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 抑鬱症

時間: 2012-08-21

一、自閉症的概念:

  自閉症(英文:Autism),中國大陸又稱孤獨症,1943年由美國兒童精神醫生利奧・凱納提出並確定,該稱謂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廣泛性嚴重發育障礙性疾病。男女發病比率爲4:1,患兒在人際關係、語言交流及行爲興趣等方面存在全面障礙,這裏指的是典型意義的自閉症,其它如脆性X綜合症、阿斯伯格症、瀰漫性發展遲滯等疾病,所以患兒某種領域發展可能正常,但有些領域卻存在自閉症類似的障礙,故理解爲輕度自閉症,學術上稱爲一般意義的自閉系列症。

二、自閉症的主要症狀表現:

  每個自閉症患兒症狀都有所不同,自閉症症狀主要表現如下:

症狀:
(1)情緒低落:爲最主要的症狀。起初可能在短時間內表現爲各種情感體驗能力的減退,表現無精打采,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病人感到‘過失”和眼前的“不如意事”紛紛涌上心頭,縈迴不去。瞻未來渺茫暗淡,歡樂之情完全消失,漸萌發厭世之念。沉重的情緒憂鬱總是帶來自責自罪,病人感到自己已喪失了工作能力,成爲廢物或社會寄生蟲。有的把過去的一般缺點錯誤誇大成不可寬恕的大罪,一再要求處理。病人可能因罪惡妄想而拒食或只肯吃白飯。情緒極度低落時可自殺或自我懲罰。 (2)思維聯想緩慢:語速饅,語音低,語量少,應答遲鈍,一言一動都需克服重大阻力。最嚴重時,可呈木僵狀態。激越型抑鬱症病人,言語動作都明顯增加,焦慮恐懼,激動自傷,危險性很大。 (3)動作尤其手勢動作減少,行動緩慢:少數抑鬱狀態嚴重者,可緘默不語,臥牀不動,稱抑鬱性木僵狀態。自殺企圖和行爲是抑鬱症病人最危險的症狀。可以出現在症狀嚴重期,也可出現在早期或好轉時。病人往往事先有周密計劃,行動隱蔽,以逃避醫護人員的注意,因而自殺往往成功。 (4)軀體症狀:病人面容憔悴蒼老,目光遲滯,胃納差,體質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減少,便祕,性慾減退。女病人常閉經。睡眠障礙中以早醒最爲突出,這也是抑鬱症的特徵性症狀之一。病人往往較以前早醒2―3小時,醒後不能再入睡,充滿悲觀情緒等待這一天的到來。此症狀在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5)“隱匿性抑鬱症”:某些抑鬱症病人,軀體症狀明顯,常表現爲反覆或持續出現的頭痛、頭暈、胸悶、氣短、全身無力、心悸、便祕、胃納失常、體重減輕等。而抑鬱性症狀常被掩蓋。軀體檢查常無相應的陽性發現,這類病人往往長期在內科就診,常被誤認爲神經官能症等疾病。這類病人對症治療無效,而抗抑鬱藥物治療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稱此症爲“隱匿性抑鬱症”。 (6)抑鬱症狀晝重夜輕:尤其情緒消沉以清早爲重。 避免方法:
1、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幫助,不要默默承受。
2、循序漸進。
3、將大事分割成小塊,一次只做一件。
4、多參加有益的活動。
5、抑鬱時,關注自己的思維和觀念。
6、記下你的觀念,以便更好地澄清它。
7、努力識別那些典型的抑鬱觀念,特別要注意你評價自己、標識自己的方式。你要提防內部折磨者,因爲它只能使你深陷,而不能幫助你擺脫抑鬱。
8、注意找出你抑鬱的主題(例如,尋求贊同、羞恥、不幸福的人際關係、不現實的理想、完美主義),找到後向它們提出挑戰。
9、使用理性/同情性思維方式挑戰自己的觀念,你越是同情自己,放棄認爲自己很糟糕,沒價值等觀念,你越可能從病症中恢復。
10、挑戰消極觀念,建立新的行爲模式。對挫折與失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治療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大多數治療方法多通過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整合起作用,其中包括抗抑鬱藥治療、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 抗抑鬱藥治療:是目前治療抑鬱症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比較便捷易行的方式。抗抑鬱藥雖然種類繁多,作用機制不盡相同,但每一種藥物大約只對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效,總還是有一部分患者是無效的。抗抑鬱藥的起效時間通常在2~4周,因此選擇一種藥物治療後至少使用4周以上再判定無效,試着換用作用機制不同的另一種藥又有可能有效。兩種以上作用機制的藥物足療程治療仍然無效的抑鬱症稱爲難治性抑鬱症,這樣的病人可以試着合併藥物治療,包括兩種抗抑鬱藥合用、抗抑鬱藥與情感穩定劑合用、抗抑鬱藥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合用。抑鬱症是容易反覆和復發的病,一個有效的藥物治療在三個月後通常已經達到症狀消失,社會功能恢復,即臨牀痊癒了。但是此時停藥,許多患者症狀可以反覆,達到臨牀痊癒的首發抑鬱症患者應當繼續鞏固期治療4~9個月,而復發的患者還應當進行維持期治療1年以上。 物理治療:各種原因不適合服用抗抑鬱藥或療效不佳的患者可以接受一些物理治療,如電針治療,針刺選擇印堂、百匯穴,以類似腦電α波頻率的低壓電流刺激局部穴位,臨牀對照研究證實電針治療對抑鬱症患者與抗抑鬱藥阿米替林和氟西汀的療效類似。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也是近十年來在國外使用較多的物理治療,它是給放置於顱骨外的線圈通電後產生垂直磁場透入顱骨達到大腦皮層,調整皮層的功能,對於抑鬱症也有肯定的療效。對於症狀特別嚴重的難治性患者,尤其是有嚴重自殺觀念和有過自殺行爲的患者還可以接受電休克治療。目前較多使用的電休克治療是經過改良的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使用麻醉和肌肉鬆弛劑安全性高,治療過程沒什麼痛苦,而且療效相當肯定。 
  1.社交障礙:缺乏與他人交流或交流技巧,大部分患兒甚至缺乏與父母間安全依戀關係。

