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肝硬化

時間: 2011-01-15

中醫治療肝癌合併肝硬化

目前診斷肝癌的兩項最重要的方法是B 超檢查和測定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 。B 超可檢出直徑在2 釐米以內的小肝癌,具有靈敏度高、無創傷、費用低廉等優點,可診斷80 %左右的肝癌。如果AFP 濃度大於400 微克/ 升,或動態觀察由低濃度逐漸升高,即基本上可確定肝癌的診斷,50 % - 70 %左右的肝癌AFP 升高。CT 檢查可進一步印證B超結果,有時能發現B 超不能發現的小癌竈。一旦發現肝癌應積極治療。目前肝癌已由“不治”變爲“可治”,甚至治癒。能手術根治的肝癌5 年生存率已達50 %左右,有些可獲得10 年以上的生存期。不能手術的肝癌可進行經皮穿刺瘤內注射無水酒精或肝動脈插管栓塞化療或聯合中藥治療,都有一定療效。

中醫對於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治療有什麼優勢?

    這個是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肝纖維化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國外在探明發病機制的同時想尋求有效的藥物,但是因爲發病機制非常複雜,牽扯到很多信號通路,阻斷了一個通路,可能另外一個通路發生代償作用。

肝硬化(鼓痣)的中醫治療理論是什麼

肝屬木,則木鬱克土(脾胃),肝的疏泄條達不好,導致脾土運化不好而致水仃。脾虛水仃反過來又脾土鬱侮肝木,這就是脾虛又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而致氣滯。因此,肝硬化腹水的治療方法爲健脾益氣,活血化瘀,利水行氣。化瘀是利水的關鍵,而行氣又是化瘀的動力。因氣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這與現代醫學的加強營養,改善肝、腎的微循環一致。

根據上述的病機特是木虛標實,其治療原則爲標本同治,攻補兼施。攻是治標,即用理氣法消除腹脹,用利水除溼方法消除腹水,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法縮小脾臟;治本就是用健脾益氣方法調整後天之本脾胃的功能,糾整脾氣虛弱。前面已提到,肝鬱、脾虛、腎虧是本病本,故在脾虛之時,同時兼顧補腎陽虛。人體不但是一個有形的軀體,而且其蘊藏着無限的“生機”,這個生機是什麼?用醫學術語講就是熱和能量,歸結到一點就是陽氣。“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則折壽而不彰。”在陰陽關係中,陽氣是主要的。肝硬化患者氣虛,主要是指陽氣虛。陽氣代表火與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

中醫治療肝硬化的方法

    ―、一般治療

    (一)功能代償期患者,一般不強調臥牀休息,可參加輕便工作和適當鍛鍊,但要注意勞逸結合,適可而止;失代嘗期或有併發症者,應以臥牀休息爲主。

    (二)注意營養,以高熱量、高蛋白質、維生素豐富而易消比的飲食爲宜。忌酒,避免進食粗糙、堅硬或刺激性食物,食慾顯著不振,一般情況較差,可靜脈滴注能量合劑。有腹水者,應予低鈉鹽或無鹽飲食。

    二、對症治療

    (一)頑固性腹脹

    萊菔子粉、沉香粉各1.5g和勻,一日分2-3次吞服,或用巴豆殼粉納入捲菸中吸人,可暫時緩解。

    {二}腹水

    1.腹水量大形體尚實者

    (1)甘遂散:煨甘遂研細粉,每次1.5g,每日1次,清晨空腹。有虛病物不宜使用!

