥療法

1) 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或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療法。如合併感染者,應加用抗生素。

2) 抗組胺藥:如酮替芬、賽庚定、羥嗪、苯海拉明等傳統鎮靜抗組胺藥主要應用於晚間瘙癢者,第二代較少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 (西替利嗪或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匹斯汀等)具有抗過敏、抗炎作用。

3)糖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起效迅速而作用肯定,對病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可考慮短期用藥,但宜逐漸減量,以免反跳。原則上儘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兒童。

4)免疫抑制劑:對病情嚴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可考慮酌情選用雷公藤製劑、硫唑嘌呤等,需密切監視不良反應。

5)免疫調節劑:重組人Y一干擾素、胸腺肽、轉移因子或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等。

6)抗生素:細菌 (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皮膚上繁殖,往往加重溼疹,可選用大環內酯類、頭孢類或喹諾酮類抗生素,中成藥丹蔘酮膠囊也可選用。

7)其他:甘草酸二銨、抗白三烯 (如孟魯司特、扎魯司特)、沙利度胺及中醫藥等可選擇應用。

3.局部藥物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特點,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藥物。急性期,紅腫明顯,滲出多時,可選擇溶液作冷溼敷,滲出減少,呈水皰和糜爛時,可用氧化鋅油,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亞急性期,呈紅斑和丘疹時可選用洗劑、乳劑、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塗膜劑。

1)糖皮質激素外用製劑 :該類製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特性。應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及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強效如新適確得軟膏、中效如芙美鬆、艾洛鬆、澳能軟膏。嬰幼兒宜選用中、弱效,成人多使用中、強效。對於眼瞼、面部和皮膚皺褶部位宜選擇較弱效的糖皮質激素。

2)免疫抑制劑:用於對糖皮質激素或其他療法反應不佳或不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的2歲以上溼疹患者,常用的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軟膏等。

3)中藥製劑:除溼止癢軟膏、羌月軟膏、鈹寶軟膏、舒膚特擦劑、冰黃膚樂軟膏等可選用。

4)止癢劑:5%多塞平霜、辣椒辣素、艾迪特軟膏等外用均有減輕瘙癢作用。

5)抗生素製劑 :由於細菌或真菌可通過產生超抗原的作用,誘發或加重皮炎或溼疹,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加用可有利於加快控制炎症。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6)其他:有些大醫院的自配藥如複方鋅糊、硼酸溶液等。

 4.其它療法

對於頑固限局肥厚性損害可用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中波紫外線 (UVAB)、長波紫外線 (UVA)、淺層X線照射和放射性同位素貼敷。中醫中藥及鍼灸有輔助療效。

通過上述干預治療措施,一般能夠控制其症狀,延長緩解期,減少合併症,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

溼疹的病因相當複雜,常是多種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外在因素如生活環境、氣候條件等均可影響溼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紫外線、日常生活用品、某些食物等均可誘發溼疹。

內在因子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情緒變化、感染病竈、新陳代謝障礙等均可產生或加重溼疹病情。

溼疹的發病機制目前多數學者認爲主要是由內外激發因子引起的一種遲髮型變態反應。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素質,受遺傳因素支配。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5-10-16
溼疹是由內外多種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症,臨牀上溼疹出現帶水泡的紅斑,可以自然發生潰爛,處理不好還可能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