? 幾乎每一天都情緒抑鬱。
抑鬱情緒和泣不成聲都是抑鬱症症狀。然而,很多抑鬱症患者感覺麻木,並不傷心。
?在你的日常活動中興趣/樂趣缺乏和缺乏內驅力。
抑鬱症使人對平時被視爲很重要的事情漠不關心。你可能不得不強迫自己完成該做的事情。甚至對一樁小事情似乎也是一種負擔。很多抑鬱症患者說自己是厭煩和懶惰的;儘管他們無睡眠問題,他們還總是感到疲勞。性趣減弱也很普遍。
你可能常常感到胸悶,心慌。去醫院檢查也常常查不出原因。 ?胃口改變。
抑鬱症可導致胃口增加或減少,所以抑鬱症患者的體重可能增加或降低。 ?睡眠問題。
許多抑鬱症患者失眠,常表現爲入睡困難,淺眠多夢,易驚醒,以及早醒(凌晨 2-3點便醒來,再難入睡). 早醒往往是抑鬱症病人的特徵性症狀之一. 另外一些抑鬱症患者可能睡得太多,或他們除了正常的夜間睡眠之外還需要經常性的磕睡。 ? 焦慮或坐立不安。
抑鬱症患者經常是坐立不安和焦慮,有時達到激越的程度。焦慮可以引起缺乏耐心和憤怒,並且既使是低度的壓力,也使人難以應付。 ? 疲乏或s渾身無力。 ? 負罪感,無用感和無安全感。
抑鬱症患者通常對自己,周圍世界和未來感覺消極。他們可能對往事有負罪感。很多抑鬱症患者感到自己無用,認爲抑鬱症是對他們做過的或未做事情的一種懲罰。抑鬱症可以導致不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依賴,亦可以導致不修邊服和不講個人衛生。 ? 難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維。
抑鬱症使人難以清晰地思維和作出甚至是很小的決定。抑鬱症患者常常不能輕易地集中精力。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變得沒有效率,挫折感和厭惡感就可能出現。
? 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有不同的軀體症狀,感到渾身不適。 ?自殺念頭
很多抑鬱症患者想到以死來解脫痛苦。患者經常爲了結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產生死亡的念頭和行爲。
如果你或你關心的人有上述四種或更多的症狀達兩週以上;症狀嚴重到干擾日常活動,或有自殺念頭;那麼請去看精神專科醫生,以便作出正確的診斷。你或你愛的人可能正在飽受抑鬱症症狀的折磨
存在情感障礙,情緒低落,沒有愉快感,愛哭鬧,易激惹,愛發脾氣,失去往日的興趣和歡樂,言語活動減少,常感“無意思”、“沒勁”、“精力不足”,高興不起來。自我評價低,認爲自己腦子笨,自卑感強。自責自殘,孤僻,行爲退縮,甚至出現“不如死了好”、“想死”念頭或採取自傷、自殺行爲