    (2)腹水丸:甘遂。1份,黑白醜、大黃、檳榔、牙皁、萊菔子、陳皮各3份。每日內服9―15g,早晚各1次。

    2.腹水量大形體偏虛者

    禹功散:黑白醜8份,小茴香1份。每日服9g,分早晚兩次。

    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或出血傾向者禁用以上方法。

    三、分證論治

    本病治療功能代償期,可參照積聚型辨證,功能失代償有腹水者,則按臌脹型辨治。

    (一)積聚型

    1.肝鬱脾虛證:肝硬化功能代償期(早期肝硬化)臨牀症狀不明顯,或僅有乏力,食慾不振,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噁心腹瀉。體檢可有肝和/或脾大。肝功能檢測正常或輕度異常,脈弦無力,舌淡苔白。治宜疏肝健脾,活血軟堅。方用香附六君子湯加減:

    廣木香、黨蔘、焦白朮、法半夏、桃仁、雞內金、陳皮各10g,鱉甲、茯苓各15g,砂仁、甘草各3g。

    [加減法]

    (1)若舌苔厚膩者,加蒼朮、藿香梗各10g。

    (2)神疲氣短者,加生黃芪30g。

    2.氣滯血瘀證:見於肝硬化肝功能減退者。主要表現爲消瘦,乏力,貧血,皮膚粗糙。有明顯消化道症狀,如食慾不振,噯氣,噁心嘔吐,腹瀉腹脹,可有腹痛。約半數病人有輕度或中度黃疸。內分泌紊亂,表現爲男性女性化和性功能減退、蜘蛛痣、肝掌等;或見發熱、鼻衄、齒齦出血;或肝臟早期腫大,晚期縮小且質硬,表面不平。肝功能損害明顯,白球蛋白倒置,γ球蛋白明顯升高,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和穀草轉氨酶(AST)均升高,一般以ALT升高較顯著,當肝細胞嚴重壞死時,則AST高於ALT。γ谷酰轉肽(γ-GT)常可升高。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沉弦。治宜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

    香附、枳殼、牡丹皮、五靈脂、當歸、川芎、桃仁泥、延胡索、紅花各10g,赤芍30g,烏藥5g。

    [減法]

    (1)黃疸明顯者,重用赤芍60-120g,連翹15g。

    (2)兼脾功能亢進者,加阿膠10g(烊化),熟地黃15g,大棗10枚。

    (3)出血傾向者,加大薊、小薊、仙鶴草各30g,三七粉3g(沖服)。

    (4)發熱屬類固醇性者,加柴胡、白薇、地骨皮各10g。

    (5)發熱屬一時性菌血症所致者,加紅藤、敗醬草各30g。

    3.肝腎陰虛證:表現面色晦暗或黧黑,形體枯槁,脅肋隱痛,口乾咽燥,心煩,甚則手足心發熱,掌紅,伴有納呆腹脹,腹壁青筋顯露,體乏懶言,舉動困難,大便或祕或溏。舌質紅或絳,苔少或無苔,脈弦細或細數無力。治宜養陰柔肝,軟堅散結。方用一貫煎加減:

    沙蔘、麥門冬、枸杞子、橘葉、鬱金各10g,生地黃、生何首烏、白芍各15g,丹蔘20g,生牡蠣、制鱉甲各30g。

    [加減法]

    (1)陰虛內熱甚者,加地骨皮、白薇各10g。

    (2)鼻衄者,用黑山梔適量,搐鼻。

    (3)齒衄者,用地骨皮每日50g,泡水含漱。

    (二)臌脹型

    1.實脹

    (1)氣滯溼阻證:表現爲腹大脹滿,脹而不堅,食慾不振,食後脹甚,噯氣,有屎臭,大便不爽,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弦。治宜疏肝理氣,除溼消滿。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鹼:

    柴胡、川芎、香附、厚朴、枳殼、陳皮各10g,蒼朮5g,赤芍15g,牽牛子、車前子各30g。

    [加減法]

    ①泛吐清水者,加法半夏log,乾薑5g。

    ②腹脹甚,加廣木香l0g,砂仁5g(後下)。

    (2)溼熱蘊結證:腹部臌脹,腹皮繃急、撐脹拒按,下肢浮腫,面色黃垢,肌膚目睛黃染,小便赤澀,大便祕結或溏垢,舌苔黃膩,舌尖邊紅,脈弦滑。治宜清熱化濁,利溼消脹。方用茵陳四苓湯或甘露消毒丹加減:

    金錢草、茵陳、陳葫蘆、車前子各30g,厚朴l0g,蒼朮、白豆蔻(後下)各5g,茯苓15g。

    [加減法]

    ①大便祕結者,加商陸3g,大黃l0g,牽牛予l0g。諸藥峻猛只可暫用。

    ②黃疽明顯者,重用赤芍60-120g。

    ③腹脹以氣爲主者,加杏仁l0g,萊菔子15g,沉香末3g(沖服)。

    ④氣虛明顯者,重用生黃芪30-45g,焦白朮l0g。

    (3)肝脾血瘀證:腹大堅滿,按之不陷而硬,腹壁青筋顯露,脅腹攻痛,面色晦暗灰黑,小便短赤,舌質紫暗或瘀癱,脈細澀或芤。治宜活血化瘀,行氣利水。方用化瘀湯加減:

    丹蔘、生牡蠣(先煎)各30g,生白朮、桃仁、紅花、青皮、鬱金各log,炮山甲、當歸各15g。

    2.虛脹

    (1)肝腎陰虛證:腹脹如鼓,甚則青筋暴露,形體消瘦,頭面頸部可見血縷紅痣,時而鼻衄,或低熱,心煩掌心熱,大便乾結或溏泄,小便少而赤,舌質紅絳少津、光剝無苔,脈細數。治宜養陰利水。方用:

    澤蘭、路路通各log,黑料豆、海藻各30g,楮實子15g,龜板、鱉甲各20g。

    [加減法]

    ①腹脹者,加玫瑰花l0g,佛手l0g。

    ②溺少者,加白茅根30g,抄參30g。

    ③出血傾向者,加二至丸15g,仙鶴草30g。

    ④便溏者,加白朮l0g,山藥20g。

    (2)脾腎陽虛證:腹大脹滿如蛙腹,朝寬暮急,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下肢浮腫,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舌苔白滑,舌質淡白,邊有齒印,脈沉細。治宜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方用附子理中湯加減:

    制附片、黨蔘、焦白朮、椒目各l0g,乾薑5g,陳葫蘆30g。如病久臟器真陽真陰衰敗已甚者,加紫河車、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填養精髓。

    四、其他治療

    1.針刺療法

    本法的主要作用是疏肝理氣、健脾利水,對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肝臟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可配合藥物治療使用。    ・

    (1)單腹脹:選肝俞、章門、脾俞、氣海、大腸俞。

    (2)腹水:選脾俞、陰陵泉、水分、水道、腎俞、復溜、中脘、天樞;足三裏。

    (3)肝區脹痛:選肝俞、支溝、足三裏、陽陵泉。耳針取肝穴。手針取肝穴及偏頭點(3號穴)。

    (4)鼻衄、齒齦出血:胃熱熾盛者,選內庭、上府。陰虛內熱者,選太溪、太沖、通天、申脈。另外,還可以選加迎香、合谷、尺澤、少商、三陰交、血愁等穴。

    每日針刺一次,每次選3-4個穴位,留針30叫鍾,平補幹瀉法。針後根據病情可考慮在同穴位上:局部以溫爲度,每2-3周爲1療程,每療程間隔1~2周。

    2.水針療法   

    參考上述穴位,腹脹者,選用654-2,每次10~20mg,每穴平均注入,或50%丹蔘注射液,每穴位1~2ml;鼻衄,齒齦出血者,用維生素K1,每穴1-2mg;腹水者,選速尿,每穴注5mg。每日或隔日1次,2-3日爲1療程,間隔1周再進行下一療程。

    3.氣功治療

    主要用於積聚型,有輔助治療作用。   

    (1)肝鬱氣滯突出者   

    ①放鬆功:三線放鬆功或分段放鬆或整體放鬆都可以,坐式或仰臥式,自然呼吸,每次1遍,約30分鐘,每天3次。    ;