  2.語言障礙:部分患兒無語言,或者正常語言出現倒退,或者語言缺乏一來一往的交流性質(常誤認爲語言發展障礙)

  3.活動及興趣異常:喜歡固定某種模式:如走同一樓梯、去同一廁所、穿同樣衣服等,有的患兒總是踮着腳走路,有的不停翻動手掌或擺晃身體,有的患兒喜歡把玩具排成一條線,有的對風扇、電梯等旋轉物體癡迷,有的不怕危險,有的痛覺遲鈍等。

  4.注意力不能集中: 有的患兒表現目光不對視,有的表現爲視而不聞、聽而不進(常誤認爲失聰),興趣轉移很快,有的明顯多動及情緒化行爲。

  5.智力發展異常:70%患兒智力發展落後,20%患兒智力發展正常,10%患兒智力超常,多數患兒的記憶力特別好,有的患兒對音樂、圖像特別敏感,有的患兒對數字、符號過目不忘,但更多數爲機械記憶,不懂靈活運用。

三、自閉症的病因:

  自閉症發病的原因整個國際研究迄今爲止都還未取得一致的定論,基因變異導致的遺傳因素證明是自閉症發病的重要原因,其中7號染色體、15號染色體、五羥色胺及神經營養因子的異常又成爲主要的研究對象。另外在免疫生化因素、圍產期因素等也可能是導致自閉症的原因。後天的教育模式與自閉症患兒的能力發展狀況息息相關,但與自閉症的成因沒直接關係。

四、周圍社會對自閉症認識容易出現的誤區:

  對自閉症的研究,一些發達國家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國是從1982年開始研究,相對較晚,中國自閉症專家陶國泰等1997年曾經提出:儘管中國自閉症的發病與其他國家相似(含自閉系列症共約萬分之十二),但中國社會對自閉症的瞭解卻非常不夠。其中原因作出分析:一、是由於大多數家長不瞭解兒童發展的基本規律,導致對患兒在第一、二年的有關問題不能及時掌握;二、家長會錯誤認爲早期滯後的孩子會在以後的發展中趕上正常孩子,因而持等待態度;三、社會對精神殘障有歧視,家長對患兒的問題難以啓齒,加之中國社會教育工作以及絕大部分醫務工作者又未受過自閉症病理教育,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致使自閉症患兒延遲治療或根本沒去治療。

同時有些疾病症狀與自閉症又有些相似,往往又容易被混淆:

  1. 無語言的自閉症患兒常誤認爲語言發展障礙,甚至有“貴人語遲”的錯誤認識;

  2. 聽而不進、視而不見的自閉症患兒常誤認爲聽覺發展障礙(失聰);

  3. 自閉症患兒因有些領域能力發展不足,常被誤認爲弱智;

  4. 一些自閉症患兒伴有抑鬱、明顯情緒化行爲等常被誤認爲兒童精神分裂症;

  5. 自閉症患兒常有注意力不集中、目光不對視、活動多、動作刻板等,常被誤認爲注意力欠缺,多動綜合症等等。

五、如何確定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症?