    ②保健功:每日加強摩腹100-300次,每日3次

    ③呼吸法行步功:每次30-60分鐘,每日3次,

    ④吐納導引坐功:根據病情需要,吐納時可配合應用六字決中“噓”字吐音法。

   (2)氣滯血瘀突出者

    呼吸行步功,每次30-60分鐘,每天4-5次,配合行氣化瘀導引功,加腹式呼吸,每次30分鐘,每天4次。根據病情需要,還可配合太極三十穴式動氣功,每天2次。

    4.藥物外治法

    配合內服藥使用,有一定效果。

    (1)水紅花膏:用水紅花或子,每一次以水3碗,用桑柴文武火熬成膏,用厚布攤膏貼患處,治療肝脾腫大。

    (2)貼痞琥珀膏:大黃、芒硝各30g爲末,以大蒜搗膏貼患處,治療肝脾腫大。

    (3)大蒜頭、車前草各15g,搗爛,貼臍上,一日一換,治療肝硬化腹水。    ,

    (4)紅商陸根搗爛,貼臍上,以膠布固定,治療肝硬化化腹水。    .;

    (5)芒硝60g,肉桂6g,和勻敷扎臍部,可暫時緩解頑固性腹脹。

    (6)甘遂適量研末,連頭蔥白5根(如無甘遂可用商陸,如病人畏寒怕冷,可加少量肉桂粉)共搗爛。方法:臍部先用醋塗擦,以防止感染和刺激皮膚,然後將藥適量敷肚臍上,再用紗布覆蓋,固定即可。一般2-4小時之內,即能自動排尿或排稀水便。本法治療肝硬化腹水無明顯副作用。

    五、併發症治療

    (1)上消化道出血:參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

    (2)肝性腦病:參照肝性腦病治療。

    (3)脾功能亢進:參照脾功能亢進治療。

    (4)原發性腹膜炎

     表現爲發熱,腹痛,白細胞增高,腹部有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等。一般均表現不顯著,僅感腹脹加重,尿量減少;少數可見黃疸,昏迷,甚至嘔血,便血等。

    1.熱邪內結,腑氣不通。治宜消熱解毒,行氣通腑。方用大柴胡湯加減:

    金銀花、草河車各30g,連翹、赤芍各20g,大黃15g(後下),柴胡、黃芩、木香、牡丹皮、枳殼各10g,黃連3g。高熱不退者,加生石膏、知母或紫雪丹;腹脹甚者,加沉香末1.5g(沖服)。

    2.肝腎陰虛,熱毒蘊結。治宜養陰活血,清熱解毒。方用:

    澤蘭、路路通、麥門冬各10g,楮實子、生地黃、連翹各15g,金銀花、紫花地丁、黑料豆各30g。黃膽者加赤芍、茵陳各30g;齒齦出血者,加白茅根30g;陰虛潮熱者,去連翹、金銀花、紫花地丁,加地骨皮、青蒿、知母、銀柴胡各10g。

    六.善後調治

   (―)飲食治療

    1.松花蛋10個,蚌肉150g,蚌肉煮熟,松花蛋搗爛,二者拌勻,每曰1次,分10次服完。治療肝硬化.肝脾腫大。

    2.鱉魚1只,黃泥封固,焙黃去泥,研細末,每次5g,紅糖調服,一日3次。治療脾臟腫大。

    3.鯉魚赤豆湯:鯉魚500g(去鱗及內臟),赤小豆30g,調時不用鹽,可加少量醋、糖、生薑燜煮1小時起鍋,煎時放入少量黃酒,以除腥氣。此方用於肝硬化腹水的虛症,有利尿消腫之效。

    4.冬瓜粥:帶皮鮮冬瓜60g(或冬瓜皮30g),洗淨切塊,與粳米30―60g同熬。空腹食用,每曰l―2次,用於腹水患者。

   (二)體育療法

    功能代償期患者,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如散步,做保健操,太極拳,氣功等,可以達到條達情志,促進氣血運行消化的作用,但要量力而行,不覺勞累爲度。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