 當您的孩子有以下現象裏的幾種請儘快帶孩子去較權威的醫院,由資質深厚的兒童精神科醫生進行檢查診斷:

  ◆ 無語言或語言遲緩                    ◆叫他名字時沒反應

  ◆ 目光不同你對視                      ◆喜歡一個人玩耍,或不能融入其他孩子中去

  ◆ 對周圍人沒什麼依戀情緒              ◆不善於玩玩具,或常喜歡把玩具排成一條直線

  ◆ 踮起腳尖走路                        ◆總喜歡固定一種肢體或行爲模式

  ◆ 對有些物體過行癡迷(如風扇、軲轆)  ◆沒危險意識或痛覺反應遲鈍

(一)社交發展方面:

  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

  與人缺乏目光接觸,未能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

  在羣處方面,模仿力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想象力較弱,極少通過玩具進行象徵性的遊戲活動。

  (二)溝通方面:

  語言發展遲緩和有障礙,說話內容,速度,及音調異常;

  對語言理解和非語言溝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可能欠缺口語溝通的能力。

  (三)行爲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並 且不斷重複一些動作;

  興趣狹窄,會極度專著於某些物件,或對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 形狀的物體特別感興趣。

  此外,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關的特徵:

  (1)感知模式:

  對某些聲音,顏色,食物或光線會產生焦躁不安或強烈的反應;

  對冷,熱,痛楚的反應很弱,所以對危險行爲缺乏警覺及適當的反應;

  會不斷轉動身體或用異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種感官刺激中。

  (2)發展方面:

  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發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發展遲緩或者智商會在七十或以下;

  在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不平均,而且發展過程和一般兒童有差別。

  (3)情緒及行爲方面:

  由於溝通上有困難,加上未能適應轉變,所以比較容易受情緒或環境因素刺激,表現衝動或有傷害性的行爲。

  (4)生活習慣:

  會抗拒某種味道,顏色或未曾吃過的食物,因而形成嚴重的偏食行爲;

  會有難以入睡的情況。

  (5)強項和興趣:

  部分患者可能會有異常的記憶力;

  在個人興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別超卓的表現。

  (6)社交方面:

  甚少與別人有目光接觸,也不會注意別人的表情和情緒變化,更難從別人的言語,行爲推斷別人的想法,意願和意圖或理解別人的感受。

  有時候會有不恰當的情感表現和社交行爲,例如在別人不開心時大笑,在某些場合說些不恰當的話,或未能與人分享快樂。

 1.無語言:通常會被認爲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症

  2.立即仿說:有變化的仿說被視爲自閉症兒童表達溝通的意圖,而沒有彈性的仿說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3.延宕仿:在一段時間之後喋喋不休的重複某些字、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是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爲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繫。

  4.說話不帶感情:只是在告訴你,而不是和你談話,也沒有一般人說話時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

  5.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通過語音的音調、節奏、抑揚頓挫來表現情緒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7.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

  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

  9.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瞭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10.很少發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爲表現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問。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複的念着某句話。

  12.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爲、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彙。

 

抑鬱症是情感性精神疾病或心境障礙的一個類型,也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臨牀上以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缺乏爲主要特徵的抑鬱發作。據國外報道,抑鬱症時點患病率成年男性爲2%~3%,成年女性爲5%~9%。一生中患病危險概率男性5%~12%,女性10%~25%。抑鬱症患病率與民族、文化水平、收入、婚姻狀況關係不大。 抑鬱症的診斷:
1.以情緒(心鏡)低落爲主要特徵。
2.病程持續至少2星期。
3.至少伴有下列4項症狀: (1)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疲勞。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疚感,可達妄想程度。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之念,或有自殺行爲。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不振、或食慾減退、體重明顯下降。或食慾增加,體重明顯增加。

自己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於任何事情,更甚者,覺得活着沒什麼意思,出現輕生的念頭。大多數人處於這種狀態時,都能夠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太正常,但他們並不認爲自己有能力改變這一切。他們往往採用一種消極的應對方法,躺在牀上對自己說:等我情緒好轉時,我就能夠……。然而,情緒什麼時候好轉呢?似乎並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往往相當苦惱,急於擺脫卻又不知該從何處着手,只能茫然地等待。其實,人的情感、思維和行爲是相互關聯的,一者動,三者皆動。三者中,最易於自我控制加以改變的是行爲。因此,當情緒不佳時,個體可以通過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爲而間接地主動改善自己的情緒。在此,爲大家介紹一種行爲治療的方法,只要能夠按照要求完成,你的生活一定會重新絢麗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現在根本沒有希望改善的想法,甚至出現了輕生的念頭,那麼,最好是去找心理醫生看一看。)

相關文章
評論